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輝,尹雙雙
(湖南警察學院,湖南長沙 410138)
2008年元月,時任公安部部長孟建柱同志在全國公安廳局長會議上明確提出,要切實增強公安機關的軟實力,將軟實力理念融入公安工作中并指導公安工作。軟實力的提升問題引起了公安機關的高度重視,各級公安機關都加強了對警察隊伍的軟實力建設。警察軟實力建設旨在提升警察的公眾形象力。雖然近些年來警察隊伍的公眾形象力得到了提升,但與群眾的期待值還有一定差距,因此,進一步提升警察隊伍的公眾形象力,需要我們采取多種措施,加強對警察軟實力的建設。體能是警察為適應警務實戰工作需要而必須具備的身體活動能力,體能訓練對警察的身心智都有重要影響。審視警察隊伍體能訓練建設情況,對促進警察軟實力的提升,意義重大。
警察軟實力是指公安隊伍在警務實戰工作中的精神體現對他人所具有的影響力,是通過公安隊伍各種素養和能力的展現,對社會民眾產生震撼,對違法犯罪行為人產生威懾,并無形地引導和促使民眾去遵循社會法律規范,以達到控制社會治安、維護社會秩序目的的行為表現。警察軟實力是公安機關綜合實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警務工作中,警察硬實力在一定時空中作為常量確定的情況下,警察軟實力的強弱對公安機關的執法能力具有倍增或遞減的效應[1]。警察軟實力在警務實戰工作中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真”?!罢妗敝傅氖侨嗣窬鞂h的忠誠要“真”,服務警務實戰工作的身心健康要“真”,打擊違法犯罪行為人必備的警務實戰技能要“真”。人民警察是維護社會穩定的執法隊伍,是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人民警察對黨和國家,始終要做到堅定信念,聽黨指揮,維護憲法,忠于祖國。警察從事的公安工作對人的身體活動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具有很高的要求。可以說,沒有健康的身心,警察的公平正義活動就無法開展,警察的執法能力就會削弱。作為執法機構,人民警察有保衛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打擊違法犯罪行為人的責任和義務,在目前暴力襲警、武力抗法等違法犯罪行為越來越猖獗之時,人民警察只有掌握過硬的防衛與控制技能,才能有效打擊這些違法犯罪行為。
二是“志”。“志”指的是人民警察在警務實戰工作中要有堅強的意志和良好的道德。公安工作是一項特殊的、危險性很高的服務工作,很多時候因工作需要,人民警察必須有連續的身體戰斗能力,超越障礙能力,抗疲勞、抗負荷能力,而這些能力的運用更多地體現了警察的意志力。沒有良好的意志力支撐,警察的這些特殊能力就不能得到有效發揮,特別是基層一線警察在警務實戰工作中,工作的復雜性、隨時性、突發性、緊急性、對抗性以及環境的變動性、惡劣性,都要求他們要具有更堅強的意志力,否則,很難適應這種危險性的服務工作。另外,人民警察是人民的保護神,為人民服務是人民警察的宗旨,因此,人民警察必須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能經受得起糖衣炮彈的襲擊,意志堅定,在警務工作中,始終保持熱愛人民、甘當公仆、愛憎分明、不徇私情、不畏權勢、不枉不縱的道德品質。
三是“勇”?!坝隆敝傅氖侨嗣窬煸诰瘎諏崙鸸ぷ髦械挠赂翌B強作風,這種作風包含了正義和機智兩方面的含義。首先,人民警察面對違法犯罪行為,要敢于制止,敢于打擊;在艱苦的警務實戰工作中,面對困難,要不畏縮退卻,敢于向前。其次,在警務實戰工作中,面對隨時都有的危險,人民警察要時刻保持清醒、警惕、靈活的頭腦,避免有勇無謀的行為發生。要拒絕個人英雄主義,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傷害。盲目的“勇”會使警察個體和群眾傷亡的可能性增大,不但不利于打擊違法犯罪行為人,反而會給警察隊伍帶來更大的傷痛。機智、有謀略的“勇”能使警察的打擊手段和措施更具有合理性和有效性,有利于控制違法犯罪事態。
