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子彰 寧波大學
家電下鄉政策是國務院按照中央關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部署而制定,其主要做法是:由中央和地方財政以直補方式對農民購買試點產品給予銷售價格13%的補貼,以激活農民購買能力,擴大農村消費,促進內需和外需協調發展。家電下鄉政策不僅惠農惠民,更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它史無前例地由國家出面為企業拓展農村市場,促進企業在特殊時期的轉型,鼓勵和要求企業加強銷售網點覆蓋,建設全面售后服務體系,為企業長久立足農村市場指明了方向。
盡管家電下鄉政策在總體上為農民帶來了優惠,為企業增加了銷量使其擺脫了困境,通過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幫助政府引導更多的企業關注農村市場,是一項農民、商家、政府多方受益的政策。但也仍然有很多問題存在:
1.補貼手續繁瑣。據了解農民購買試點產品后,在規定時間內,須持購買產品的發票原件及復印件、身份證明原件及復印件(包括居民身份證,戶口簿或公安戶籍管理部門出具的證明)、補貼類家電產品專用標識卡、購買人儲蓄存折以及管理部門需要的其他材料,到戶口所在地鄉鎮財政部門申報補貼。鄉級財政部門初核后,報縣財政部門,縣財政部門審核確認后,將補貼資金通過銀行發放到農民儲蓄賬戶上。這樣的程序不但手續繁瑣,并且到賬的時間相對也會有所延誤,這樣最快可能也需要一個月左右時間。對于那些不識字的農民的確是一個挑戰,再者,從經濟學的角度上講,這些耗費在繁瑣的手續上的時間也同時增加了購買下鄉家電的機會成本。
2.產品維修較難。售后服務是當前家電下鄉較為薄弱的環節。目前家電維修服務網點大多設在縣級以上城市,鄉鎮售后服務網點少、技術力量薄弱,檢測設備不全,維修配件匱乏,加之農村地域廣闊,農戶居住分散,農民購買家電下鄉產品若出現故障,只能選擇到縣城維修,不僅費時費力,而且維修成本較高,影響了農民購買家電下鄉產品的積極性。
3.產品缺乏多樣性,潛在法律風險存在。由于在家電下鄉的過程中紛紛有報道稱,一些中標企業將回收的廢家電重新翻新重新銷售,以次充好現象也較為普遍,這也成為顧客購買信任下鄉家電的一個障礙。同時,政府補貼取代了產品競爭,不可避免其中產生了“尋租競爭”。由于中標廠家將取得在一定區域內銷售“打折-補貼家電”的排他性權利,政府給農民的補貼,實際上成為中標廠家獲取的“租金”。因此,廠家們的投標競爭實際上是公開的“尋租競賽”。這一遍及全國、持續進行的、圍繞政府展開的競賽,將可能為行政權力的不當使用和權錢交易提供肥沃的土壤。
“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是政府之服務大眾的宗旨,家電下鄉政策正是這一宗旨的一個具體的表現。只有認真貫徹這一宗旨,家電下鄉的政策才能真正切實有效地進行展開,這就需要政府不斷了解人民特別是農民的需求,堅持情為民所系,進而合理利用手中之權,為人民謀福祉,最后真正做到利為民所謀。
1.簡化補貼程序。首先,確保農民在提交戶口本、身份證、以及相關證件后,購買產品后不用再去銷售網點或財政部門。其次,確保在簡化程序的同時,農民的信息依舊如同原先繁瑣的程序那樣得到完善的保存,從而不至于造成數據的混亂。還有針對當地農村信用社提出的在政策執行中銀行只是扮演中介角色,而沒有具體收益的情況,建議應該給予銀行適當補償,提高銀行在政策執行中積極性。
2.加大監管的力度。政府是家電下鄉政策的倡導者,也是主要負責者,政府必須承擔起監督管理的職責從而使這項惠民政策更好地服務與民眾,堅決打擊不法企業希望在這次家電下鄉中牟取暴利的行為,保護和維護正規廠家在這項政策中的正當利益,從而創造雙贏的局面。同時,要定期對下鄉家電進行質量檢查,同時兼顧公平競爭的原則,對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一律平等看待,對多次不合格的企業進行嚴厲的處分,不讓“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
3.對實施過程中的法律風險進行評估,避免權力尋租。從我國公司法等法律法規對市場競爭的規定來看,“家電下鄉”活動實際上是有通過行政權力進行反競爭行為的嫌疑,即,“他人購買指定的經營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經營者正當的經營活動”(《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七條)。同時“,家電補貼還涉嫌違反《反壟斷法》有關規定,該法32條規定“:行政機關不得濫用行政權力,或變相經營資格的單位或個人,購買,或使用其指定的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如何使得“家電下鄉”工程這些法律風險消除和降低,政府相關部門應當對設施過程中尤其是招標過程中進行法律風險評估,嚴格將中標企業的產品的審核過程公開化、透明化,避免“權利尋租”的出現。
家電下鄉自2009年開展以來,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大大提高了農民的生活水平,縮短了城鄉的差距,讓農民和企業都得到了實惠,創造了一個雙贏的局面。但是這個政策的實施卻不是盡善盡美的,同樣存在不少的政策上、法律上、制度設計上的問題,對于如何完善此項政策,為以后更好的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相信通過各個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合作,這項政策一定能更好地為農民服務。
[1]劉廣明等.家電下鄉制度構建的經濟學解讀—基于國家干預經濟的研究路徑.財經問題研究,2009年第7期
[2]馬小玲,趙振斌.新聯合開發旅游地市場預測研究—以陜西秦嶺為例.江西農業學報,2009年第21期
[3]郝治中等.一個財政人眼中的“家電下鄉”.新理財—政府理財,2010第8期
[4]張少春.創新財政政策推動家電下鄉.中國財政,2008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