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雨臣,趙國強,賈寶山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國有資產管理處,遼寧 阜新 123000)
隨著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高等院校在辦學規模和辦學質量上都有了較大程度的提高,傳統的實驗室管理模式已不能適應當前高校教育教學的需求,實驗室也隨之經歷了大規模的變革。高校實驗室不但是滿足教學課程實驗的需要,還要為科學研究、產品開發以及培養學生創新性發展提供良好的平臺[1]。實驗室的建設水平和管理效率的高低,將直接影響著學校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同時也關系到高校科研工作的順利開展和科研水平的發展。所以,如何統籌規劃各類實驗室的建設和管理,是高校實驗室面臨的重要課題。高校實驗室建設與管理走向標準化、規范化、科學化、信息化已成為每個高校十分緊迫而重要的任務。
目前,我校大多實驗室管理和設置隸屬于教研室[2],在這樣的管理體制下,實驗室建設各自為政,都是從自身的需要出發進行小而全的建設,不能形成整體優勢,造成經費使用分散,設備重復購置,實驗室功能單一,實驗室設備資源利用率低下,實驗室的開放功能被削弱,實驗用房和儀器設備協調困難,有限的實驗資源得不到充分、合理而有效地利用,造成重復建設和資金、資源的極大浪費。
實驗室在高等教育系統中始終處于不被重視的地位,實驗室工作人員一直被看作是輔助教學、服務于教學的二線工作人員,實驗課成了理論課附屬教學課程[3],實驗室建設未受應有的重視,經費分散,低層次設備重復購置,設備利用率低,規模效益更差。因此,在教師心目中產生了實驗工作無足輕重的思想,對實驗人員的學習培訓不能納入學校的整體考慮之中。此外,近年儀器設備更新后,許多實驗技術人員無法應對,整體素質偏低,滿足不了教學、科研的需要。“重理論輕實驗”的思想仍還根深蒂固,這些在教師職稱評定、崗位設置、教學工作量等方面都有所表現,這一切都造成實驗室教學管理人員及實驗人員工作積極性不高。
實驗教學是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但目前的實驗教學基本上停留在傳統教學的基礎之上。而傳統的實驗教學基本上是理論教學的輔助環節,實驗教學內容主要以驗證性、示教性項目居多[4],國際先進、國內領先的前沿實驗較少,甚至沒有。大多實驗課也只是照搬實驗指導書,實驗枯燥無味,難以引人入勝,激發不了學生的實際操作和獨立思考能力,不利于學生技能的提高,也很難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實驗室工作評估機制不健全,沒有一套完整的考核體系,以至于造成了儀器設備利用率不高,缺乏有計劃的維修保養,實驗室資產呆滯、流失等情況嚴重[5]。同時,對儀器設備沒有效益評估,使學校投入不能發揮效益。
近年來,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國家對高校實驗室的重視和投入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實驗室在教研室的管理模式下不利于資源共享。當務之急是盡快將依附在教研室這一舊體制下剝離出來,打破以前各自為政的局面,實現實驗室的院、系、所統一領導、統一規劃、統一管理的新體制,充分挖掘實驗室潛力,提高辦學效益,提高實驗室質量,這種新體制已成為我校實驗室管理體制改革不可逆轉的潮流。
應完善原有的《實驗室人員崗位職責》、《實驗室設備管理制度》、《實驗室試驗守則》、《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等規章制度,并在原管理制度的基礎之上制訂 《實驗教學考核暫行辦法》、《實驗室開放暫行條例》,建立實驗室維修記錄、儀器設備使用記錄等規章制度,使實驗教學有章可循,保證實驗教學質量,同時也要加強對實驗教學管理人員及實驗人員的培訓,建立一支強有力的實驗室管理隊伍[6],充分調動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使實驗管理工作更加制度化和規范化。
當前高校實驗教學不僅是為了驗證學科理論,鞏固課堂理論教學內容,更重要的是通過學生的設計思維、開拓意識和創新能力。正如培根所說:“一切科學都是實驗科學”,無論是基礎理論研究還是應用科技開發都離不開實驗[7]。所以,教學管理人員應樹立創新意識,其最重要的就是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實驗檢驗真理,實驗在理論之先”[8],實驗教學不是理論教學的附屬,而是學生獲取知識、激發其內在潛能的有效途徑,一定要轉變“重理論輕實驗”的錯誤觀念,要將實驗課從理論課中分離出來,單獨設課,優化實驗課程結構,優化教學內容,以利于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9]。
要確實有效地管理好各個實驗室,充分發揮其機能,就要加強管理水平,配備完善的教學儀器設備及實驗室信息管理軟件,安排專職人員負責實驗室的信息化管理。充分利用管理軟件建立完善的儀器設備技術資料登記表,在新購置儀器設備時,要詳細記錄儀器設備的購置日期、型號、價格、編號、所屬實驗室、使用方法、生產廠家等基礎資料,并且要建立相應的數據庫,便于查詢備案。由于實驗教學內容的變化,實驗儀器設備也需要經常性的位置變更,或者是由于破損、報廢等情況的出現,這些信息均要在管理軟件中及時進行數據更新調整,隨時記錄儀器設備的增減或變更情況。通過信息化管理可以讓所有的儀器設備都一目了然,讓所有實驗項目、實驗內容及設備狀態等清晰可見。
綜上所述,實驗室建設與管理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高等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科學研究水平的提高及學科建設的發展等等。在科技教育高度發展的今天,應該把實驗室建設和學科建設、專業建設有機的結合起來,使實驗室資源得到充分、合理而有效地利用,避免重復建設和資金浪費。標準化、規范化、科學化、現代化的實驗室管理體制,是提高高校實驗教學質量、搞好科學研究的基礎。
[1]孫林歌,呂俊賢,王愛華.加強高校實驗室建設與管理的認識及思考[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9,26(07):145-148.
[2]翟鳴.高校實驗室建設與管理探析[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5(10):168-169.
[3]黃曉書,衛麗,李鵬坤,等.加強重點實驗室建設為教學科研搭建技術平臺[J].實驗室科學,2008,46(01):119-121.
[4]施瑞,李麗潔,李晉,等.實驗室開放在高等教育教學中的作用[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9,26(12):144-145,162.
[5]張淑玲.淺析高校實驗室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6,(1):58-6O.
[6]盧常偉,李巖,劉陵順.實驗技術人員綜合素質培養的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8,25(04):16-18.
[7]關雪梅.淺談高校實驗教學的重要性[J].實驗室科學,2005,(04):17-19.
[8]牟英華.高校實驗室建設與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優化對策[J].清遠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2(03):90-93.
[9] 康君奇.論高校實驗室工作八大關系[J].實驗室科學,2008,46(0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