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英 李小勇 王期濱
(1.北方工業大學建筑工程學院,北京 100144;2.山西通暢工程勘察設計咨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01)
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是由梁、板、柱及基礎組成的一種建筑結構體系[1],主要由框架梁、框架柱及基礎構成平面框架,各平面框架之間由連梁聯系起來,形成空間結構體系。該體系結構合理,受力傳導路徑明確,傳力方式為使用上產生的荷載由樓板傳遞給梁,再由梁傳遞給柱,由柱傳遞給基礎,設計方法相對比較簡單[3]。
目前框架結構多采用矩形柱形式,但是隨著大家對住房品質要求的提高,異形柱框架結構也越來越多的用在建筑中,與矩形柱框架結構相比,異形柱框架結構具有以下特點:1)建筑平面布局較為靈活,可以采用T形,L形或者十字形等截面形式,使得室內不露柱楞,既美觀又能增加有效使用空間。2)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結構對基礎的要求。3)為后期的裝修提供更大的靈活性[5]。
利用PKPM系列軟件,根據現行的建筑結構設計規范,對某棟多層住宅進行矩形柱框架結構和異形柱框架結構設計,通過對比結構受力使人們對多層住宅的不同結構類型有個新的認識。
該建筑總共5層,底層平面尺寸23.40 m×13.20 m,層高2.9 m,總高14.2 m,抗震設防烈度7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10g,抗震設計分組為第一組,基本風壓為0.35 kg/m2,基本雪壓為0.60 kg/m2,場地類別Ⅱ類,抗震等級三級,混凝土強度等級C25,受力鋼筋為 HRB335級鋼,設計強度310 N/mm2,箍筋為HRB235級,設計強度210 N/mm2。該住宅的各層建筑的平面布置相同。
結構設計的過程中,除滿足相關規范要求外,還應使得兩種結構在建筑平面布置中盡可能相似,在使用材料、承受外荷載方面接近,從而增加可比性。
1)保持兩種結構建筑平面、立面及層高相同,柱網一致,豎向構件布置基本一致。
2)構件斷面按設計規范選擇,兩種框架結構的梁斷面及梁布置位置相同,梁斷面240 mm×400 mm。
荷載按建筑結構荷載規范取值[2]:
1)樓面活荷載取值:臥室、起居室、廚房、餐廳、衛生間取2.0 kN/m2,樓梯取3.5 kN/m2。2)樓梯輸入設計恒載和活荷載,恒載取6.0 kN/m2,活荷載取 3.5 kN/m2。3)屋面恒載按 7.0 kN/m2輸入,屋面活載按0.5 kN/m2輸入。
矩形柱框架結構布置和異形柱框架結構布置見圖1,圖2。

圖1 矩形柱框架結構布置平面圖

圖2 異形柱框架結構布置平面圖
基本信息見表1。
兩種結構形式最大組合內力值見表2。

表1 基本信息

表2 組合內力值
水平地震作用下橫向位移曲線和縱向位移曲線如圖3和圖4所示。

圖3 水平地震作用下縱向位移曲線

圖4 水平地震作用下橫向位移曲線
將表1,表2的計算結果綜合分析對比,可知:兩種模型的變形均符合規范要求,但是矩形柱框架結構與異形柱框架結構相比受力性能更好,施工方便,所以一般建筑物大多數選擇矩形柱框架結構,但是在滿足規范要求的前提下,異形柱框架結構可達到美觀的目的,因此不能說哪一種結構形式更優,以上分析只能作為結構設計時的一種參考。
[1] GB 50011-2001,建筑抗震設計規范[S].
[2] GB 50009-2001,建筑結構荷載規范[S].
[3] 唐興榮.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解析與實例[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2.
[4]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PKPMCAD工程部.PKPM系列軟件[Z].2002.
[5] JGJ 149-2006,混凝土異形柱結構技術規程[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