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建濤
(中共臨泉縣委黨校 安徽·臨泉)
陳集鎮位于臨泉縣城南40 公里處,西與河南省新蔡縣楊莊戶鄉接壤,總面積為656 平方公里,轄15 個行政村,220 個自然村。近年來,該鎮從實際出發,把小城鎮建設作為加快農村城鎮化、農業現代化、農民市民化的重要途徑和載體,樹立集鎮大起來、市場活起來和人口多起來的理念。走科學規劃、強力推進、精心實施、完善功能的路子。立足讓農民擁護、讓農民滿意、讓農民受惠,實現農村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和農村生產生活方式的提升,大力推進美好鄉村建設,走出了一條以特色城鎮化引領美好鄉村建設的新路子。
為改變農民居住分散、生活配套設施欠缺、宅基地利用效率低下等問題。陳集鎮在美好鄉村建設規劃編制過程中,通盤考慮經濟、土地、產業、地域及自然人文特色,依照村莊原有社會倫理格局,農民生產活動等諸多的影響因素,通過優化空間布局、功能結構、交通組織、綠化景觀等各個方面,完善基礎服務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為美好鄉村建設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尊重農民意愿,依托中心集鎮建設新村
1、選址讓老百姓擁護。為更好地節約土地資源,2008年陳集鎮黨委、政府通盤考慮,決定在陳集鎮朝陽行政村選址進行美好鄉村建設,朝陽行政村緊鄰陳集鎮政府,其目的是發揮集鎮的中心輻射帶動作用。在具體的選址問題上,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充分尊重農民意愿,最后決定利用原來的荒廢地和通過土地復墾,土地置換的方式進行美好鄉村建設。徹底解決人口過于分散的安居問題,逐步實現朝陽行政村的整體搬遷,為實現集約式發展奠定基礎。
2、新房建設讓老百姓滿意。為了讓老百姓高興稱心地搬遷,更好地發展小城鎮,陳集鎮黨委政府高要求、高起點、高標準進行規劃,聘請阜陽市規劃設計院為小城鎮建設進行整體規劃,從道路、橋梁、房屋、公園等基礎設施全方位的高標準規劃、高要求建設,使得整個布局結構合理,井井有條。同時,以低廉的價格出售給當地村民,以當時的市場價格出售,將近200 平方米的門面房,售價為16 萬元,僅僅收取成本費,由于價格低廉,村民們爭相購買,第一期工程已全面竣工,建造房屋16,000 多平方米,80 多戶居民已經入住和進行商品貿易。由于有完善的基礎設施,路燈、公園、敬老院、學校、道路、集貿市場、娛樂設施、工業園區等一應俱全,為下一步發展經濟奠定堅實的基礎。
3、新村居住讓老百姓滿意。朝陽新村在建設上始終堅持生態優先、以人為本的理念。堅持高起點、高標準設施配套與資源共享原則,最大限度地完善服務功能。由于第一期工程的順利推進,陳集鎮開始進行第二期24,000 平方米100 多套的住房建設和第三期72,000 多平方米360 多套的工程建設,目前總投入已超過3,000多萬元,修建商貿交易區、商業超市、多功能活動中心和休閑廣場等功能齊全的服務娛樂場所。真正做到了讓老百姓住得放心、住得舒心、住得安心。集休閑、娛樂、購物為一體的新村正在形成。通過連續大規模的開發建設,一個特色鮮明、功能完善的工業強鎮、商貿重鎮、文明生態鎮正在迅速崛起,朝陽行政村開發模式已拉動周邊數個村掀起了美好鄉村建設的高潮。
