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婀娜
(山西省古交市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站,山西古交 030200)
建筑安裝工程施工技術資料是建筑企業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工程建設的產物,是工程質量的客觀反映,是評價工程質量的前提和基礎,是竣工驗收的必備條件,也是處理工程質量事故、合同糾紛等問題的重要依據。它應該真實記錄施工的全部生產過程,確保其內容完整、數據準確、手續齊全,滿足施工規范及質量驗收統一標準的要求,能確保房屋建筑的結構安全和使用功能,這對于提高工程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而且工程竣工整理歸檔后,工程技術資料將成為城建檔案的一個重要依據。
施工技術資料依據規范編成,其中的不少表格還具有技術交底的作用,進行施工記錄的過程,也是對規范的一個學習、思考、實踐的過程,有利于規范在施工中的貫徹。而且施工技術資料把參建各方聯系起來,更有利于他們溝通、探討施工中出現的問題。施工資料直接反映工程進度,是上級部門對工程施工過程管理監控的工具,對從宏觀上把控施工質量有著重大意義。
下面我將結合平時的工作經驗,針對目前各施工單位所面臨的建筑工程技術資料普遍存在的各種問題,作一些分析、探討。
1)施工組織設計及各分部、分項工程的施工方案內容不全、不詳細、不規范或深度不夠。具體表現在未能依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編制及修改,不能真正起到指導施工的作用。
2)圖紙會審記錄簽章不全,對于因使用功能改變而引致的結構受力、平立面改變等的設計修改或節能材料的改變,未交由原審圖機構重新對修改后的圖紙進行審核及備案。
3)施工日志與監理日記同一時間的工作內容不符,而且填寫馬虎、不負責任。
4)工程中所用的重要原材料的出廠合格證與進場復試報告相關指標、數據不能相對應;材料出廠合格證不齊全,個別合格證有涂改日期、批量等作假跡象。
5)有某些資料由供應商整套提供,如商品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報告及配料單中所用的材料編號與原材料復檢報告不能相對應;攪拌時間、出車時間、坍落度檢測等過程記錄填寫隨意,經常出現前后矛盾,有某些工程由施工單位提供各項數據,供應商則負責出具整套資料;假若發生質量事故,由于這些資料的不全以及真實性不高等原因,造成難以追究事故的責任。
6)混凝土、砂漿試塊組數留置不足、部位遺漏、強度評定不夠規范(非統計法和統計法)等而造成資料后補,以假的試驗報告魚目混珠。
7)隱蔽驗收記錄不及時,甚至出現缺項,填寫不規范或過于簡單,難以從記錄表中了解和讀懂相關信息;簽字不齊全或隨意代簽。
8)對于不納入歸檔資料的過程記錄,馬虎對待或干脆不做;納入歸檔資料的過程記錄,經常會出現填寫不全、不規范、與現場實際相矛盾的情況。
9)近幾年,建筑工程的相關規范、圖集都有不同程度的更新,而資料中采用的還是老、舊規范及圖集。
10)施工單位對建筑物沉降觀測的自測工作不重視,相關數據及日期隨便涂改、編造。
11)施工單位及監理單位對分部工程驗收的自評、評估報告編寫不認真、不全面、不切實際。
1)工程技術資料管理混亂,現場管理人員對施工技術資料重要性的理解和認識不強,不能及時、真實、準確、完整地將施工過程資料認真記錄及整理歸檔。
2)資料員是由施工員或技術負責人兼管,未設置專人管理或經常更換,或者資料員對專業技術知識了解的不全面,導致不能有效地全方位地進行管理及控制。
3)目前監理市場不規范,在縣市區經常會出現一個監理工程師擔任兩個甚至兩個以上工程項目的總監,使得有些資料不能及時地簽字審批,造成資料的收集滯后。