警察體能是指人民警察進行警務工作中所表現出來的身體各器官的機能,既包括警察作為健康人正常工作生活中所必須具備的一般身體素質,也包括警察作為特殊職業人員在履行警察職務過程中所必須具備的具有職業特征的身體活動能力和適應能力。警察體能訓練對警察軟實力的提升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一方面,警察體能訓練可以鍛煉警察的身心素質,促進警察身心的健康發展,使警察以一種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到警務工作中。身心健康維系著警察的工作(精神)狀態,警察良好的精神狀態只有通過良好的身心狀態才能體現出來。身心健康是個體適應社會發展的基本保障,是個體從事社會職業工作的基本要求,個體只有處在一種健康的身心狀態下,生命才具有活力,潛能才能得到開發,精神才能得以體現,價值才能得以實現。警察從事的是一種“公平與正義”的社會執法活動,“警察只有在身心健康的狀態下所進行的執法活動才能代表正義與公平,才不會出現失誤與偏差。沒有良好身心素質的警察無法有效地完成執法任務,社會不和諧因素也無法消除,正義也就無法得到伸張”[2]。警察開展的體能訓練,是很重要的體育活動形式,它能發揮出體育運動的強身健體、娛樂身心以及不斷增強人的體質和心理素質等一般功能,能使警察隊伍充滿活力、健康發展。
另一方面,警察體能訓練可以鍛煉警察的身心承受能力,培養警察的意志力、戰斗作風和品質。警察體能訓練除了強身健體外,還能發揮出體育運動的道德、品質、意志構建等社會功能,促進警察職業精神的形成。體育運動既需要個體的肢體參與,也需要個體的思維參與,運動中長期的思維活動可以積聚成一種精神,這種精神對人的成長與發展具有較強的指向和促進作用。精神雖是一種無形的文化,但卻能產生出有形的強大力量,精神文化的質態穩定性最強,作用力最大,它一旦在體育活動中形成,常常能被體育活動激活,通過體育活動作用于受體,進行著廣泛而深刻的文化交融,發揮出強大的精神輻射和滲透作用。因此,在警察職業體能訓練中,通過警察職業體能訓練積聚成的體育運動精神對警察職業精神的形成更具輻射和滲透力。警察在警務實戰工作中需要的團結協作、機智勇敢、頑強拼搏、吃苦耐勞等精神,可通過多種體能訓練活動的開展來獲得,如攀爬、越障、泅渡、越野跑等,它們不但能超出體育運動本身具有的強身健體等一般功能,還能將警察在訓練中的行為觀念內化為警察心中的一種信念和追求,長期開展,可使這種信念和追求逐漸演變成一種戰斗精神,并深刻、持久地影響警察隊伍??梢哉f,體能訓練對警察職業精神的形成所產生的影響,是社會其他文化活動所難以提供和比擬的。
近些年來,公安部門基本上形成了體能對警務實戰工作的開展具有重要影響的共識,上上下下都在為警察隊伍體能的提高進行著不同程度的體能訓練保障建設,許多公安機關、各級警官培訓中心、公安部各警務實戰訓練基地都開展了體能訓練活動,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警察隊伍體能狀況的改善。但是,盡管這樣,在體能訓練保障方面還是存在一些不足,諸如缺乏體能訓練評價標準體系、沒有足夠的體能專職教官、體能訓練機制不完善等等,這些不足影響到了警察隊伍體能狀況的整體改善,因此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良好的職業體能,可使警察適應各種惡劣、復雜的環境,降低環境變化和繁重工作帶來的疲勞,提高他們在警務實戰工作中的心理應變能力,減少和避免各種危險情況下的身體損傷和無謂的犧牲。