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莉 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區財政局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我國的公允價值在會計核算工作中的使用頻率在不斷的增高,無論是我國的學者還是國外的研究學者,在針對公允價值內涵、應用、影響等多個方面所進行的討論都在不斷加深。但是,這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出現金融危機以后,導致大量應用該模式的企業出現了虧損,這直接使得大量人員提出了對公允價值的之一,甚至停止使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從本質上來說,公允價值出現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其中部分環節的不完善所導致,其本身不存在錯誤性,相比會計信息來說,公允價值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下文主要針對公允價值計量模型在會計核算工作之中的影響以及應用進行了全面詳細的探討。
會計信息是企業自身在運行的過程中和外部信息實際使用者在進行相應決策過程中所執行的一項極其重要的信息源頭工作。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主要是利用會計信息系統生產生了相應的會計信息,通過這一信息的具體結果,能夠直接對各個不同的經濟決策制定的結果帶來直接的影響和改變,并且促使資源在進行配置的過程能夠科學合理,最大限度的使得社會財富能夠在這期間得以重新分配。所以,從本質上來說,財務會計在執行過程中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使得決策有用,也就是說,為會計信息的最終使用者提供能夠引導經濟決策更加是正確的信息,這一類信息必須要充分的滿足會計使用者本身對于信息質量所提出的各方面要求。
自從我國2007年開始實施企業會計準則制度以來,其公允價值本身是在期間的應用主要是呈現在具有投資性質的房地產、交易性質的金融行業、非貨幣資產交換計量、可出售金融資產計量等方面所進行的計量工作。以下主要針對公允價值在這幾個方面的應用進行了全面詳細的探討。
交易性質的金融資產以及金融負債期末按照市場價格來進行評估的情況下,如果說市場價的數值高出生產的成本價,那么這兩者在進行計算之后所產生的超出部分,便可以直接計入到公司運營過程中的當季收益;同樣的,如果說市場所呈現出來的價格系數要低于成本價格,那么就應當將這兩個數值的差值計入到公司運營過程中的當季損失。利用這一方式,能夠對公司運行的過程中的當季收入帶來極大的影響,并且充分的反應出資產在目前時期所呈現出來的具體價格。
依照我國當前發展的實際情況來看,投資性房地產本身所具有的公允價值在進行評估的過程中所產生的最終結果,會對于該公司最終的上市價格造成極大的影響,并且在這一過程中,公允價值本身所呈現出來的變化,都會直接對利潤的實際波動幅度等帶來較大的影響,其結果會對于投資者的具體決定造成影響,并且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還會影響到公司上市之后的想象。我國目前在房地產行業之中所出現的投資性房地產市場,僅僅只是從起步狀態進入到了一個快速提升的過程中。一般情況下,投資性房地產預計的升值潛力都較大,那么使用新興的會計準則來對這其中所涉及到的相應公允價值進行判斷,那么,從大范圍來說,每一年所的重估增值額度都會有較大幅度的提升。如果說是上市公司的財報,那么其計入的利潤都會得到持續不斷的提升。就目前來說,我國在評估市場上的應用,還是一個較為初級的階段,其中所涉及到的公允價值確定與否,直接對于投資性房地產后期的計量工作是否科學合理帶來了直接的影響。在這樣的情況下,也就直接代表如果說在計算之中計入投資性房產自身的公允價值,那么上市公司自身在這期間所獲得利潤大小也會發生劇烈的變化,最終直接對投資者本身針對公司價值進行判斷的過程中帶來了直接的影響。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在終止確認即被處置時,將釋放出利潤。因為原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公允價值變動部分將轉出,計入當期的投資收益。目前,我國很多上市公司將大部分對外投資放在“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中進行核算,這些投資市價的波動直接影響資本公積,而浮虧并沒有在利潤表中得到反映。通常情況下,如果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發生較大幅度的下降,或在綜合考慮各種相關因素后,預期這種下降趨勢屬于非暫時性的,可以認定該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已發生減值,應當確認減值損失。
