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紅
(中國水電建設集團四川電力開發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41)
由于總價固定,因此,只要發包方不改變合同施工內容和范圍,合同約定的價款就是承發包雙方最終的結算價款。對于發包方來說,這樣的價款確定形式可以節省大量的計量、核價工作,從而能集中精力抓好工程進度和施工質量。
對承包商而言,固定總價合同一經簽訂,承包商首先要承擔的是價格風險。這里投標時的詢價失誤、合同履行過程中的價格上漲風險均由自己承擔,發包方不會給予補償。其次,承包商還要承擔工程量風險。在固定總價合同中,發包方往往只提供施工圖紙和說明,承包商在報價時要自己計算工程量,再根據申報的綜合單價,得出合同總價。即便發包方提供工程量清單,也僅僅是承包商投標報價的參考,發包方往往聲明不對工程量的計算錯誤負責。這樣,承包商就得仔細閱讀施工圖紙,認真核算工程量,以減少工程量漏算、錯算的風險。
固定總價合同,發包方往往在合同中會設置一些專用條款,如:“合同價款所定義的工程范圍包括工程量表中列出的,以及工程量表未列出的但為本工程安全、穩定、高效率運行所需的工程”。這就無形中給自己留下了較大地余地,在工程實施中,發包方有可能指令增加一些新的分項工程,卻以所謂的為保證“工程安全、穩定、高效率運行所需的工程”及“一個有經驗的承包應能預見”為由,由承包商無償進行施工,而不下發設計變更令,使承包商無法就新的分項形成索賠。這樣一來承包商索賠的機會大大減少,而發包方對工程造價的控制就能做到基本不突破預算。因此固定總價合同也是發包方對付承包商“低中標、勤簽證、高索賠”的妙招。
盡管對發包方而言,固定總價合同有較多的優勢,但固定總價合同并不適用于所有類型的工程項目。在實踐中一般在下列情況下發包方可以考慮采用固定總價合同。一是工程范圍清楚明確,招標文件和合同中必須明確規定工程范圍工程設計比較詳細,圖紙完整、詳細、清楚,承包商能夠依據設計圖紙進行具體的工程量計算。二是工程量小、工期短,估計在工程實施過程中環境因素變化小(對材料費的影響),工程條件穩定,與招標文件說明無明顯差異。三是工程結構、技術簡單,一般很少或不采用新技術、新工藝,風險小,報價估算方便(采用通用技術,無專利應用和超國標技術要求)。四是工程雖較復雜,但投標期相對寬裕,承包商可以詳細作現場調查,有足夠的時間復核工程量,分析招標文件,擬訂計劃。在水利水電工程中,除考慮上述四個適用條件外,我們一般將能獨立發揮作用的小型工程以固定總價形式發包,如變電站工程、生活區臨建工程、鋼結構生產加工等措施費項目。但在有些情況下,發包人為了自身的利益往往將一些不適宜采用固定總價合同的項目以固定總價形式發包,造成了不必要的損失。如某一導流洞開挖工程,發包方為規避風險,以施工工期不超一年、洞挖公里數固定無變動、施工工藝采用常規技術、承包人可詳細踏勘現場等為由,采用了固定總價合同,結果在施工過程中,因地質條件等發生了重大變化,導致合同無法照常執行,雙方不得不投入大量的精力進行合同變更。
目前國內外工程中,固定總價合同的適用范圍有不斷擴大、盲目套用的趨勢。但總體而言,它的優勢還是較為明顯的,故在采用這一合同計價模式時,雙方應充分分析各自利與弊,并通過有效手段加以防范。在固定總價合同中,發包方的風險較小,主要承擔不可抗力的風險、設計深度不夠、勘察設計錯誤、地質條件發生重大變化風險。承包商除了承擔合同明確規定的風險外,其主要風險體現在價格風險、工程量風險方面。
4.1.1 不可抗力風險
不可抗自然力風險主要是指洪水、火災、地震、風暴、雷電、水災、爆炸等自然災害引起的發包方損失或災害。對于不可抗自然力風險,風險由發包方承擔,鑒于其災害的巨大和發生的難以預測,一般應通過購買工程保險,如建筑工程一切險、安裝工程一切險等規避風險。
4.1.2 設計深度不夠、設計錯誤風險
(5)強大的系統提醒功能,同時集成短信平臺,各種提醒不僅在電腦里主動彈出,而且可以出現在手機里,提醒一切可能忘記的事項。
