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玉婕 徐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手機支付也成為移動支付,是指允許移動用戶使移動終端對所消費的商品或服務進行賬務支付的一種服務方式。
手機支付起源于美國,現在已經成為西方發達國家電子商務的主流支付方式。我國手機用戶近幾年的快速發展,為手機支付打下了基礎。2001年,中國通信公司在深圳試點將手機支付與彩票投注相結合,標志著手機支付在中國發展的開端。2008年,中國3G手機的正式推出,為手機支付發展帶來了一個新的機遇。3G手機推出使手機支付應用領域不再僅僅局限于彩票投票、話費充值等小額支付。手機支付應用領域隨著3G手機推出得以在各行各業中應用。
SIM卡可以與RFID卡相結合,合成RFID-SIM芯片卡,顧客可以在移動運營商的營業廳辦理RFID-SIM卡。RFID-SIM卡將FRID芯片與SIM卡相結合的方式,使SIM具有了射頻識別功能。“RFID-SIM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并獲取相關數據,數據交換方式采用無源方式進行,RFID把讀寫器發射的射頻能量轉化成電能完成安全的數據交互,并具有全天候和防碰撞的應用特點”。所以顧客,不需要在向移動運營商發送信息,顧客安裝了RFID-SIM只需要將手機放置于pos機上,直接從手機賬單中扣除相應的費用。費用將直接傳給商家。
移動運營商做為平臺供商家和客戶使用,移動運營商可以向商家征收小額的費用來維持日常運行所需成本。
這套方案中缺少金融機構的介入,不適合商家和顧客間進行大額金錢的流通。所以顧客和商家在進行交易的時候,只能進行小額商品的交易。
大學校園不斷倡導數字化和信息化建設,而手機校園一卡通的實施將會把校園中各種各樣的信息資源進一步整合和規劃。“手機支付與原有的校園一卡通的結合可以將集身份識別、校內消費、校務管理和金融服務為一體,實現了“一卡在手走遍校園、一卡通用、一卡多用”的目的,為全校師生提供集教學、科研、管理、校園生活為一體的新型數字化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環境”。
學校為了更好進行手機支付校園一卡通方案的實施首先要將學生原有校園一卡通給取消。學校將收集學生的基本信息和經常使用的一張銀行卡號。移動運營商將根據學校搜集來的信息將實行實名制統一給學生辦理RFID-SIM卡。移動運營商將辦理好的RFID-SIM卡,送往金融機構與手機卡進行綁定。RFID-SIM卡將替代學生原有的手機SIM卡。在學校中運營的各種超市、食堂等店鋪,可以在移動運營商和金融機構注冊獲取相應的代碼。學生在購買相應的商品時,將最終總價格和商鋪代碼發給移動運營商。
1.校園餐飲、購物。大學生在校園食堂、超市是校園日常生日生活中最為重要的一環。校園中餐飲和超市購物屬于小額支付的范疇,因此使用以移動運營商為核心的手機支付方案。學生在購完物和餐飲時,只要使用手機在pos機上刷去所購買物品價錢。學校的店鋪還可以和學生達成的購買協議下,由學生將購買商品的價錢和商鋪的代碼,在商家監督下將信息發送出去,避免學生造假給商家帶來損失。最后由移動運營商代替商家扣除,移動運營商再將扣除金錢返給商鋪。
2.學生上下課、教職工上下班簽到。學生上課點名,教職工準時上下班通過手機支付校園一卡通可以能夠實現。學校給學生辦理、教職工的RFID-SIM全部實名制,記錄了學生和教職工的信息。學校可以使用簽到機通過工作站與校園網的手機一卡通平臺進行連接。另一方面同樣可以將學校的數據庫服務器和服務器與手機一卡通平臺進行互聯。學生上課或者教職工上班時只需要要用手機在簽到機刷一下,在服務器另一端記錄下數據。服務器記錄的數據將做為學生上課的記錄和教職工的出勤情況。學校可以根據這些記錄給學生打平時成績和給老師發績效獎金等。
3.學生進入圖書館憑證。學校一般為了保護圖書館圖書安全實施了門禁系統。學生去圖書館學習只需要帶上手機,在門禁系統的出入口放入手機,系統根據RFID-SIM記錄的信息來判讀。學生借書到了歸還的期限,為了避免學生的遺忘可以根據工作平臺發送短信提醒學生。
4.大型活動、緊急事件的直接通知。現今的大學進行活動通知總是由班長代為通知,有時一些緊急事件或者活動需要緊急通知到學校的各位學生。學校通過手機校園一卡通平臺的信息功能,根據學生的RFID-SIM號碼直接將信息通知到學生個人,不再需要班長代為通知提高了辦事的效率節約了時間。
5.手機一卡通網上掛失功能。大學生活中校園卡的丟失會給我們造成經濟損失。有的學生在撿到校園一卡通的時候不及時歸還失主還拿他人的校園一卡通進行消費。而且,校園一卡通的掛失等受地點和時間不能夠很及時,給學生帶來了眾多的不方便。手機校園一卡通實現了網上掛失功能,學生只要通過移動互聯網進入學校或校園一卡通的網站輸入相應的號碼和密碼,進行相應的掛失。掛失后RFID-SIM卡將會被鎖起來,用戶不再能使用手機校園一卡通進行消費保證學生的資金安全。
[1]羅涔丹.淺析手機支付.大眾商務.2009,12:243-244
[2]柯新生.《網絡支付與結算》.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5,373-393
[3]帥青紅.《電子支付與結算》.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1,100-101
[4]帥青紅.《電子支付與安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102-103
[5]陳瀅,趙煒.淺析電子商務中的手機支付方式.江蘇商論.2010,05:61-63
[6]李梁.基于RFID-SIM卡手機票自助票務終端的設計和實現.計算機應用與軟件.2012,07: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