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濤
(山西四建集團質量監控部,山西太原 030012)
清水混凝土工程是我國混凝土結構工程質量發展的方向,符合建筑節能和綠色施工的原則。
清水混凝土最主要是可以提高建筑結構的內在質量,使其強度、均質性和表面外觀質量的尺寸精確度,表面平整度,光潔度能得到有效保證。建筑結構質量是根本,如結構有安全上的隱患,或粗制濫造,其他做的再好也無用。所以打造清水混凝土工程對提高結構質量意義重大。實現清水混凝土還可降低能耗、節水、節電、節約材料,減少建筑垃圾固體廢料,減少施工揚塵作業,減輕工人濕作業勞動強度,降低機械能耗和磨損率,減少抹灰用工和費用,縮短裝飾周期和總工期,少量增大建筑面積。對消除裝飾抹灰空鼓裂縫、脫落質量通病,實現裝飾施工強條的規定,減少用戶投訴,構建和諧社會也具有明顯的社會意義,更是混凝土外觀質量大幅度改觀和提高的最好手段、方法。
2009年3月4日發布,2009年6月1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JGJ 169-2009清水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是我國第一部有關清水混凝土技術應用、發展的規程,對清水混凝土工程的設計、施工、驗收和外觀質量提出了明確要求,這部規程的發布結束了我國清水混凝土工程發展過程中,各企業自編標準不統一的局面,也是對全國各地清水混凝土施工經驗的總結,為提高混凝土工程的精品質量、綠色施工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清水混凝土的分類:普通清水混凝土、飾面清水混凝土、裝飾清水混凝土。
清水混凝土施工要全過程質量控制,對飾面清水混凝土,材料和工藝應保持一致。
清水混凝土關鍵工序應編制專項施工方案。飾面和裝飾清水混凝土施工前,宜做樣板。
專項施工方案應有的內容:模板、鋼筋、混凝土、預留預埋、表面處理、成品保護、透明涂料、季節性施工、管理措施等。
樣板指對混凝土配合比、模板體系、施工工藝等進行驗證,并進行技能培訓和技術交底,經過試驗才能成功。
樣板具有形象、直觀、作法明確、一目了然的可視效果,結構樣板可對混凝土梁、板、柱、墻的模板、鋼筋工程制作成樣本,可使操作人員直接看到模板使用材料、支撐體系,鋼筋綁扎的成品形式、作法、要求;可使工程技術管理人員形象地對工人進行直觀的技術質量交底,可以講清作法、構造、細部節點處理、質量要求;混凝土樣板可以現場首層實體澆筑成型的清水混凝土結構外觀質量效果為樣品,或單獨做小塊樣本展示。
清水混凝土強度不宜低于C25,超過設計規范的伸縮縫間距規定,強度不宜高于C40;
模板工程應滿足清水混凝土質量要求;
鋼筋綁扎材料宜選用20號~22號無銹鋼絲綁扎;
鋼筋墊塊顏色應與清水混凝土顏色接近;
同一工程的水泥宜為同一廠家、同一品種、同一強度等級。
1)模板設計、安裝。模板上下接縫位置宜設于明縫處(明縫為混凝土表面的分格線或裝飾線)。宜設置在樓層標高、窗臺標高、窗過梁標高、框架梁梁底標高、窗間墻邊線或其他分格線位置;模板面板接縫宜設置在肋處,無肋接縫處應有防止漏漿措施。對拉螺栓應根據清水混凝土的飾面效果,且應按整齊、勻稱的原則進行專項設計。模板制作,龍骨應成方,凈面刨光,尺寸一致,模板切口刨光。模板按編號進行安裝,核對模板、配件型號、數量。拼縫處應防止漏漿。成型的混凝土表面應進行保護。
2)鋼筋控制。鋼筋綁扎,扎扣及尾端朝向構件截面內側。鋼筋避讓對拉螺栓位置。
3)混凝土施工。清水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應穩定,不應有泌水離析現象,90 min的坍落度經時損失值宜小于30 min。清水混凝土拌合物入泵坍落度值:柱混凝土宜為(150±20)mm,墻、梁、板的混凝土宜為(170±20)mm。清水混凝土拌合物從攪拌結束到入模前不宜超過90 min,嚴禁添加配合比以外用水或外加劑。施工現場逐車檢查坍落度,不得分層、離析。豎向構件澆筑分層厚度不宜超過500 mm,并嚴格控制分層澆筑的間隔時間,以防止冷縫出現(一般以1 h~2 h內澆筑上層,不得超過初凝時間)。門窗洞口宜從兩側同時澆筑清水混凝土。振搗均勻,嚴禁漏振、過振、欠振。拆模后立即養護,養護不得對表面有污染。嚴禁隨意剔鑿成品清水混凝土表面。距清水混凝土構件表面5 m的視覺范圍,拌合物狀態、涂料及施工工藝應一致。
