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琴
(淮北市供水總公司,安徽淮北 235000)
供水管網是城鎮重要的基礎設施之一,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張.供水管網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對城市供水管網的高效管理帶來了新的挑戰。近年來我國供水系統的漏失率呈上升趨勢,根據《2010年城市供水統計年鑒》的統計,2009年全國600余座城市的供水管網水量凈漏失率達到16.23%,遠遠超過了國家要求城市漏失率控制在12%以下的標準,管網的漏損總量接近60×108m3[1]。漏損是由合法的各種未計量未收費水量和非法用水水量以及生產用水和用戶用水不精確計量造成的損失組成。假設城市供水的平均成本為1.10元/m3,我們可以粗略的計算一下,每年我國城市供水行業因漏水而造成的經濟損失就會超過60億元。有資料表明,實際上我國城市供水管網每年漏水量可能高達100×108m3,經濟損失超過100億元左右,浪費十分驚人[1]。因此,下面筆者根據實踐工作經驗就供水管網漏損的原因和解決辦法作一簡單探討,拋磚引玉,希望對此問題的解決能有所啟示。
1)部分城市供水管網敷設時間較長,沒有及時更新,年久失修,供水干管陳舊老化而導致漏損。2)管材性能因素造成的漏損。質量過硬的管材,抗輾軋、沖擊、腐蝕能力強,使用壽命長,不易脫落和爆管。材質低劣的管材,耐壓性差是管道爆裂導致漏損的內在原因。近年來由于施工招標采用清單報價,一些不良施工企業為了降低成本,采用低質管材牟取利潤,人為加大了管網漏損。3)新敷管道存在質量隱患。施工質量不好引起管道漏損的原因包括:管道基礎不好出現不均勻沉降、接口施工不當、覆土不均、防腐措施不當等[2],導致管道開裂滲漏。4)管網水錘導致的漏水。隨著城區面積的逐步擴大,公共供水量也在迅速增長,按照原先供水需求設計的供水管徑較小,用水量的增加使得管內壓力增大,容易造成爆管。5)管網附屬設施管理不善導致的漏水。管網附屬設施管理不善漏損由于缺乏詳盡的地下管網資料,管網閥門未能及時更換填料,反復啟閉閥門造成閥體壓蓋處漏水。
1)管網在實際運行中,爆管幾率隨壓力的增大而增加,減少供水管網壓力也是防止爆管發生的有效方法。減少爆管事故的發生,進而降低漏失率。減少爆管事故的措施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a.高風險管段列入優先改造計劃;b.在未改造之前列為重點巡查對象;c.高風險管段附近閥門操作需高度謹慎。2)配齊相關探漏設備提高測漏率。暗漏是最難控制和最不易發現的問題,在目前供水企業無效供水量中實際漏水量所占比例較大,由于大部分企業缺乏測漏技術或設備不夠先進,稽查部門無法準確檢測到暗漏點,因此供水企業應配齊相關探漏設備,培養專業的探漏人員,以提高測漏率,達到有效控制暗漏的目的。建立報漏、維修調度系統,通過可靠數據進行漏損預測,對重點區域加強主動測漏工作,提高測漏的工作效率[2]。3)開展供水普查,加強用水稽查。普查過程中對發現的有表無卡、有卡無表,無鉛封,用水性質不符,連續3個月零用水戶及跑、冒、滴、漏,水表讀數不便查抄等情況逐一登記匯總,責成供水管理所和稽查隊共同進行核實,對存在的問題限期整改。近幾年來,隨著房地產市場的迅速崛起,一些樓盤開發商為了尋求利益最大化而不擇手段,他們自行在供水支管道上私接亂搭,造成該片區客戶正常用水時水壓低、水量小,用水不便;有的開發商采用倒裝總表、損壞表芯等方式以達到少交水費的目的,對此類問題應加強稽查。
在城市供水這個龐大的系統工程中,管網漏損率的控制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它和管道設計、施工質量、運行管理、檢測和維修等各個環節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降低供水管網漏損率對于保護城市有限的水資源,改善人居環境,提高企業經濟和社會效益有著積極的意義。
[1]Puust R,Kapelan z,Savic D A,et al.A review of methods for leakage management in pipe networks[J].Urban water J,2010,7(1):25-45.
[2]李 飛,陶 濤.供水管網漏損評估與控制方法[J].中國給水排水,2012(18):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