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亮 賴承光
(南海艦隊后勤部機場營房處,廣東湛江 524003)
建筑業是典型的立足于資源和能源大量消耗的產業,在當今可持續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建筑業的節能減排已經不可回避。綠色建筑和綠色施工技術應運而生,并且將成為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
近期我國編制的“十二五”節能減排和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實施方案,擬從強化節能減排和降低碳強度的目標責任等方面開展工作,把節能減排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抓手,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這些措施包括:推行居民用電、用水階梯價格,全面推行供熱計量收費;加大差別電價、懲罰性電價實施力度;加大金融機構對節能減排、低碳項目的信貸支持力度,建立銀行綠色評級制度;加快節能環保標準體系建設,建立“領跑者”標準制度;適時擴大低碳試點內容和范圍。此外,我國還將繼續加快節能減排基礎工作和能力建設,建設完善溫室氣體排放統計核算制度。強化節能減排監督檢查,動員全社會參與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
綠色節能技術并不是獨立于傳統施工技術的全新技術,而是用“可持續”的眼光對傳統技術的重新審視,綠色施工是一個系統工程,包括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準備、施工運行、設備維修和竣工后施工場地的生態復原等。隨著國內房屋建筑節能理念的深入推廣,以及各類新型節能建筑材料的研發,都客觀促進了國內房屋建筑節能技術的創新和發展。歐美發達國家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了綠色建筑理念,在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大環境下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如今在我國,建筑總能耗(包括建材生產和建筑能耗)約為全國能耗總量的30%,其中用于建材生產的能耗占到全國總能耗的12.48%。在建筑能耗中,圍護結構材料保溫性能差、保溫技術落后,傳熱性能高達73%~77%。建筑行業的綠色節能技術得到了政府、社會、各級建筑主管部門及建筑企業的高度重視。各級建筑主管部門適時加大了對于房屋建筑節能施工技術的研究和推廣力度,而且逐步制定了一系列專項技術標準和工藝規范,為節能施工技術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界環境。另外,隨著人民群眾總體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于房屋建筑的功能和質量要求也在不斷提升,這也為房屋建筑中節能施工技術的應用提供了有利的條件。由此可見,我國房屋建筑中節能施工技術的應用總體呈現出創新發展的態勢,并且逐步構建了適合我國建筑行業節能技術理念和管理模式、體系。但是從長期發展的角度而言,國內房屋建筑節能施工技術的應用普遍存在要點不明的現象,工程技術管理人員難以在施工中準確選擇合適的技術類型,往往容易造成不同程度的能源浪費,甚至有可能影響到房屋建筑的整體施工效果和質量。另外,目前國內房屋建筑中應用節能施工技術的成本仍然相對較高,進而造成商品房價格的不斷攀升,這也是急需得到解決的關鍵問題之一,政府及相關部門要積極制定和出臺各類促進建筑節能材料研制的政策,鼓勵建筑材料生產廠家加大對于節能材料的開發,并且盡量實現材料價格的降低,這對于節能施工技術在國內房屋建筑中的推廣也具有積極的意義。
在國內現階段的建筑工程項目建設中,綠色節能施工技術得到了普遍的應用。同時,市場上各種以綠色建筑為發展目的的新型、高效材料和技術的數量越來越多,更新速度也越來越快,這種趨勢對綠色建筑的發展非常有利。但綠色建筑的發展,不能過分追求技術化和節能效果,還要考慮社會、經濟等其他方面因素,使綠色節能技術措施現實可行,從而達到預期的效益。
1)基坑施工降水回收利用技術,一般包含兩種技術:a.利用自滲效果將上層滯水引至下層潛水層中,可使大部分水資源重新回灌至地下的回收利用技術;b.將降水所抽水體集中存放,用于生活用水中洗漱、沖刷廁所及現場灑水控制揚塵,經過處理或水質達到要求的水體可用于結構養護用水、基坑支護用水、現場砌筑抹灰用水等回收利用技術。
2)雨水回收利用技術與現場生產廢水利用技術:雨水回收利用技術是指在施工過程中將雨水收集后,經過雨水滲蓄、沉淀等處理,集中存放,用于施工現場降塵、綠化和洗車;現場生產廢水利用技術是指將施工生產、生活廢水經過過濾、沉淀等處理后循環利用的技術。
