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亞芬 姜勁鵬
(1.陜西省建筑設備安裝質量檢測中心,陜西西安 710032; 2.武警交通第五支隊,陜西西安 710021)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的經濟水平已經達到了一個相當的高度,人們對身邊的環境有了更高的要求,也開始重視自己的生活質量。其中,室內環境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在21世紀得到了廣大關注,良好的室內環境成了很多有條件的社會公民的追求。我將從以下幾方面來闡述當今室內環境檢測技術及其污染控制。
人生的寶貴歲月,大部分都是在室內度過的,但室內空氣污染的程度往往超過室外,久居室內,對人體健康也頗為不利。室內污染已成為當代城市中的一種特殊災害,近70%的疾病根源于室內空氣污染。總體而言,室內環境污染包括物理、化學和生物污染。
室內污染來源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廚房。
廚房里的煤爐或煤氣,在燃燒時都會產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
2)衛生間。
清香劑、塑料紙簍、消毒水這3種衛生間常用品含有致癌物質。在浴室熱水沐浴時,其產生的毒性就更強。
3)建筑、裝飾材料。
家具表面的油漆和用泡沫塑料制成的物品散發出甲醛氣體和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VOC)。磚石和混凝土建筑材料中散發放射性物質氡。
4)電磁輻射等物理污染和臭氧。
家用電器和某些辦公設備導致電磁輻射等物理污染和臭氧。
5)病毒、細菌。
通過人體呼出氣、汗液、大小便等排出的CO2、氨類化合物、硫化氫等內源性化學污染物,床褥、地毯中孳生的塵螨等室內微生物及不良生活習慣所造成的室內空氣污染亦不可忽視。
室內環境最常見的污染物有氡、甲醛、苯、氨、TVOC。GB 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將其列為工程驗收必檢項目。它們的危害分別如下:
苯及苯系物輕者引起皮膚干燥老化、濕疹及造血系統、神經系統方面的病癥,嚴重的會導致癌癥,其誘發肺癌的潛伏期大多都在15年以上。
甲醛的釋放是一個持續緩慢的過程,而且釋放量隨著季節和氣溫的變化而變化。甲醛對人體粘膜和皮膚有強烈刺激作用,可導致持續頭疼、無力、失眠等;長期皮膚接觸會導致皮炎等過敏疾病,是室內污染中的最大殺手,也是國際公認的致癌物。
苯污染正是造成近兩年兒童白血病發病率激增的原因;會對人體內的造血器官、神經系統、生殖系統和消化系統造成損傷;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常溫下即可在空氣中蒸發,損害中樞神經系統,并通過血液引起大腦障礙。
氨是一種無色、具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氨氣減弱人體對疾病的抵抗力。氨被吸入肺里后容易通過肺泡進入血液,與血紅蛋白結合,破壞運氧功能,嚴重者可發生肺水腫。
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VOC)表現出毒性、刺激性,能引起機體免疫水平失調,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出現頭暈、頭痛、嗜睡、無力、胸悶等癥狀,還可能影響消化系統,出現食欲不振、惡心等,嚴重時可損傷肝臟和造血系統,甚至引起死亡。
檢測取樣是室內環境質量檢測的重要環節,檢測取樣是否正確,是否典型都會直接影響到后期的測定結果,然而,檢測取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取樣人、取樣時間、取樣地點、取樣儀器以及取樣所盛的器皿等不同都會對檢測結果造成不同的影響。因此,取樣問題的存在影響了檢測結果的質量,必須對檢測的取樣這一環節予以必要的重視。
3.1.1 室內環境檢測的時間
根據GB 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要求,對于已經完成施工,并準備受檢的工程而言,檢測單位應要求施工單位清理被檢房間內的一切雜物,在工程完工至少7d后、工程交付使用前進行環境質量驗收,并且進行廚房、衛生間的閉水實驗。對甲醛、氨、苯、TVOC進行檢測時,對采用集中空調的民用建筑工程,檢測在空調正常運轉的條件下進行,對采用自然通風的民用建筑工程,在進行檢測前1h關閉所有門窗。對氡進行檢測時,對采用集中空調的民用建筑工程,檢測在空調正常運轉的條件下進行,對采用自然通風的民用建筑工程,在檢測前24h關閉所有門窗。
3.1.2 檢測點數設置
1)檢測點數數量。
驗收時,應抽每個建筑單體有代表性的房間室內環境污染物濃度,抽檢數量不得少于房間總數的5%,每個建筑單體不得少于3間;房間總數少于3間時,應全數檢測。如果進行了樣板間室內環境污染物濃度檢測并且檢測合格的,抽檢量減半,但不能少于3間。室內采樣點的數量按房間的面積設置,小于50m2的房間應設1個點;50m2~100m2設2個點;100m2~500m2設不少于3個點;500m2~1000m2設不少于5個點;1000m2~3000m2設不少于6個點;3000m2以上每1000m2不少于3個點。
2)檢測點數位置。
檢測點應均勻分布,避開通風道和通風口。應采用對角線、斜線、梅花狀均勻布點,并采用檢測結果的平均值作為檢測值。民用建筑工程驗收時,環境污染物濃度現場檢測點應距內墻面不小于0.5m、距樓梯地面高度0.8m~1.5m。民用建筑檢驗時應當覆蓋受檢建筑不同功能的房間,如臥室、會議廳、衛生間、儲藏室、廚房等。
