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不都艾則孜·尼扎木丁,莫合塔爾·尼扎木丁,李 濤
( 和田水文水資源勘測局,新疆 和田848000)
在新疆水文監測系統中,通過對相關水域位置進行實時監測,再把搜集的監測數據實時發送到管理中心,通過后端服務器的處理,在互聯網技術的支持和傳播下,能夠使水文監測的數據傳輸量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進而使水文監測點更加分散,分布范圍更廣,大大提高水文監測部門的工作效率。
近年來,水文監測技術不斷的發展,水文檢測的設施在升級和改造中不斷更新和替換[1-2],隨著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和新儀器的推廣使用,目前新疆地區已經建立起了相對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制定了符合當地水文監測現狀的質量管理辦法,但從社會發展的整體水平上看,新疆水文監測領域還存在很大的差距。
近年,新疆水文監測基礎設施建設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加強,技術的更新使監測能力有了較大的提升,但改造后的設備儀器對于測洪能力依然有著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傳統浮標法測洪、施測超標洪水的制約。
目前新疆部分地區仍然采用測深桿去施測水文領域的水質的深度,運用流速儀進行測速工作,通過橫式采樣器去檢驗沙樣技術是否符合標準,這些儀器雖然能得到較高的精確度,但僅僅局限在中低水測驗工作中,對于大洪水的測速、取沙定位就無法進行精確地測量。測量數據也不能及時得到傳輸,并運用到相關領域。
在測定站點浮標系數、測點流速系數時,想要充分驗證系數的合理性,就需要進行合理的試驗分析。但是不少洪水流量的測驗依舊以浮標法測驗為主,但浮標系數受風向、風力影響,流量成果的單次質量也發生著變化,測點流速系數、斷面垂線和垂線測點布設、取樣方法等都沿用過去的成果和經驗[3]。
在新疆領域,由于水文經費投入不足,水文監測的研究和發展就相對緩慢,科技成果的推廣工作略顯薄弱,水文工作人員沒有結合具體情況開發出適合新疆水文監測發展的科研成果。近年來的監測研究產生了諸多小發明、小創造、小革新,但沒有得到全面推廣,發揮應有的效益。此外測驗資料的缺乏使測量試驗的研究不足,發展速度一再受到阻礙。
目前,新疆眾多的企業、政府部門都相繼把經濟投入作為水文勘測信息化建設的重點,但對水文勘測技術的投入就不能滿足當前的發展現狀了。在水文監測領域,通過自動測報系統的應用和計算機應用軟件的研發,現代化技術雖然有所改善但應用依舊不足。
在新疆地區,由于投入機制還不夠健全,現代化信息技術也未能跟上時代進步,及時使用在水文建設工作中,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水文信息化建設的進步和發展。通過分析新疆水文勘測技術的研究,我們可以發現新疆水文技術的創新能力十分不足,也未能依據新的問題和新的情況提出新的措施,嚴重的滯后性影響著水文勘測作業的效率。
在新疆地區的水文監測領域,缺乏一批能夠掌握計算機、測繪和水文專業技術的綜合性人才。水文事業對專業人才有著很大的渴求度,水文部門也缺乏對一線崗位、實操崗位工作者的積極培養,沒有建立起完善的、健全的培養機制。
信息技術的運用是提升水文勘測能力的前提和條件。在這個基礎上,互聯網的發展和技術推廣進一步推動了水文監測的應用。互聯網擁有的技術手段促使新疆的水文勘測工作全力尋求全新的方式去研究解決水文勘測中的相關問題,并利用電子信息技術和自動化控制手段,去改善水文勘測條件,改善水文控制中對水文站勘測設施設備的更新和配置方式,從而促使水文勘測設備結構和監測形式都發生著變化。為解決這些問題,我們需要從不同地區、不同功能去考慮水文站勘測的設施設備與配置方式,采用適用性強的水文勘測手段,在加大信息化技術的基礎上,全面推動水文勘測的應用和發展,使互聯網技術成為水文勘測工作中強有力的技術支撐[4-5]。
互聯網技術的支持,一方面促進了水文監測工作的進一步加強,另一方面卻要求水文事業建立起高素質、高效能的戰略性職工隊伍,它要求優化人才資源開發、調整人才結構,不斷提升人才隊伍的整體素質,使之能夠明確互聯網技術的運用,并結合水文領域,開發新的技術和方法。有著專業能力的技術人才是水文勘測能得以實施的有效執行者,有助于水文監測信息化建設的正常進行,在新疆水文監測領域建立起專業的人才培養制度是結合實際現狀提出的必然要求[6-7]。