在房屋建筑墻體施工中,合理的應用節能施工技術可以達到顯著的節約能源效果,而且是墻體保溫系統建設的關鍵環節。房屋建筑的墻體保溫可以分為內墻保溫和外墻保溫兩部分,其中內墻保溫節能施工技術的應用較為簡單,而且具有成熟的技術經驗,但是外墻節能施工技術的應用則相對較難,不但要有基本的保溫功能,而且要防止其出現開裂、脫落、滲水等質量問題,并且要加強對于施工造價的合理控制。在房屋建筑的墻體節能施工技術應用中,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待做保溫部位的墻體,要首先清理原墻面,剔鑿部位用水泥砂漿找平,按現行外墻標準檢測其平整度及垂直度,用2 m靠尺檢查,最大偏差應小于4 mm,超差部分應剔鑿或用1∶3水泥砂漿補平整,以保證保溫材料的粘結效果。
2)掛基準線:在建筑外墻大角(陽角、陰角)及其他必要處掛垂直基準線,每個樓層適當位置掛水平線,以控制聚苯板的垂直度和平整度。
3)外保溫用聚苯板尺寸為600 mm×900 mm,600 mm×1 200 mm兩種,根據待貼面積的大小或形狀,用工具刀切割EPS板,必須注意切口與板面垂直,整塊墻面的邊角處應用最小尺寸超過300 mm的聚苯板,聚苯板的拼縫不得正好留在門窗口的四角處。排板時按水平順序排列,上下錯縫粘貼,陰陽角處應做錯槎處理。墻體邊及孔洞邊的EPS板上預貼窄幅網格布,其寬度約為200 mm,翻包部分寬度80 mm,根據工程特點,粘貼EPS可采用點框法或條粘法,用缺口鏝刀將嘉爾加粘結砂漿垂直均勻的粘在EPS板上,涂好后立即將EPS板粘貼在墻上。
4)在墻體保溫材料的外層抹灰中,要嚴格控制其厚度,一般以10 mm~12 mm為宜,當底層初凝且具有一定強度時,才能進行下一層的抹灰操作。
在房屋建筑施工中,門窗是節能施工技術應用的重要部分,也是提升建筑整體節能效果的基礎。在國內的房屋建筑門窗節能施工技術應用中,選擇經濟、實用的建筑材料是很重要的,現在較為常用的是低輻射玻璃,其基本制作工藝及原理是在常規玻璃表面涂一層半導體氧化物或錫氧化物薄膜,達到降低門窗玻璃反射率的效果。但是在國內現階段的房屋建筑施工中,施工單位普遍忽視對于節能材料的檢驗環節,導致部分質量低劣的產品使用于施工中。另外,在房屋建筑門窗節能施工技術應用中,對于其傳熱系數和隔熱效果的控制也是技術管理要點之一。我國建筑主管部門頒布的JGJ 26-1955民用建筑節能設計標準中,對于不同朝向的房屋建筑的窗墻、門墻比做出了嚴格的規定,節能施工技術管理中也要嚴格遵循標準中的具體規定,以窗墻比為例,北向、東向建筑均為不大于20%,西向建筑為不大于30%,南向建筑為不大于35%。
在建筑物頂面的節能施工技術管理中,要結合項目所在地的光照、氣候條件、生態環境等外界因素,而且要針對于不同的地區制定有所差別的施工技術方案。例如:為提高屋頂的隔熱保溫性能,同時改善生態與環境質量,采用種植屋面技術,結合防水及承重要求,選用喜光、耐干燥、根系淺的低矮灌木和草皮,適合于北方地區氣候特征。另外,屋頂同時設置光導管采光系統,利用太陽光為地下室提供采光,減少白天照明電耗。同時,根據房屋建筑的設計要求,要合理調整屋面的坡度和厚度,防止建筑屋面形成波浪層開裂而滲水。
1)智能化的控制系統。
控制系統自動采集室外的日照情況,根據不同的朝向方位,調節遮陽百葉的狀態,同時根據室外氣象參數,決定外窗、熱壓通風風道、雙層幕墻進出風口的開閉。控制系統采集工作區各點的照度數據,調節百葉的角度和人工照明的燈具。室內的風量根據房間內的CO2濃度和濕度來調節,其余能源設備、水泵、太陽能裝置等均根據負荷情況自動調節。
2)實時測量系統。
示范樓屋頂布置氣象參數測點,測量數據包括室外溫度、濕度、風速、太陽輻射強度。圍護結構的測試包括各玻璃、窗框、遮陽百葉、保溫墻體的表面溫度、熱流。環境控制系統和能源系統的測試包括各設備的運行參數,如冷輻射吊頂表面溫度、送回風溫度濕度、盤管出水溫度、溶液除濕系統的溶液濃度等。
當前我國已進入城鎮化建設的高峰期,建筑業也迎來新的歷史發展機遇。對建筑施工企業而言,必須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和減少對環境有負面影響的施工活動,實現“四節一環保”,同時要前瞻部署,持續攻關,通過科學管理和技術進步,形成具有企業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技術,搶占未來綠色節能發展的先機。
[1] 商麗萍.建筑工程[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2:174-178.
[2] 程光明.論現代房屋建筑節能設計[J].市政建設,2008(12):25-26.
[3] 趙喬喬,郭先文.淺談房屋建筑的能耗問題及其節能設計措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11):59-60.
[4] 趙 彬.室內空氣流動數值模擬的N點風口動量模型[J].計算力學學報,2003(1):96-97.
[5] 李曉鋒.太陽輻射下建筑外微氣候的實驗研究[J].太陽能學報,2001(3):91-93.
[6] 王壯凌.建筑節能的幾個途徑與措施[J].山西建筑,2011,37(7):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