一支具有良好職業體能狀態的警察隊伍,也更易于形成和保持良好的思想、道德、服務意識及團隊精神風貌[3]?,F行的《公安民警體育鍛煉達標標準》(以下簡稱《警標》)在內容、指標、評定方法等方面存在不少問題,很難達到提高公安隊伍職業體能的目的。學者陳博認為,“現行《警標》是一項群眾性體育鍛煉標準,與國家體育鍛煉內容有較強的通用性,沒有將鍛煉與訓練標準區別開來,對警察體能的評價不全面,不能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并認為“應盡快從粗放的警察體育鍛煉標準向職業化、專業化的警察體能標準轉型”[4]。很多學者也認識到了現行《警標》的弊端??梢哉f現行《警標》作為一個體育鍛煉標準,對發展警察的身心健康有較好的促進作用,特別是對機關警察作用明顯,但對于一線警察、特殊警種警察的警務實戰體能來說,卻很難保障有質的提升。因此,要真正推動警察職業體能的發展,構建一套能適應警察警務實戰工作需要的體能訓練標準體系很有必要。
構建警察職業體能訓練標準體系,需要我們深入細致地調查分析不同警種的體能狀況,并了解國外同行的情況,選定評價項目,初步建立基本適合我國各警種的評價指標體系,再通過實踐,逐步完善。項目選定時,要充分考慮項目能否反映不同警種、不同崗位、不同年齡警察群體的體能需要,要做到項目選定能保證各警種、各崗位、各年齡階段警察群體在體能訓練項目選擇上有合理的選擇內容,評價指標、標準也應充分反映他們的工作性質和特點,反映他們的心理承受、身心適應、抗疲勞等多方面的身體綜合能力。警察職業體能訓練標準體系應主要運用在警察日常訓練及專門的強化性訓練中。警察職業體能需要有一個長久的訓練積累,短期的訓練很難達到提高的目的,因此各類警察業務技能短期培訓班,由于培訓時間短,可以按照現行《警標》來組織參訓警察進行一般性的身心素質訓練。而在平時及各種強化訓練中,各級公安機關則應按照警察職業體能訓練標準體系組織訓練。訓練中多運用與警務實戰工作有關的訓練內容、方法和手段,如美國警察在訓練中采用的一些包括有步行、短、中距離步行追蹤、爬樓梯和梯子、跳躍和躲避障礙、提拿拖拉重物、攜帶物體持續一定時間、曲體和用手提物等各種訓練形式就值得我們借鑒[5]。同時,我們還應該嚴格按照訓練標準來評價訓練效果,以此督促警察自覺參與體能訓練,切實提高訓練效用。
公安部政治部主任蔡安季在全國公安教育訓練工作會議上要求,要用5年左右的時間,培養一支10萬人的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公安教師教官隊伍[6]。合格的專職教官可以保證訓練質量。許多國家的警務機構一般都配備了專業體能教練,他們認為注重系統體能訓練的警察,能更快地適應快速變化的環境,更好地提高戰斗力,因此,他們的體能教練分工明確、合理。而我們國家的警察機構,相對來說,體能專職教官很少,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警察職業體能訓練的開展。因此,我們要“按照高標準選才、高質量培養的要求”,重點抓好警察體能專職教官“擴容工程”、“提升工程”等工程建設[7],努力培養一支合格的警察體能專職教官隊伍。
“擴容工程”是警察隊伍體能提升的保障。沒有足夠的體能專職教官,基層一線警察的日常訓練就難以保障,訓練工作就得不到落實。一線警察由于繁重的警務實戰工作,往往很難自覺主動地參與體能訓練,需要有專職教官牽頭負責組織,督促他們參加訓練活動,因此,各級公安機關應加強職業體能教官配備建設,可以以中隊為單位,每中隊配備一名專職教官來負責日常的訓練工作。“提升工程”是警察隊伍體能提升的關鍵。體能專職教官要有良好的專業和業務素養,既懂相關運動訓練知識,又精通警務實戰技能以及具有較好的警務實戰工作經驗,能在訓練中把運動訓練知識與公安實際工作結合起來,使體能訓練充分體現出警察職業特色,讓參訓警察能感覺到警務實戰氛圍,并使他們通過訓練形成良好的意志力和工作作風,達到對各種條件下的警務實戰工作環境的適應。