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正式宣布將通脹目標定為2%,并為此采取更加激進的貨幣政策。今年1月初,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推出規模達1,168億美元的財政刺激計劃,數額占日本年GDP的2.2%。同時,因為安倍“弱日元”的政策取向,日元兌美元匯率在過去兩個月中已貶值超過10%。安倍的經濟政策如此激進,于是乎“安倍經濟學”(Abenomics)一詞誕生了,用來形容安倍的搞通脹、搞赤字、搞貶值的核心經濟主張。
英國《金融時報》文章分析,6月中旬之前“安倍經濟學”(Abenomics)兩個核心要素——寬松與杠桿——的合力似乎還在完美地發揮作用。泡沫年代的典型經濟指標——高爾夫球俱樂部的會籍價格出現了上漲。股市也是如此,6個月里上漲了70%。上漲的還有家庭用電的價格。換句話說,資產價格上漲和實體經濟通脹似乎都終于站穩了腳跟。
但是,日本央行中有人擔心2%的通脹目標實現不了,市場則擔心日元貶值的程度可能不足以引發出口的真正復蘇,而出口是日本曾經有過的唯一真正增長引擎。如果美元大幅升值,將導致進口成本上升,進而使得通脹率有可能突破2%這一目標。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利率將會大大升高,凸顯出“安倍經濟學”的核心矛盾:想要通脹走高和超低利率二者兼得是不可能的。
日本共同社評論: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未能給其政府的經濟增長戰略——即“安倍經濟學”的第三支箭——贏得巨大熱情,這可能會對經濟產生下行風險,一些日本分析家諷刺地將其稱為“安倍風險”。日本明治安田生命保險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小玉佑一說:“這一增長戰略缺乏具體的步驟?!彼f,政府未具體闡述如何實現周五批準的這一戰略中確立的數值目標,其中包括在未來三年中,將商業投資總額提高10%,增至約70萬億日元,這是眼下最大的問題。

路透社稱,在6月9日的一次采訪中,安倍首相暗示,他將在秋季針對資本支出推出“激動人心的”稅收優惠政策。這將有助于企業增加投資與新招員工,考慮到明年4月日本消費稅率將由5%調高至8%,日本的消費型經濟若要保持增長,這些將是必需的。日本股市從11月中旬到5月底已經上漲了77%,近期日股遭遇拋售,看起來更像是上升過程中的停頓,而非表明投資者從根本上背棄了安倍經濟學。盡管如此,日本消費者要想將增值的財富消費一部分出去,股市不斷攀升是至關重要的。家庭若是不能打開錢包準備消費,則安倍經濟學政策難免遭遇嚴峻阻力。
日本《產經新聞》網站報道,6月5日東京股市大幅度回落。日經225種股票平均價格指數下跌518.89點,收于13014.87點,重挫3.83%,跌至過去兩個月以來的低點。安倍晉三發布的新的經濟增長戰略沒有超出媒體事先已報道的內容,導致市場方面賣盤涌出,而外匯市場上美元對日元匯率的升值又進一步擴大了跌幅。
美聯社報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公布規模龐大的日本經濟振興計劃的要點,其中包括了旨在使更多婦女進入職場、促進產業創新以及勸說手頭囤積了大量現金的大公司進行更多投資的改革。
經濟學家說,在不對日本的官僚體制及其農業、工業和勞工政策進行徹底改革的情況下,“安倍經濟學”注定只能給經濟增長提供短暫的推動,同時還將會加劇日本的公共債務負擔。所有人都一致認為,日本必須進行改革才能擺脫通貨緊縮,并使經濟增長在未來得到持續——自從20多年前日本的泡沫經濟破裂以來,通貨緊縮一直阻礙著經濟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