4)一些監理單位不能很好地履行監理的職責,對資料的有效性和真實性的審查未能嚴格把關,未設置專人對施工單位的技術資料進行日常及周期性的檢查。
5)對于材料供應商各方面評定不夠深入及控制不夠嚴謹。
6)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對國家現行規范、圖集的學習掌握不到位。
1)建筑工程質量情況的具體體現:提前計劃,及時記錄、收集、整理,經常檢查工程技術資料。沒有一套完整的計劃作指導,是不可能完成這項繁瑣工作的。首先,作為一個稱職的技術資料管理人員,必須對工程所涵蓋的所有分部工程有充分的了解,并應清晰哪些屬于專業分包,以分部作為大綱,逐步細化至子分部和分項,要做到未雨綢繆。其中較為重點的有:工程材料及試塊送檢臺賬和工程資料策劃書。工程材料及試塊送檢臺賬尤為重要,工程中使用的材料,哪些要按規范要求進行送檢的;哪層哪個部位的混凝土或砂漿試塊需要留置送檢,送檢的批次、數量及檢驗的項目都應提前計劃,在施工過程中密切與現場技術負責人溝通,對關于材料更改或者增加的變更及時把送檢臺賬作調整。建筑工程所用的重要原材料和構配件的出廠合格證與進場復檢報告的相關數據是否對應;檢驗的結果是否符合設計與相關規范要求也應該引起重視,很多人會忽視這一步。因此必需熟悉設計圖紙和現行規范,提前做好送檢計劃才能避免在施工過程中出現少送、漏送、錯送等情況。
施工過程記錄資料,應及時記錄、正確填寫、規范填寫,確保其時效性和可追溯性,尤其是隱蔽工程檢查記錄,填寫時要結合所屬分部(子分部)、分項,應嚴格按照現行《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中對各分部工程的劃分,然后驗收部分必須正確,這不僅僅在隱蔽驗收時出現,往往還會與其他工程質量控制文件相關聯,如鋼筋的隱蔽驗收部位與混凝土施工檢查記錄、混凝土試塊抗壓檢測報告等一系列的過程文件相呼應,一旦其中一項填錯,就很容易造成混亂。技術資料管理人員為了避免出現上述的情況或其他錯漏,就應該勤加檢查,最起碼要做到填寫時檢查(工程名稱、分部分項、驗收部位、驗收時間、各項參數等符合要求),報驗收前檢查(施工單位簽字是否齊全、準確),驗收合格簽字后檢查(監理單位簽字是否齊全、準確、有效)。
2)施工階段資料整理要認真、仔細、條理清楚,要分門別類的收集。對工程項目的每一個分部工程都要及時嚴格按照分部驗收記錄、施工技術管理記錄、產品質量證明文件及檢驗報告、施工檢測報告、安全和功能檢驗、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分門別類地進行收集、整理、歸檔,避免工程交工時資料混亂、滯后。
3)施工、監理單位要各負其責,充分發揮職能,嚴格履行職責,以保證施工技術資料的真實性。施工單位應當對施工過程資料認真負責,及時記錄,保證其真實性;監理單位要加強對施工項目的監督檢查,不僅要對整個施工過程的質量嚴格把關,同時也要經常檢查施工技術資料,發現有做假資料、出具假試驗報告的行為要及時制止或上報質量監督部門,以確保工程技術資料的真實性。
4)加強資料員業務技術方面的培訓,督促自檢工作。施工單位要設置專人進行技術資料的管理,并及時對資料員從業務技術到職責、素質方面全方位培訓教育,并制定相關責任、獎懲制度。此外,資料員應經常深入施工現場詳細了解施工現狀并及時自檢,把缺、漏的記錄及時補全,以免日后返工。
5)施工、監理單位要經常有計劃地組織現場人員及資料管理員學習國家現行有關規范、圖集,將它們及時、有效地貫徹、落實到工程實際中。
[1] 蘇少云.淺談如何搞好工程技術資料的管理[J].安徽建筑,2004(2):76-77.
[2] DBJ 04-214-2004,山西省建筑工程施工資料管理規程[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