清水混凝土一次澆筑成型,不做外裝飾,以混凝土的自然表面效果作為飾面,表面平整光潔,棱角分明、順直,色澤均勻、一致,無破損,無污染,無任何質量缺陷,天然,莊重,沉穩,厚重清雅,樸實無華,兼軟硬暖冷的感覺融于一體,是混凝土材料中最高級的表現形式,最本質的質感,體現出一種“素面朝天”的品質,給人以感官上別有韻味的感覺,是對精心制作混凝土的勞動精神上美好的感受,它還原于大自然。
結合工程具體情況,甲方態度、資金、工期、質量要求,結構特點,企業目標確定,對技術措施、施工程序、材料調配、勞務作業,文明施工、全面組織、嚴格管理。
嚴格控制樓層結構平面位置、軸線、構件斷面、豎向標高和垂直度。
清水混凝土質量的實現關鍵在模板工程的設計、加工、安裝和節點的細部處理;混凝土的配比、澆筑、振搗、表面處理的過程控制。
適合于清水混凝土質量的結構:全剪力墻、框剪、框架結構體系。不適用于短肢剪力墻結構。
對于一般墻體豎向構件多采用鋼板大模,水平構件采用竹膠板、多層板模板;支撐體系多用扣件式、碗扣式鋼管腳手架。高大支模架要解決模架安全問題。
模板施工控制重點要求為:牢固、嚴密、準確、不變形;重點應查部位為:口、角、通線、垂直、施工縫、脫模劑。
模板施工要求:
1)有方案、有計算(安全性)、有支撐、構造措施;2)支撐支設牢固、立桿穩定(模架整體穩固性);3)不變形、不跑位、不脹模;4)解決模板(混凝土)細部質量,陰、陽角(用整模),上下層墻、柱、板的錯臺問題;5)陰角搭接作企口,內拉螺桿頂緊;6)模板清掃口留置(柱根、梁端);7)控制連續梁全長通線(梁邊齊直)、板表面通線(板面平直)。
重點要求:級別、規格、數量、位置,審圖把關;
重點應查:錨固、接頭位置、長度、百分率;接頭質量(同心、焊包、彎折角度);
鋼筋施工要求:
1)綁扎順序(結構墻柱、主次梁、內外上下受力關系);2)鋼筋定位措施(保護層控制),線盒固定措施;3)抗震構造要求(135°彎折、箍筋加密區);4)綁絲頭全部朝內;5)位移鋼筋校正;6)鋼筋質量檢驗復試合格。
重點要求:保證強度,控制裂縫,振搗無蜂窩、孔洞、露筋、夾渣等質量缺陷。重點應查:混凝土標養、同條件試件與實體強度應相符;結構實體外觀質量應精細(幾何形狀尺寸誤差很小,外形方正、平直、表面光潔、顏色一致)。
混凝土施工要求:1)優選預拌混凝土生產廠供應符合質量要求的混凝土;2)現場施工組織管理有序,混凝土澆筑時人員、機具、技術交底、養護材料到位、夜間照明等條件應具備;3)澆筑順序、施工縫留置部位按照方案執行;4)澆筑點與振搗點同步,抹壓與薄膜覆蓋同步;5)養護與下層作業時間控制。
1)外墻、外排柱及樓梯間墻錯臺。在接槎部位(樓層標高處)模板上制作裝飾凸線(凹槽),厚度6 mm、高度150 mm,拆模后涂抹平齊。2)頂板施工縫。接縫留置在板底標高上方的墻體內,高出10 mm,使接縫隱蔽在墻內。此法改進了此處容易出現的接槎粗糙、細部不細的質量普遍現象,且符合并有利于“高規”設計要求的一級抗震剪力墻水平施工縫的抗滑移能力的提高和增強。3)洞口變形。采用鋼框定型模板、角部為可拆卸的鉸結模具,中間用可調鋼桿支撐、頂緊,固定不變形。4)線盒固定。采用有加強肋的塑料線盒,上下水平孔內穿8 mm鋼筋與板墻主筋焊接固定,位置與深淺嚴格控制到位。5)樓梯踏步。采用定型鋼模整體模具支設固定。6)墻體流漿。在墻模下口(施工縫處)粘海綿條。7)墻、柱根部爛根。清理根部混凝土,無酥松、虛浮的石子、水沖干凈。鋪墊同強度水泥砂漿,澆筑首層混凝土振搗密實。8)混凝土表面掉皮、粘模。選用有效的脫模劑,待混凝土澆筑達到一定強度后拆除柱、墻模板、梁側模。9)顏色不勻。混凝土配合比中應采用同一廠家、同一品種、同一強度、同一批號、同一熟料、顏色均勻的水泥。10)剪力墻筋位移。綁筋時用梯子筋控制。混凝土澆筑后復位校正。
實現清水混凝土工程,應有專項施工方案,詳細策劃、精心安排,人員、材料、機具、模具、設備、商品混凝土廠家、施工順序、模板細部處理、勞務隊伍管理。
優選模板施工隊伍,選擇懂技術、技能強、有素質、可組織、守紀律、負責任的勞務操作隊伍。
確定目標、建立體系、制定措施、動態管理、嚴格監控、及時分析、科學評價、狠抓落實。
清水混凝土施工只有從技術及管理的角度共同入手,才能達到爭創一流清水混凝土精品的質量水平。
[1] JGJ 169-2009,清水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