在進行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過程中,主要是形容雙方在進行交易的過程中,利用固定資產、存貨、無形資產、長期股權投資、非貨幣性資產所進行的交換行為。同時在進行交換的過程中,不會涉及或者是較少涉及到貨幣性的資產。此外,非貨幣性的資產本身在進行交換的過程中,必須要滿足以下兩個方面的條件,以公允價值體系以及應支付的稅費來直接當做是資產換入的相應成本,而換出的資產賬面價值以及公允價值之間所存在的差額就必須要嚴格計入到企業當期的損益賬目之中:(1)該環節的交換行為其本身有著較大的商業價值;(2)其中所涉及到的換出資產或者是換入資產本身都能夠進行相應的可靠性計量處理。假如在實際進行資產交換的過程中,雙方都完全是在平等、自愿的情況下來進行相應的交易,那么利用這一方式便能夠極為可靠的取得相應的公允價值,并且在這一過程中,公允價值本身能夠充分的反應出當前資產的實時情況和價值,各個方面都具有著較強的相關性,使用公允價值的形式來進行計量,不僅能夠切實有效的提升會計信息自身所具有的質量,還能夠直接使得信息的相關性能夠得到切實有效的控制。
依據公允價值自身的提出、發展、應用的實際情況來看,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公允價值自身所具有的計量特性,能夠反映出遠比歷史成本計算法更加真實的各項要素,以此來為信息的最終使用者本身提供極其可靠的財務信息進行參考。如果說,企業在經營的過程中依據公允價值的計量,來對金融資產、投資性房產所具有的價值使用歷史成本的計量方式,無法客觀的反應出當前實際的資產情況,在這種情況下,便會直接對于企業自身的經營能力、償債能力進行評估的過程中造成間接的影響。通常情況下,交易性金融自身執行期間所產生的主要受益都是被單位本身來進行相應的分配;而另外一部分就屬于價格差,在這過程中,公園價值能夠切實有效的反映出企業自身經營過程中的實際利益、損失。就目前來說,金融工具的數量眾多,但是相當大一部分金融工具在計算之后,僅僅只能夠產生呢個出合約權利、義務,但是交易以及相關的事項卻沒有在這一結果之中呈現出來,也就是說,通過普通金融工具算出來的結果能夠獲得成本較小,甚至是沒有,公允價值在這一過程中是唯一能夠采用的計量屬性。通常情況下,在公允價值的計量模式之下,如果呈現出了不斷下降的企業財報,通常被認為是公允價值在直接要求企業自身對資產進行減記,這直接使得企業運營過程中的虧損現象加劇。
在實際執行公允價值計算的過程中,如果說其計算的模式以及結果違背了會計信息自身所具有的可靠性、相關性,那么就極有可能會導致企業的管理人員以及資產的擁有者對于自身的資產負債現象不重視,甚至是低估負債現象,這直接和會計信息中一個重要的謹慎原則相違背。更為嚴重的情況在于,如果說管理者本身在企業運行的過程中,沒有及時的掌握到真實、全面的是企業情況以及市場環境現狀,那么就既有可能導致措施執行錯誤,或者是措施機會。此外,我國有相當一部分企業經營人員,單方面的認為外部信息就是根本,而沒有對潛藏的危機加以重視,那么所產生的最終結果可靠性就會受到直接的影響。
因此,在我國當前經濟體系的飛速發展現狀下,公允價值本身所具有的計量屬性可以說是完全按照經濟發展的需求來衍生的,其本質上是與經濟體系發展完全契合的,有著較高的科學、合理性。此外,公允價值本身在對會計信息進行實際反映的過程中的真實性、可比性,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在全球爆發經濟危機之后,絕大部分經營人員都沒有放棄對于公允價值體系的使用,仍然有公司堅持使用公允價值的來進行計算,并且堅定不移的認為該公允價值體系能夠在會計核算工作之中得到大范圍的使用。并且國際上也針對公允價值使用過程中的具體處理措施發布了相應的處理意見。在指導意見之中,明確的指出了當企業自身在對資產所具有的公允價值進行確認的過程中,如果說這一類資產本身無法在活躍的市場上來進行公開性質的交易,那么就只能夠利用內部定價的形式,來切實有效的判斷出各個方面的公允價值體系。所以,在面對次貸危機所引發的金融危機之下,就必須要針對金融操作過程中的本性問題加以重視。
綜上所述,公允價值計量能夠切實有效的提升會計信息自身所具有的精確性和可靠性,其各方面的信息是能夠滿足經濟發展需求的,最大限度的反映出了市場當前的環境現狀。能夠明顯看到的是,在當前經濟體系下,公允價值的計量模式會在財務會計核算工作之中占有越發重要的地位,并且應用的范圍不斷的擴大。但是,必須要注意的是,我國在公允價值的應用方面,其起步較晚,無論是在應用環境之上還是在政策上,都和國外有著一定的差距。所以,必須要對公允價值的應用提高謹慎,嚴格控制應用范圍,加大企業的內部管理,使得運用價值能夠在我國得到更好的發展和應用。
[1]彭美華.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賬務處理解析[J].商場現代化,2009(33):67-68.
[2]盧真.新會計準則中公允價值運用研究[J].企業經濟,2009(11):156-158.
[3]李立群.金融危機背景下談公允價值會計[J].商場現代化,2009(3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