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慧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沈陽研究院檢測分院 防爆檢驗所,遼寧 沈陽 110000)
我國煤礦礦山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數在國內各行業中排行第三位,在國際上,我國煤礦業每年因為安全事故非正常死亡的人數在世界上排名最高,從總體上看,大多數中小型煤礦礦山安全生產條件較差,工作人員的生產安全沒有得到基本的保障,是最危險的行業之一。這類安全事故與煤礦礦山企業采礦秩序混亂,缺乏安全生產知識,設備安全性能較低等等原因有直接關系。
為了強化煤礦在用安全設備檢測和檢驗工作,確保和提高煤礦在用安全設備的安全性能,進一步完善煤礦安全監察、監管技術支撐相關體系,同時,對煤礦在用設備安全性能檢測檢驗機構的設置,生產經營單位應該嚴格遵循要求,而且在各個省出臺的《煤礦在用安全設備檢測檢驗管理辦法》中對檢測檢驗周期、項目、程序,監督管理以及違反有關規定處罰等方面都做出了明確而詳細的規定。
實際工作中,進行煤礦設備安全性能檢測檢驗的法律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該法律規定,安全設備的設計、制造、安裝使用、檢測維護、改造和報廢,均應當符合國家和行業標準,此外,具體的生產單位也應該對煤礦常用設備進行經常性的維護和保養,并定期進行檢測檢驗,保障設備正常運轉。如果具體的生產單位所使用的設備涉及到人身及財產安全,且危險性較大的話,必須按照國際相關規定,由專業生產單位進行生產,同時要通過國家認可的專業檢測機構的檢測之后方可投入使用。如果出現生產事故的話,檢測機構應該負全責。
目前,對于煤礦所使用的重要設備,國家分別從生產制造和煤礦在用設備兩方面提出了相關管理要求:(1)生產制造方面。為了進一步保證和加強煤礦礦山的安全生產工作,從源頭上即設備的生產環節,杜絕安全危害事故的發生,2005年8月份,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通過安監總規劃字[2005]83號文件的形式發出了要求煤礦礦山務必要使用載有安全標志設備的通知,要求煤礦礦山所使用的設備必須要有生產單位的安全認證標準,同時加強了對礦用設備的安全管理。(2)礦山在用設備方面。煤礦和礦山的在用設備要定期進行安全性能檢測,如果發現安全隱患,要在第一時間排除風險,而檢測檢驗的主要依據是2005年頒布實施的《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安全規程》。
由于我國煤礦行業生產方式落后,生產水平較為低下,所以從總體上來看,我國煤礦礦山所使用的裝備質量不高,安全性能較差,而且不同規模的煤礦礦山差距非常大。中小型煤礦礦山裝備落后,生產方式任然是粗放型生產方式,多數工序都采用較為笨重的體力勞動和手工作業的方式,只有極少數煤礦礦山采用了國內較為先進的機器設備。
大多數中小煤礦和礦山為了節約成本,很樂于購買其他礦山淘汰的二手設備,這類設備在購買時肯定缺少相關的資料和手續,尤其是使用說明書和設備的安全操作指南等資料,所以,這類設備肯定存在盲目使用的現象,操作人員對設備性能和安全操作規范一概不了解,以致設備超載使用、帶病使用或者非正確使用,為煤礦企業安全生產埋下隱患。例如,有些二手設備沒有保險閘,有的電線和線圈均裸露在外,有的則沒有安裝深度指示器,有的甚至使用自制斜井入車,等等現象都是為煤礦礦山企業安全生產所不允許的。
絕大多數中小煤礦礦山在選用提升運輸設備時,對自身企業的需求了解不足,同時,缺乏正確選擇合適的提升設備的基本知識,導致一個地區所使用的提升設備幾乎為同一類型同一型號,中小型煤礦礦山的提升設備大多為自制的箕斗和礦車,甚至還有自制的罐籠和防墜裝置,而有的則使用非常簡易的平板車,安全生產狀況非常令人擔憂。
此外,煤礦礦山企業對鋼絲繩的選擇亦不是很規范。一些中小企業,沒有把鋼絲繩當做重要設備來管理,認為鋼絲繩在企業的安全生產過程中是可有可無的,有的企業甚至使用一般用途的鋼絲繩作為提升繩來用,或者,片面的認為選擇鋼絲繩越粗越好,而且對重要的鋼絲繩也缺乏必要的定期檢查。
大多數煤礦企業缺乏專業的設備管理與檢測技術人員,不能對設備進行日常的安全性能的檢查,導致設備的正常功能喪失以及相關的安全保護設施失效。
如前所述,大多數煤礦礦山企業為了節省成本,都樂于購置二手設備,這類設備技術資料肯定不齊全或者壓根沒有技術資料,由此導致此類設備日常的維護工作很難展開。例如,有些二手設備沒有保險閘,有的電線和線圈均裸露在外,有的則沒有安裝深度指示器,有的甚至使用自制斜井入車,等等現象都是為煤礦礦山企業安全生產所不允許的。另外,還有相當多的企業購買使用的是舊的提升設備,此類設備缺乏必要的保護功能,有的由于使用年限過長,甚至連生產日期都無法查明和確認,毋庸置疑,這些設備肯定無法滿足煤礦企業安全生產的基本要求,這種短視行為肯定為日后的安全生產埋下隱患。
綜上所述,對煤礦礦山企業在用設備的安全性能進行檢測檢驗是一項嚴肅、科學但又不乏公正的技術服務工作,檢測檢驗機構及人員必須能夠客觀工作的做出被檢設備的現狀和安全性能的評價,如果發現安全隱患,要能為企業提供切實可行的改進措施和方案,為煤礦企業提高管理水平和安全生產水平提供依據和保障。同時檢測檢驗的結果要能為相關的安全監督管理部門了解煤礦企業的情況提供客觀的依據。目前,國內大多數煤礦礦山企業缺乏專業的檢測管理人員,同時技術力量薄弱,所以,可以通過專業的檢測檢驗機構對其設備進行必要的檢測,為企業宣傳安全生產知識。
[1]翟守忠.礦山設備安全性能的檢測檢驗[J].長沙礦山研究院建院50周年院慶論文集.2006.10
[2]楊秀東.我國金屬非金屬礦山生產安全事故解析[J].安全.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