工程設計是保證工程質量的根本。雖然工程施工前設計方案或圖紙都應交付發包方審核批準,但在許多情況下,發包方不具備審核能力。如果設計出現錯誤,輕則返工修復,重則可能導致工程毀損,雖然設計師要為其錯誤承擔法律責任,但這不能完全抵消發包方所蒙受的損失,特別是因設計師對基礎設計資料掌握不準,做出的方案無法執行,從而導致工程延誤,給發包方造成重大損失。為杜絕此類事件的發生,發包方一是應引入第三方監管體系,通過監管方從初期的介入,全過程監管設計工作流程和方案,保證設計資料的準確性。二是要求勘察設計方購買職業責任保險,一旦出現問題時,能及時從保險公司獲得應有的補償。
4.1.3 提供給承包人的資料失實,造成工程延期和索賠的風險
在大型工程建設項目中,洞挖及地下開挖工程涉及到的水文地質資料是由發包方負責提供給承包商的,有些業務部門受專業水平的限制,往往在勘察初期不能很好的獲得完整的水文地質資料,而國家相關規定中明示發包方對所提供的資料的準確性責任。也就是說,一旦資料的真實性出現問題,發包方將承擔相應的責任。為更好地規避此類風險,發包方一是通過招投標委托有較高專業水準的勘察設計部門,二是引入勘察設計監理,通過對設計中每一環節每一階段的技術監管,確保資料的準確性。
4.1.4 單價合理性的風險
在固定總價合同中,因原則上合同總價是不變的,使得發包方往往會忽視投標單價的合理性。之所以說單價合理性的風險是指,在整個工程施工過程中會或多或少發生設計變更和較大幅度的工程量變更(既不在合同所應承擔風險范圍內),那么在變更發生后難免會引起價格的調整,在投標報價時,承包商有可能意識到某分項工程會有較大的設計變更,往往會抬高單價報價,這時某一分項單價的合理與否就關系到合同能否順利執行,為了減少此類爭議,發包方應注重分析一些重點單價,確保單價水平的合理性。
4.2.1 物價上漲和過度的通貨膨脹的風險
固定總價合同一般會在專項條款中規定:無論發生何種情況,只要在合同范圍內,價格均不做調整。因此在報價時,承包商必須對市場的變化作充分的估計,投標報價中除正常報價外預估預報合理的價格風險(也就是加大不可預見費用的估算),以減少施工過程中由于價格變化帶來的風險和造成的損失。
4.2.2 招標文件過于簡單的、理解條款不全面的風險
一些工程項目,發包方往往在初步設計完成后,就開始了招標工作,投標人在不能完全了解施工場地,施工要求的情況下著手編制投標文件,無形中加大了投標人失誤的概率。因此,在投標時仔細研讀招標文件,盡量理解設計意圖,詳細踏勘現場,對圖紙和說明中不明確的地方應及時通過答疑等方式要求招標人澄清。如一砂石料制配系統的安裝工程,在投標文件的編制過程中未能對試生產階段所需生產材料是甲供還是乙供做出明確澄清,承包方按常規理解未與填報,致使合同談判雙方分歧較大。
4.2.3 工程量計算的風險
發包方在招標時應盡可能將招標范圍、投標人報價應包含的工作內容、費用項目在招標文件中一一明確,避免產生歧義。對于承包商而言,工程范圍是固定價款的核心,一旦報價范圍小于合同承包范圍,其損失難以估量。因此承包商在報價時應仔細審閱招標文件、圖紙,以免遺漏報價內容。其次,如果發包方不是采用施工圖報價,而是采用工程量清單報價,且聲明不對工程量清單負責時,承包商應將發包方提供的工程量清單與施工圖紙認真核對,如果發現工程量清單內容有遺漏,應要求發包方明確是否可以在報價時增加上去,切忌拋開圖紙只按工程量清單報價。
4.2.4 工程承包范圍爭議所引起的風險
“固定總價合同”的固定價格是建立在工程合同承包范圍和內容固定基礎上的,若發生合同承包范圍外的工程則可以追加合同價款。正因如此,雙方對合同承包范圍的明確界定就顯得十分重要。實踐中此類爭議發生主要由于合同過于簡單、約定不明、資料不全等原因造成。這就要求雙方在合同商洽過程中盡可能達成一致。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固定總價合同雖然現在被多數發包方所采用,但作為發包方也不能一味地通過專項合同條款將風險全部轉移致承包商,而是應該從設計深度、招標文件質量、合理風險比例(不能定義為一切風險)、充足的標書編制時間等方面進行規范,較為合理地均衡雙方的責任和義務,而作為承包商而言,要全面評估利弊,合理報價,使風險和利益均衡,較好地完成工程施工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