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睿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老年病科,重慶 400042)
前列腺癌具有發率高、種族、地理環境等發病差異等特點〔1〕。隨著我國人口年齡老年化進程的加速,老年人的生活飲食習慣有了很大的改變,特別是日常飲食中攝入大量的脂肪組織,使我國前列腺癌發病率開始逐漸升高〔2〕。老年患者由于身體功能下降,在前列腺癌早期容易誤認為其他前列腺疾病而不加以重視,故對老年患者的前列腺癌進行早期診斷極為重要。目前臨床上以血清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超過4 ng/ml為診斷指標,然而PSA在4~30 ng/ml經病理確診為前列腺癌的概率不高于25%〔3〕。本文擬探討PSA密度(PSAD)對前列腺癌的診斷價值。
1.1 臨床資料 2011年12月至2012年6月期間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經肛檢和B超檢查證明有前列腺肥大的老年患者12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夜尿增多現象,此外還出現排尿時間變長、排尿疼痛等一系列尿路刺激征。其中51例伴有高血壓,24例伴有糖尿病,18例伴有高血脂,17例伴有風濕病,10例伴有其他病癥。經患者同意后,對患者進行前列腺穿刺活檢,證實良性前列腺增生93例為增生組;前列腺癌27例為癌癥組。增生組年齡62~85歲,平均(72.8±3.1)歲;癌癥組年齡65~79歲,平均(74.2±2.8)歲。血清 PSA和 PSAD分別以濃度4 ng/ml和大于0.15 ng×ml-2為臨界值,根據血清PSA和PSAD結果診斷前列腺癌。
1.2 血清PSA檢測方法 采用雙抗體放射下的免疫分析法,進行血清檢測。為排除患者患有急性前列腺炎、尿潴留等疾病的可能性,檢測時間安排在前列腺部位按摩后7 d,經尿道膀胱鏡檢查、直腸指檢及導尿術等操作后48 h〔4〕;進行過前列腺穿刺術活檢的患者檢測時間需安排在1個月以后,待患者的手術創傷好轉后行血清檢測。
1.3 PSAD計算方法 PSA值除以患者前列腺體積(V)的商即為PSAD。前列腺體積(V)的計算方法為:所有患者通過經直腸B超檢查、分別測定前列腺前后徑(a)、上下徑(b)和左右徑(c)三個徑線,參考橢球體的計算公式,前列腺體積(V)=0.52 × a × b × c〔5〕。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
2.1 兩組血清PSA和PSAD測定結果 增生組平均血清PSA濃度、平均PSAD與癌癥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清PSA和PSAD測定結果(x±s)
2.2 根據血清PSA和PSAD結果診斷前列腺癌情況 雖然PSA的靈敏性高,但特異性、陽性預期率和總效率不如PSAD(P<0.05)。見表2。

表2 根據血清PSA和PSAD結果診斷前列腺癌情況(n)
前列腺癌是指男性前列腺周邊組織由于各種原因(目前暫無明確的發病原因,基因改變是最可能的病因)發生病變導致患者前列腺組織中的腺泡細胞生長功能紊亂,無規律地生長,最后前列腺組織產生惡性腫瘤〔6〕。前列腺癌雖然沒有明確的發病原因,但是具有明顯的地理環境差異和人群種族差異,例如歐美地區的男性患前列腺癌的概率大。在各類癌癥發病率中僅次于肺癌,而亞洲人群的前列腺癌發病率普遍低于歐美地區的國家〔7〕。
目前,診斷前列腺癌的常用方法是經直腸前列腺穿刺活檢法,是否需進行穿刺多由PSA決定〔8〕。PSA不僅是精漿液的主要成分,而且具有糜蛋白酶樣作用分解與稀釋精液中主要膠狀蛋白的功能〔9〕。前列腺體積容量的不斷增大,導致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血清PSA不斷升高,因此,PSA也是最重要的早期檢測指標。臨床上血清PSA的危險極限值為4 ng/ml,若被檢測患者的血清PSA值超出此范圍則認為有前列腺癌的可能〔10〕。在此基礎上,含量若小于30 ng/ml則有1/4診斷為前列腺癌的可能性,被認為是一前列腺灰區。此時,需進行增加PSAD檢測。有文獻報道相同體積的前列腺組織,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升高是前列腺增生患者的10倍,可見,前列腺癌患者PSAD比值明顯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1〕。研究報道,PSAD正常值<0.15 ng×ml-2,超出此范圍,PSAD診斷前列腺癌特異性 >70%〔12〕。
綜上,血清PSA是診斷前列腺癌的首選診斷指標,但患者血清PSA在4~30 ng/ml范圍時,診斷數據特異性以及陽性預期率較低,可以結合PSAD進行診斷,從而提高確診為前列腺癌的準確率。
1 劉 明.1995-2008年北京醫院前列腺癌診斷狀況變遷〔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11;32(8):535-8.
2 Neutel CI,Gao RN,Blood PA,et al.The changing age distribution of prostate cancer in Canada〔J〕.Can JPublic Health,2007;98(1):60-4.
3 時 京,劉賢奎,孔垂澤,等.f-PSA/t-PSA和c-PSA/t-PSA比值對于前列腺癌與良性前列腺增生鑒別診斷意義的多中心研究〔J〕.中華男科學雜志,2009;23(6):38-41.
4 黨瑞鋒,徐 勇,張志宏,等.f/t PSA與PSAD對tPSA灰區前列腺癌診斷價值的Meta分析〔J〕.天津醫藥,2012;40(3):273-6.
5 徐傳和,王作書,朱洪權,等.PSA、PSAD、F-PSA/PS在前列腺癌診斷中的價值研究〔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1;15(8):1387-8.
6 來 震,姜立剛,劉立峰,等.Ang-1、Ang-2及Tie-2在前列腺癌中的表達〔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24):4955-6.
7 王金行,王 月,劉柏新,等.血清PSA、FPSA/TPSA與ACP聯合檢測對前列腺癌診斷的意義〔J〕.現代腫瘤醫學,2012;20(5):999-1001.
8 莫 殿,蘇依萊.老年前列腺癌經腹膜外腹腔鏡根治術的護理〔J〕.中華臨床新醫學,2011;4(10):979-81.
9 杜林棟.前列腺癌診斷標志物研究現狀〔J〕.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9;24(8):565-7.
10 王志斌,高寶祥,陳 奇,等.前列腺癌診斷的多因素分析〔J〕.中華臨床醫學影像雜志,2012;23(2):128-30.
11 雷一鳴,王金抒.血清PSA及PSAD在老年人前列腺癌診斷中的意義〔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01;20(2):141-3.
12 張 敏,王尚武.游離PSA、總PSA在前列腺增生與前列腺癌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2;9(2):1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