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發布的《中國風電發展路線圖2050》(以下簡稱《路線圖》)預計,到2050年,我國風電裝機容量將達到10億千瓦。該《路線圖》預計,如能實現上述目標,將帶來巨大的環境和社會效益,2050年當年二氧化碳減排量將達到15億噸,風電帶來的就業崗位將達到72萬人。該《路線圖》預計,2020年前中國風電將采取陸上為主、海上示范的開發原則。根據經濟可開發量研究分析結果,在不考慮輸電線路建設成本的情況下,全國風電裝機量將達到2億千瓦。隨著風電產業的發展,風電機組及相關產品的技術得到進一步的提升,海上風電機組的研發工作也將進一步展開,風電機組的發電能力將會有所提高,風電場的建設成本以及運行維護成本都將有所降低。與此同時,風電并網的相關技術難題將被逐步解決,電網建設與運行模式也將趨于完善,電網的消納能力和傳輸條件也將得到改善,風電的輸送成本也將下降。《路線圖》對各風電基地含傳輸成本的經濟可開發量成果進行評估,初步估計2050年全國風電總裝機量將達到10億千瓦時。在風電消納方面,《路線圖》指出,提高電力系統消納風電的能力,需要采取涵蓋技術、管理和政策層面的綜合解決策略,構建風電與電力系統協調發展的發展規劃、技術路線、標準規范體系,科學安排電網運行方式和調度計劃,實施靈活調度運行策略,制定完善電力市場機制和激勵政策,調動和整合更廣泛的系統資源,實現電力系統最大限度消納大規模風電。《路線圖》指出,2015~2020年期間,應加強協調管理,突破體制機制瓶頸,著力擴大省區內消納能力,有序推進跨區輸送消納。2030~2050年期間,應推動能源格局和電力體系轉型,全面擴大消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