(二)尊重農村生產力發展水平,大力推進中心村連片建設。城鎮化的過程是一個涵蓋城鎮和鄉村生產生活方式轉變、推動城市文明向農村延伸的過程。中心村處于“鎮”與“村”之間,人口集中、交通便利、基礎條件好。根據地理位置、資源優勢和經濟流向,按照量力而行、循序漸進的原則,陳集鎮確定了“穩步發展中心村、重點建設小城鎮”的美好鄉村建設思路。陳集鎮根據美好鄉村建設的總體方案,對朝陽行政村進行整體整治改造,主要包括村莊整體風格定位;大街小巷的硬化、綠化、亮化。預計到2011年底投資將達4,000 萬元,努力實現基礎設施、公用設施、產業布局等方面實行一體化建設,從而促進生產要素的聚集,形成美好鄉村集群帶、小城鎮板塊。中心村連片改造和建設吸納周邊小村莊的居民前來定居,人口規模可達到15,000 余人,從而實現公共資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使人口和村莊的集聚功能充分發揮。
(一)拓展了發展空間,強化了承載力和輻射力。陳集鎮通過中心村、鎮村一體化建設,初步形成了人口集聚、住房集中、產業集群的特色小城鎮,大大拓展了中心集鎮的發展空間,強化了承載力和輻射力,促進了產業布局和產業結構的優化,拓寬了群眾的就業面。陳集小城鎮建設使中心鎮和美好鄉村形成了一個有機整體,城鄉公共基礎設施得到了優化配置,大大提高了資源的有效利用,就業、創業空間顯現。城鎮區域空間的擴展和人口的積聚,大大提升了城鎮的承載功能和輻射能力,使陳集成為群眾安居的樂土、能人創業的寶地、特色城鎮化建設的典范。與此同時,陳集鎮利用人口集聚的優勢,多渠道為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創業提供幫助和服務。大力發展種植業、養殖業,為剩余勞動力創造良好的就業渠道。
(二)增強了集聚功效,優化了產業布局和產業結構。陳集鎮通過基礎設施建設快速推進,綜合服務功能不斷完善,發展環境明顯改善,聚集功能不斷增強,產業調整步伐加快,產業布局逐漸趨于合理,以種植、養殖為一體的新農業正在形成。中心村的建設為現代旅游、服務、娛樂、休閑為主的第三產業發展壯大提供了基礎。朝陽新村商業一條街100 多間商鋪已各有其主,為當地的村民就業,增加收入打下很好的基礎。
(三)推動了第三產業發展,實現了資源優化配置。陳集鎮通過中心村連片建設、鎮村一體化建設,明顯改善了區域內的基礎設施,依托本地的交通優勢和區位優勢,第三產業的發展明顯加快。該鎮有良好的區位優勢、張(張新)-新(新蔡縣)公路、韋(韋寨)-艾(艾亭)公路穿鎮而過、西與河南省新蔡縣接壤,良好的區位優勢使得該鎮樹立正確的小城鎮定位。在小城鎮建設中堅持以城鎮建設帶動市場建設,以市場建設帶動商貿流通,以商貿流通促進美好鄉村生產發展、群眾增收。
(一)美好鄉村建設要堅持群眾路線的理念。朝陽新村建設之所以取得如此好的成效,與陳集鎮黨委、政府和朝陽行政村走群眾路線的理念密不可分,在朝陽新村的初期建設中,由于存在個別群眾思想認識不到位,存在一些消極抵抗的情緒,陳集鎮黨委政府、朝陽行政村以開明的心態,接受群眾提出的建議和意見,通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方式解決存在的矛盾和問題,通過耐心細致的工作使得整個工作能夠順利推進。因此,在美好鄉村建設中,要堅持群眾路線的理念。眾所周知,群眾路線的領導方法是毛澤東思想領導方法的精髓,是科學領導方法的思想基礎。將群眾路線作為基本領導方法,是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的重要體現,因此堅持說服教育的領導方式,而不是以野蠻粗暴的工作方式與方法解決問題。這樣老百姓才能擁護美好鄉村建設,才能有效地順利地推進美好鄉村建設。
(二)美好鄉村建設要堅持鎮村有機結合的理念。陳集鎮在美好鄉村建設中,通過鎮村的有機結合,走出了一條美好鄉村建設的新路子,實現了城鎮化和美好鄉村建設的有機結合。眾所周知,集鎮是農村生產生活的中心,是農村城鎮化的重要載體。特別是中心集鎮,鄉鎮所在地與行政村所在地有機地融為一體,且鄉鎮所在地行政村都是人口較多、經濟較為發達的村,這些村的美好鄉村建設根本不可能與中心集鎮建設相分離,中心集鎮建設好了也更容易帶動周邊村莊的美好鄉村建設。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建設中心集鎮也是建設美好鄉村。