隨著經濟和技術的發展,水文監測使用的儀器和設備要求越來越高,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日漸成為當前的重要工作。在新技術的引導下,各種遙感、遙測手段進一步提高了水文監測質量和時效性,增強了水文監測技術的可預見性,先進技術和新型設備的運用也有效解決了流量、泥沙測驗中的諸多問題。
在互聯網技術日漸廣泛應用之際,信息技術要求水文監測要保持因地制宜,勇于創新的精神,努力實現水文監測的信息化和現代化。這個過程要求水文領域要結合新疆領域的獨特現狀,發展自身的信息技術模式,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水文監測系統。
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應用推動了水文監測的發展,先進的技術成為水文信息化建設強而有力的技術支持。通過互聯網建立起來的水文數據庫能夠建立起更加全面的清查和比對工作,有助于工作人員及時的分析、研討水文監測問題,更為準確地去完善水文數據庫,從而實現水文信息共享和跨地區、跨行業、跨部門的數據共享。互聯網的信息發布平臺促使水文領域建立起了功能強健的自動測報系統,滿足了新疆自身發展的需要。
在互聯網的技術支持下,完善現有的水文站網,從水文站網密度和水文控制要求出發,進一步擴充相關網站的技術,例如預警監測站網、地下水監測站網、供水調水工程、灌排工程水量監測站網,并根據新疆地區的特點去合并吸收部分站網,按照共建共管的方式,實現流域的區域統籌計劃、使水量和水質保持在同一標準上,并要求地表、地下的水質要求一致,合理協調洪澇干旱兼顧、生產生活生態環境,從水文站網的總體布局上,逐步完善水文水資源信息庫,構建適合新疆地區發展的水文基礎信息系統。
用現有的技術手段在互聯網提供的相關檢測技術上進行研究,以創新的手法和眼光,從新的途徑、新的研究方式去妥善解決水文檢測問題,重點研究對工程和人類活動影響較大的水文領域,合理利用電子信息技術和自動化控制手段,優化水文站監測工作中的設施設備,逐步規范不同種類、不同功能的設施設備配置方式,精確研究不同水文勘測手段的適用性,避免不合實際的水文監測工作。
根據新疆地區水文的發展形勢和具體工作實際,要建立起適宜的組織管理方式,以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為目標,構建責任明晰的管理體系,并構建起層次清楚、側重點明確的管理體系,從而提高管理效率,并充分履行好水文工作的職能,使水文監測工作更能貼近社會、貼近水文服務的需求,使水文建設水平得到質的飛躍,并不斷提升服務能力和技術水平,實現水文勘測效益的最大化。
水文監測是水利工程建設中的重要環節,在科技發展,互聯網技術大力支持的新時代,進行正確高校的水文監測,合理完善建設水文監測工程規劃、設計、建設的各個方面,結合先進的基礎設施,運用超前的研發意識,進一步提高水文監測質量水平,讓互聯網新技術帶領水文監測系統走入新的發展階段。
[1]周富春,楊雪峰,林孝松,等. 現代信息技術在水文領域中的研究及應用進展[J]. 水利發展研究,2009,9(3) :25 -29.
[2]孫娟,張雙翼. 現代信息技術在水文領域中的應用分析[J]. 科技資訊,2011(36) :19 -19.
[3]盛繼亮,于宗泉,王江濤,等. 現代信息技術在水文泥沙信息管理領域的應用研究[J]. 中國水利,2003(7) :56 -57.
[4]熊萍. 分布式數據環境下煤礦水文監測智能預警系統研究與開發[D]. 武漢: 武漢理工大學,2009.
[5]彭世想,王西超,杜驥,等. 提高水文監測質量問題與對策探討[J]. 水資源與水工程學報,2007,18(4) :108 -110.
[6]張洋洋,趙建平,徐娟娟. 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水文監測系統研究[J]. 通信技術,2012,45( 04) :108 -111.
[7]彭世想,等. 提高水文監測質量問題與對策探討[J]. 水資源與水工程學報,2007,18( 04) :108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