王慶華
(山西平陽路橋有限公司,山西臨汾 041000)
我國高速公路發展迅速,近年來取得了巨大的進步,隨之試驗檢測工作也更加重要,根據我國各省份的要求,試驗檢測設計不同,試驗環境不同,試驗方法不同,數據不能完全統一,很難給專家一個可靠的、合理的、有效的數據,為以后的工作帶來不便。客觀、準確、及時的試驗檢測數據,是工程實踐的真實記錄,是指導、控制和評價工程質量的科學依據。加強公路水運工程試驗檢測,充分發揮其在質量控制、評定中的重要作用。由交通運輸部在2012年9月1日發布實施的《公路試驗檢測數據報告編制導則》中較強的發揮了各個高速公路的試驗數據的可追溯性。下面我將重點分析。
各地在《公路試驗檢測數據報告編制導則》標準中,應遵循以下原則:
1)確定方向。系統調研試驗檢測機構的試驗檢測記錄和報告格式的使用現狀及部分省市在檢測記錄和報告統一方面所做工作的基本情況,在此基礎上,全面分析試驗檢測記錄和報告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并總結、吸納、借鑒其好的做法及經驗成果,論證技術路線的可行性。
2)明確宗旨。以工程現場質量控制的工地試驗室所開展試驗檢測項目參數為基礎,在公路工程綜合乙級試驗檢測項目參數范圍內,依據有關標準規范和檢測規程,確定需要研究的常規或常用的試驗檢測項目參數目錄。
3)建立機制。成立專家組,研究探討數據報告標準格式化的科學性、適應性,選擇一定數量且具有代表性的工地試驗室和等級試驗檢測機構進行試用,根據反饋意見做進一步分析,不斷修正、完善數據報告標準格式化。
4)奠定基礎。根據試驗檢測項目參數目錄,制定出符合法律法規。
母體試驗室總則:
通過對公路試驗檢測數據報告格式的統一,達到推動試驗檢測管理標準化、規范化和科學化的目的,提高質量控制水平,為試驗檢測數據信息化管理創造基礎條件。
為了統一工地現場質量控制的關鍵和常用參數的試驗檢測記錄表格式,以推動工程管理規范化和科學化,創造試驗檢測數據電子信息化管理條件,提高工程質量管理工作的效率。
管理要素:
標題區組成。記錄表標題區由表格名稱、唯一性標識編碼、試驗室名稱、記錄編號和頁碼等內容組成。
表格名稱:位于標題區第一行居中位置。
唯一性標識編碼:用以區分記錄表的管理編碼,具有唯一性,與表格名稱同處一行,靠右對齊。記錄表唯一性標識編碼采用2+2+2+1四段位的編碼形式,即用“專業編碼”+“項目編碼”+“參數編碼”+“方法區分碼”的形式表示。
試驗室名稱:位于標題區第二行位置,靠左對齊。在不引起歧義時,可用“公路水運工程試驗檢測機構等級證書”的標號表示試驗室名稱,工地試驗室名稱反映出其母體試驗室及項目標段的信息。
記錄編號:試驗室名稱同處一行,靠右對齊。記錄編號由試驗室自行編制,用于試驗參數、試驗過程的識別。
頁碼:位于表格的頁眉處,靠右對齊,以“第×頁,共×頁”的形式表示。
落款區:由“試驗”“復核”“日期”三部分組成。
基本信息區:包括但不限于工程部位/用途、委托/任務編號、樣品名稱、樣品描述、樣品編號、試驗條件、試驗依據、試驗日期、主要儀器設備及編號等內容。及唯一性標識。
附加聲明區:
1)對試驗檢測的依據、條件、方法等偏離情況的聲明;
2)其他鑒證方簽認;
3)其他需要補充說明的事項。
技術要素:
技術要素的檢驗數據區用于記錄試驗過程和試驗結果的信息,是實驗室按試驗依據編制的技術內容,宜包括但是不限于原始觀測項目、數據處理過程與方法、實驗結果等等,相關編寫要求如下:
1)原始觀測項目:應包含獲取試驗結果所需的充分信息,以便該試驗在盡可能接近原條件的情況下能夠復現。
2)數據處理過程與方法:宜保留實驗數據的處理過程,給出由原始觀測數據導出試驗結果的過程記錄、數據修約或方法等。
3)試驗結果:宜按實驗依據文件要求給出該項試驗的檢測結果。
報告是試驗檢測工作的最終產品,直接反映試驗檢測機構管理水平、檢驗能力和工作質量。報告通常包括封面、扉頁、報告正文三部分內容。在《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和《實驗室資質認定評審準則》中對報告編制都有較為明確的規定。
管理要素:
標題區組成:報告標題區由表格名稱、唯一性標識編碼、實驗室名稱、報告編號、頁碼等內容組成。
表格名稱:位于標題區第一行居中位置。
唯一性標識編碼:唯一性標識編碼是報告的管理編碼。
附加聲明區可用于:1)對試驗檢測的依據、條件、方法等偏離情況的聲明;2)其他需要補充說明的事項。
技術要素:檢驗對象屬性區用于被檢對象、測試過程中有關技術信息的詳細描述,如“生產廠家”“抽樣基數”“抽樣數”“試驗齡期”等,視報告的具體需要確定其內容。
檢驗數據區:宜包含但不限于檢測項目、技術要求/指標、檢測結果、結果判定與檢測結論等內容,以及反映檢測結果與結論的必要圖標信息。
紙張要求:即記錄表、報告的紙張采用GB/T 148-1997印刷、書寫和繪畫圖紙負面尺寸中規定的A4型紙,其成品幅面尺寸為210 mm×297 mm,頁面距要求如下:
橫表頁邊距宜設置為:上 2.0 cm、下 1.5 cm、左 1.5 cm、右1.5 cm。
縱表頁邊距宜設置為:上 1.5 cm、下 1.5 cm、左 2.5 cm、右1.5 cm。
試驗檢測記錄表應用說明:記錄表用來記錄原始試驗過程中的觀測數據,可以打印作為原始記錄表存檔使用。原始試驗記錄表中試驗人員必須簽字,原始記錄表及簽名必須使用黑色或純黑色墨水鋼筆填寫,要求書寫工整,不得涂改,數據更正必須規范。試驗結束后將試驗數據錄入記錄表,按照相應規范進行數據處理,然后提交復核人員進行復核。
試驗檢測報告應用說明:復核人員復核完后,生成報告,然后經報告審核人審核后提交報告簽發人,簽發人簽發后報告方可蓋章。
身份識別編號規則:為了建立統一的試驗檢測數據交流平臺,《公路試驗監測數據報告編制導則》規定了公路試驗檢測數據報告唯一性標識編碼規則,用于識別記錄表和報告的基本內容與格式。除此之外,每個試驗檢測機構還應為本機構的每份具體的委托單、任務單、樣品、記錄表、報告等編排唯一性身份編號規則,為了保證試驗室開展工作,支持盲樣管理,所有編號應按時間順序遞增,連續且不間斷。
1)按某項試驗檢測任務出具記錄表的總頁數進行排序編碼;2)按某項試驗檢測任務出具報告和記錄表的總頁數來進行排序編碼。
1)工程部位/用途的填寫:為二選一填寫項,“工程部位”預先設置,當可以明確被檢對象在工程中的具體位置時,采用選擇具體“工程部位”方式錄入;當指明數據報告結果的具體用途時,可以手工錄入相關信息。
2)委托/任務編號的填寫:等級試驗檢測機構應按照預先設置的編號規則自動生成,工地試驗室無此項編號,自動作打斜杠處理。
3)樣品名稱的填寫:按標準規范要求命名,并手工錄入。
4)樣品描述的填寫:手工或結合選擇方式錄入樣品的結構、形狀、規格、顏色、數量等信息。
5)樣品編號的填寫:按預先設置的樣品編號規則自動生成。
6)試驗條件的填寫:手工錄入試驗的溫度、濕度、照度以及在標準中有明確規定其他壞境條件的實測值或其范圍值。
7)試驗依據的填寫:試驗軟件中設置了現行有效的標準庫,可以選擇方式錄入完整的標準、規程編號及方法號,試驗日期的填寫:選擇錄入或手工錄入試驗的起止時間。
8)主要儀器設備及編號的填寫:試驗軟件中預設本試驗室所有儀器設備的名稱、型號、規格及儀器編號等信息,可以采用選擇儀器編號方式錄入。
通過數據處理模塊錄入原始數據,按現行規程標準要求對原始數據進行自動分析、計算、繪圖、數字修約,并且給出正確的檢測結果。
1)手工錄入對試驗檢測的依據、方法、條件等偏離情況的聲明信息。
2)手工錄入其他需要補充說明的事項。
3)其他見證方簽認信息,如監理簽字等,應由見證人手工填寫并簽字。
試驗、復核:可以采用手簽或電子簽名。
1)標題區的填寫。
指某項試驗檢測任務按出具報告總頁數進行排序編碼和記錄表的總頁數進行排序編碼。
2)檢驗對象信息區的填寫。
a.工/委托單位:單位名稱自動顯示,無需手工輸入。b.委托/任務編號:等級試驗檢測機構按預先設置的編號規則自動生成,工地試驗室無此項編號,自動作打斜杠處理。c.工程名稱:初始化預設工程名稱,自動顯示。d.樣品編號:自動調取記錄表的樣品編號信息,無需手工輸入。e.工程部位/用途:自動調取記錄表中相應的信息,無需手工輸入。f.樣品描述:自動調取記錄表中相應的信息,無需手工輸入。g.試驗依據:自動調取記錄表中相應的信息,無需手工輸入。h.判定依據:試驗軟件中設置了現行有效的標準庫,可以選擇錄入完整的標準編號。i.主要儀器設備及編號:自動匯總某項目試驗檢測任務相關記錄表中主要儀器設備及編號信息,自動生成。
3)檢測對象屬性區的填寫。
4)檢測數據區的填寫。
檢測項目、技術要求/指標、檢測結果、結果判定:自動調取相關試驗檢測記錄表的信息。
5)附加區聲明的填寫。
a.手工錄入對試驗檢測的依據、方法、條件等偏離情況的聲明信息。b.手工錄入其他需要補充說明的事項。c.在軟件中設置試驗地址等聲明事項,軟件自動顯示輸出。
6)落款區的填寫。
試驗、審核、簽發:可以采用手簽或電子簽名。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高速發展的20余年里,試驗檢測數據報告對工程質量保障的重要性已被廣大建設者和管理者認同,用檢測報告的形式為決策者提供必要信息已成為廣泛的需求,推行標準化是市場的需要,也是行業發展的趨勢。
[1] JT/T 828-2012,公路試驗檢測數據報告編制導則[S].
[2] 國認實函[2006]141號,實驗室資質認定評審準則[S].
[3] ISO/IEC 17025:2005,《檢測盒校準》實驗室能力的通用要求[S].
[4] 交辦發[2001]390號,公路工程竣工文件材料立卷歸檔管理辦法[S].
[5] GB/T 9705-2008,文書檔案案卷格式[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