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淑梅,張華嵩,武秀英
(1. 密山市水改隊,黑龍江 密山158300;2. 密山市富密灌區水利水??傉?太平分站,黑龍江 密山158302)
為解決人畜飲水安全問題,各級政府投資進行了人畜飲水井、防病改水井、農村人畜飲水工程和農村安全飲水工程等農村供水工程建設,到2012年末全省已解決農村飲水不安全人口1 008萬人,農村飲水不安全問題基本得到解決。農村供水工程建設改善了農村居民的生活條件,促進了新農村建設和農村經濟發展。隨著工程建設的全面完成,管好用好農村供水工程,長久發揮工程效益,是水行政主管部門的重要課題。筆者根據對本地和全省農村供水工程管理現狀分析研究后認為,農村供水工程運行管理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盡快解決,才能保證農村供水工程的可持續運行。
由于農村供水工程建設速度較快,有關運行管理的法規、規章、規范等出臺的速度較慢,國家和地方沒有形成完整的法規體系,工程運行管理缺少相應的法規依據,難以實現依法管理、規范化管理[1]。
縣級水行政主管部門一般將農村供水工程管理職能合并到農田股等股、室,沒有設置專門的管理機構和安排專職的管理人員,政府對農村供水工程運行的行政管理職能發揮的不充分。
農村供水工程沒有統一的科學管理模式和管理標準,一般為用戶自行管理,只雇傭一名兼職的看水員,出現問題由村、鄉領導直接解決,沒有健全的管理機構和技術人員,管理手段和管理水平達不到正規化、標準化管理要求。
現農村供水工程運行管理費用主要靠水費收入,水費收取標準由管理單位自定。由于水費標準低,收入少,收取的水費僅能維持運行管理的電費、人工費等日常管理費用,大修費采取“一事一議”的方法向用水戶另行收取,運行管理經費保證能力較差[2]。
國家相關管理部門要根據社會發展需求和工程管理實際,研究制定農村供水工程管理方式、經費來源、水費核定等運行管理的法規、政策; 省和地方政府根據本省、本地的特點制定相關的配套法規和制度,補充和完善農村供水工程運行管理的法規體系建設。水行政主管部門研究制定崗位設置、考核標準、安全生產、管理責任及目標等運行管理控制性規章制度,使農村供水工程運行管理有規可依、有章可循[3]。
縣級水行政主管部門設置農村供水工程管理職能機構( 股、辦) ,編制2 ~3 人,納入公務員或事業編制管理,經費納入縣級財政預算。負責國家有關農村供水工作的方針、政策的宣傳和貫徹落實; 制定、修改和完善縣級有關農村供水工程運行管理的各項管理辦法及規章制度;推廣節水先進技術,培訓管理人員;檢查、指導鄉鎮農村供水工程運行管理; 監督供水單位水費收繳、大修理基金使用及財務運行情況等。結合落實2011年中央一號文件健全基層水利服務體系的要求,將農村供水工作納入鄉鎮水利服務機構工作職能,設專職崗位,按工程數量及供水人口核定編制人數。
以縣為單位,組建農村自來水公司,負責全縣各級財政投資為主建設的國有農村供水工程的經營與管理,屬縣水行政主管部門直屬單位,納入準公益事業單位管理,經費來源為供水水費和財政補助。農村自來水公司在鄉鎮和供水規模較大的單項工程設立分公司,可以接受委托經營管理非國有農村供水工程。以社會資金及群眾自籌資金為主、國家補助資金為輔建設的農村供水工程,應根據各方投資比例確定股權,組建具有法人資格的供水管理機構。非國有農村供水工程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在維護用水戶權益的前提下通過租賃、承包和產權轉讓、股份合作等靈活多樣的方式進行運行管理。
農村供水工程屬保障民生工程,具有公益性特征,是農民群眾都可以參與共享的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產品,符合政府財政補助標準; 村屯布局分散,人口密度低,使得農村供水工程比城市自來水的受益范圍小,利用效率相對較低,運行成本高于城市;農村的經濟收入低于城市,主要供水為居民生活用水,企業用水較少,工程經營收益甚微,靠供水收益難以保證長久運行。所以,農村供水工程應參照城市供水補助方式,納入政府公共財政補助項目,建立完善的各級財政補助基金機制,對農村供水工程的運行、大修理、更新改造等費用進行補助,保證農村供水工程長久運行。
水費是保證農村供水工程運行的主要經濟來源。水行政管理部門要協助工程管理單位依據水費核定的相關規定和程序確定合理的供水水價。以國家和集體投資為主興建的集中式供水工程,其水價由物價部門按有關政策核定。由社會投資者興建的集中式供水工程,其水價則應在物價部門指導和規范下,由投資者、村民委員會或受益戶自主商定。用水戶應安裝水表,計量水費。水費由供水管理單位收取。
農村供水工程是保障農村居民基本生活條件的民生工程,在解決好工程運行管理存在主要問題的同時,還要做好水污染防治、衛生、檢測等方面的工作,保證農村供水工程長期有效運行,實現農村安全飲水的民生水利目標。
[1]薛紅鋒. 長治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機制初探[J]. 山西水利,2011(05).
[2]李玉輝,高俊雙. 依蘭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與管理[J]. 東北水利水電,2010(06) :30 -31.
[3]劉來勝,周懷東. 我國農村供水工程運行管理經驗[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