中心集鎮作為一個區域中心,是農村社會公共產品提供的基礎和服務的載體。按照集中財力辦大事的原則和中心集鎮的集聚效益,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有重點地支持中心集鎮的發展,加強與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密切相關的鎮區、村莊道路、電力、通訊、供排水、垃圾處理、衛生院、學校等公共設施的建設,積極推進中心村連片建設、鎮村一體化建設,將會從根本上改善農村地區的基礎,促進公共資源的有效利用,增強中心集鎮擴大就業、集聚人口的產業帶動和生活服務能力,使中心集鎮更有效地發揮對周邊農村的輻射和帶動作用,從而帶動周邊農村的美好鄉村建設。借鑒陳集鎮美好鄉村建設模式,移民并村、建設新村無疑是今后推進臨泉美好鄉村建設的一條新路。
(三)美好鄉村建設要堅持統籌城鄉一體化的發展理念。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把城鎮和農村作為一個整體來規劃,突出重點,形成全方位、多層次、開放式的城鄉空間網絡結構。把城鎮建設規劃管理的各項工作延伸到鄉鎮和村莊,構筑結構合理、功能互補、相互支撐、協調發展的城鎮與農村發展格局,促進城鄉一體、鎮村聯動發展。特別是在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教育衛生、社會保障等方面要統籌安排,整合資源,合理規劃,提高規劃水平,著力破除城鄉分割的二元結構和體制。改革城鄉分割的社會保障制度,打破傳統的城鄉分割的社會保障制度,逐步構建城鄉統一的社會保障體系,使農民進城后享有同城待遇。陳集在城鄉一體化的建設過程中始終按照城鄉統籌的要求,同步推進農村水、電、路、氣、暖等基礎設施建設,著力優化農村發展環境,實現了城鎮和農村的無縫對接和聯動發展。
(四)美好鄉村建設要堅持科學規劃、合理發展理念。陳集鎮在制定美好鄉村規劃時,立足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適度超前,搞好鎮村接合部的建設,分層次逐步推進,優先發展中心村,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民主管理”的要求,堅持從農民最迫切、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入手,優化農村發展環境,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保證了美好鄉村建設的持續推進。今后臨泉縣在美好鄉村建設中,規劃管理要立足于科學性、超前性、權威性和動態性,既根據自身發展潛力,也要考慮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態勢,防止生活環境惡化和基礎設施重復建設,把城鎮建設目標與特定地區可持續發展目標統一起來。既要為當代人著想,又要為后代人造福,把建設“生態農業”,發展“綠色工業”,促進“循環經濟”,倡導“節能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盡可能地列入規劃。充分認識美好鄉村建設和農村城鎮化的長期性和艱巨性,積極穩妥地推進各階段建設,使美好鄉村建設成為推動農業產業發展、農民群眾增收、農村生產生活方式提升的加速器。
總之,臨泉縣陳集鎮在美好鄉村建設中采取鎮村結合的發展模式為臨泉縣乃至阜陽市進行美好鄉村建設提供了很好的借鑒模式。由于臨泉縣人多地廣,因此在美好鄉村建設中各鎮要因地制宜,針對陳集鎮鎮村模式好的方面要加以借鑒,真正意義上實現臨泉的美好鄉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