培養合格的警察體能專職教官,一是要充分利用公安院校的體育教師資源,發揮體育教師的體育教育和運動優勢,積極組織體育教師分期、分批次深入到基層公安機關或實習基地,進行實習鍛煉。要求體育教師既要有組織、有目的地參與一些警務實戰活動,也要有目的地組織一線警察進行針對性的體能訓練活動,把相關運動訓練知識傳授給基層警察,為基層公安機關挑選、培養初級體能專職教官創造條件。同時,體育教師在公安院校組織學員開展體能訓練活動時,也要進行一些必要的運動訓練常識方面的教育,這也有利于基層公安機關對一線警察隊伍體能初級專職教官的挑選和培養。二是要挑選一些優秀的基層警察,分批次、定期地送他們去警官培訓中心進行專業培訓和與運動訓練有關的知識拓展學習,可聘請體育院校相關學科教授來中心授課,給參訓教官講授一些運動訓練方面的專業知識,培養他們的訓練能力,提高他們的訓練水平,為基層公安機關培養中高級教官創造條件。三是要開辟新的資源,培養新的人才,積極拓展教官隊伍,要改變傳統的公務員式的招警方式,建立事業編制的招警形式,從地方體育院校、軍事院校、公安院校挑選一些優秀畢業生以事業編制進入公安隊伍中來,從事專門的教學訓練工作,保障教官隊伍專業和業務知識的不斷跟進。
合理的機制是文化戰略和任務得以實施的切實保障[8],有機制才有動力。警察體能訓練活動作為警察文化建設的一部分,其開展也需要依靠合理的激勵機制來推動。隨著2010年全國公安教育訓練工作會議的召開,加強對在職警察的教育訓練引起了各級公安機關的高度重視,完善訓練激勵機制也顯得越來越重要。警察體能訓練工作要得到持續開展,必須完善訓練激勵機制。
完善警察體能訓練激勵機制,一方面,要制定全面合理的評價制度,全面客觀地評價警察訓練效果。這一制度既要針對警察的訓練行為與成績,也要針對教官的組訓能力與訓練計劃完成情況。要把警察的達標成績以及警察的訓練行為、所處崗位、年齡充分結合起來,不同警種和崗位要有不同的評價方法和標準?;鶎庸矙C關要建立基層、一線警察訓練檔案,對他們的日常訓練行為以及考核達標成績進行詳細的備案,教官要制定全年訓練活動計劃和階段訓練計劃,每次訓練要有具體的訓練內容、方法和手段,并詳細記載每個警察訓練中的表現,督促警察定期參與訓練。另一方面,要制定嚴格合理的獎懲制度。要根據形勢的變化不斷完善獎懲制度,切實把訓練評價結果與公安工作年度考核掛鉤,獎懲分明,督促警察參與訓練。年度考核時要把體能訓練考核評價結果當做一項重要指標來對待。對于體能實訓效果優秀的警察,要給予精神和一定的物質獎勵;對在警務實戰工作中由于良好的體能狀況而出色完成警務實戰任務的,要給予特別的獎勵,在晉級晉職中也要給予優先考慮;而對于體能訓練評價結果為不合格的,不但要做出限期通過訓練提高的懲罰,更要在職務、級別和崗位上給予相應懲罰;對于屢次不合格的,應根據情況,做出停職停崗、降級降職甚至離開公安工作崗位等相應處理。
[1]劉琪.論軟警力[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3).
[2]曹超,郭子賢,楊元花.警察身心發展的有效途徑與方法研究[J].公安教育,2010,(5).
[3]陳永輝,尹雙雙.在職民警培訓教育中體能訓練現狀與改進研究[J].公安教育,2011,(5).
[4]陳博.《公安民警體育鍛煉達標標準》實施狀況分析[J].體育文化導刊,2009,(9).
[5]田文學.公安民警在職培訓中體能訓練問題的探討[J].四川警察學院學報,2009,(3).
[6]公安部要求大力加強公安教師教官隊伍建設[EB/OL].news.cntv.cn/20101126/100506.shtml 2010 -11 -26.
[7]公安院校專業教師每三年警務實踐不得少于六個月[EB/OL].www.mps.gov.cn/n16/n1267/n3097/2576376.html 2010-11-26.
[8]孫津津.淺談如何搞好基層警營文化建設[J].求實,2009,(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