3.1.3 檢測項目的選擇
GB 18883-2002室內空氣質量衡量室內空氣的質量標準中規定的控制項目包括化學性、物理性、生物性和放射性污染。規定控制的化學性污染物質不僅包括人們熟悉的甲醛、苯、氨、氧等污染物質,還有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13項化學性污染物質。而GB 50325-2010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控制規范規定了氨、氡、甲醛、苯、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VOC)為工程驗收必檢項目。
3.2.1 苯的檢測
采樣方法:在采樣地點打開活性炭管,與空氣采樣器入氣口垂直連接,以0.5L/min的速度,采集10L空氣,記錄采樣時間、流量、溫度和氣壓。采樣后,取下吸附管,將吸附管兩端套上塑料帽,做好標識,放入密封的金屬或玻璃容器中,可保存5d。
樣品分析:首先做標準曲線,然后將樣品吸附管放置在熱解吸直接進樣裝置中,經過300℃~350℃解吸后,將解吸氣體進入氣相色譜儀進行色譜分析,以保留時間定性,峰高定量。同時,還要對空白樣品進行氣相色譜分析。
3.2.2 甲醛的檢測
采樣:用一個內裝5mL酚試劑吸收液的大型氣泡吸收管,以0.5L/min流量,采氣10L,記錄采樣點的溫度、氣壓。樣品可保存24h。
樣品分析:首先做標準曲線,然后將樣品溶液轉入具塞比色管中,用少量的水洗吸收管,合并,使總體積為10mL,再測定樣品的吸光度,根據標準曲線計算出樣品濃度。同時,還要對空白樣品進行測定。
3.2.3 氨的采樣與檢測
采樣:用一個內裝10mL稀硫酸吸收液的大型氣泡吸收管,以0.5L/min流量,采氣5L,記錄采樣點的溫度、氣壓。樣品可保存24h。
樣品分析:首先做標準曲線,然后將樣品溶液轉入具塞比色管中,用少量的水洗吸收管,合并,使總體積為10mL,再測定樣品的吸光度。同時,還要對空白樣品進行測定。
3.2.4 TVOC的采樣及檢測
采樣:用內裝0.2mg Tenax-TA吸附劑的吸附管,調節流量在0.5L/min,采集10L空氣,同時記錄采樣時間、流量、溫度及氣壓。樣品可保存14d。
樣品分析:將吸附管放置在熱解吸直接進樣裝置中,以280℃~300℃解吸;同時將解吸分離出來的樣品用高純氮吹入100mL針筒中,接著用小針筒抽取其中的1mL氣樣打入氣相色譜儀的氣化室,而樣品經過10∶1的比例進行分流后進入小口徑毛細柱經柱箱50℃~250℃程序升溫分離出不同的組分。
為改善室內環境、保護居住者的身體健康,我國也相繼制定發布了一些室內環境的質量標準:GB/T 18883-2002室內空氣質量標準和GB 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兩部標準,具體限值見表1。

表1 民用建筑工程室內污染物濃度限量
室內環境污染物濃度的全部檢測結構符合表1規定時,判定該工程室內環境質量合格。如果不符合表1要求,則對不合格項加倍抽檢,并包括同類型房間及原不合格房間。再次檢測合格后可判定室內環境質量合格。
甲醛、氨、苯、TVOC為GB 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中所列入的5種必檢污染物,在檢測過程中,如稍不注意,其檢驗結果的準確度便會大大降低。因此,空氣采樣和檢測技術還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對空氣進行采樣盡量覆蓋到各種類型房間。
2)采集的氣體要在要求時間內及時進行檢測。
3)測定氨所用的蒸餾水必須是無氨蒸餾水。
4)測定氨及甲醛所使用的試劑有些非常容易變質,要嚴格按照規范要求的保質期及保存方法執行。
5)在分析樣品制備過程中,要防止和避免欲測定組分的污染,盡可能減少無關化合物引入制備過程。
6)進行溶液標定需要非常仔細認真,如果滴定速度過快,顏色變化是非常快的,容易造成誤差。在等當量時,將滴定速度調慢,多做幾次,以此得到準確當量。
《室內空氣質量標準》與國家標準委以前發布的《民用建筑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10種《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有害物質限量》共同構成我國較完整的室內環境污染控制和評價體系。但是,目前室內空氣檢測技術尚不全面、不完善,有待進一步提高檢測技術和手段。這就要求在檢測工作中,一定要嚴格遵循國家標準,規范操作過程,多總結經驗,更好地服務社會。
[1]許 真.室內空氣主要污染物及其健康效應[J].衛生研究,2003,32(3):279-280.
[2]周仲平,趙壽堂,朱 立,等.室內環境監測與控制[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2:329-330.
[3]崔九思.室內空氣污染監測方法[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2:649-655.
[4]曾燕君,蘇 行.室內空氣污染調查[J].環境監測管理與技術,2001(6):15-17.
[5]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化學分析中不確定度的評估指南[Z].2006.
[6]周中平,趙壽堂,朱 立,等.室內污染檢測與控制[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
[7]GB/T 18883-2002,室內空氣質量標準[S].
[8]GB 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