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頌軍
高血壓病是發病率最高、并發癥最多、病死率較高的心血管疾病[1],控制不好,會對身體的重要器官造成傷害,直接威脅人體健康。因而,血壓的平穩控制,是治療高血壓病的的關鍵。我院應用貝那普利聯合吲達帕胺治療高血壓60例,療效滿意,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濮陽市油田總醫院2008年2月-2009年2月120例高血壓患者,均符合原發性高血壓診斷標準[2],均無肝腎功能異常。觀察組60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27例,平均年齡為48歲,病程3~6年。對照組60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平均年齡為49歲,病程2~5年。2組中合并冠心病3例,心功能II級;腦梗死6例;糖尿病3例,余為單純性高血壓。治療前觀察組平均血壓(150.3±3.5)/(100.4±4.5)mmHg;對照組平均血壓(151.3±5.5)/(100.3±8.5)mmHg。在年齡、性別、病程及治療前平均血壓等方面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120例患者平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服用貝那普利片(北京諾華制藥)10 mg,1次/d,吲達帕胺片(天津力生制藥)2.5 mg,1次/d,連用4周。對照組服用貝那普利片(北京諾華制藥)10 mg,1次/d,連用4周。治療期間均采用低鹽飲食,控制體重,每日定時、定坐位、定臂膀監測血壓2次:早7點、晚19點。4周后觀察療效。
1.3 療效評定 參照衛生部制定的《心血管系統藥物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的抗高血壓藥物療效標準進行判定[3]。顯效:舒張壓降至正常范圍,下降幅度≥10 mmHg,或舒張壓雖未降至正常,但下降幅度≥20 mmHg。有效:舒張壓下降幅度<10 mmHg,并降至正常范圍,或舒張壓雖未降至正常,但下降幅度10~20 mmHg。無效:未達到以上兩標準。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3.0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4周后2組的療效對比 經過4周治療后,2組血壓均有下降,見表1。觀察組總有效率93.3%,對照組總有效率75.0%,療效顯著優于對照組,見表2。

表1 治療前后兩組血壓情況

表2 治療前后兩組療效對比[n(%)]
2.2 兩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 觀察組4例出現干咳、2例出現頭暈、1例出現皮疹,對照組3例出現干咳癥狀,均因為癥狀較輕,患者能耐受,未予特殊處理,堅持治療。
高血壓的血壓水平與心血管事件的發病率有關,血壓在120~129/80~84 mmHg時,心血管事件發病率增加1倍,血壓在140~149/90~94 mmHg時,心血管事件發病率增加2倍,血壓在180/110 mmHg時,心血管事件發病率增加10倍[4],足以可見有效而平穩地控制高血壓患者24 h血壓水平,是減少心、腦、腎等重要靶器官損害的關鍵。高血壓的藥物治療要因人而異。貝那普利能抑制血管緊張素I轉換為血管緊張素II,抑制緩激肽的降解,間接減少醛固酮和交感神經遞質的分泌,使血管外周阻力降低,改善血流動力學效應,降低血壓。其對動脈壁有特異性的抗增生作用,擴張出球小動脈,減少去甲腎上腺素釋放,降低交感神經對心血管的作用,起到輔助降壓和改善心功能的作用[5],長期應用,有效降壓的同時,還可減輕或逆轉左心室肥厚,改善左心室收縮功能。
吲達帕胺為非噻嗪類吲哚啉衍生物,具有利尿和鈣拮抗作用,通過阻滯鈣內流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即血管對升壓物質的反應性而產生降壓效應,同時可通過利尿作用緩解水鈉潴留而起到降壓作用,是一種強效、長效的降壓藥物。其還可通過調節跨膜離子轉運機制削弱血管平滑肌的收縮,逆轉左心室肥厚。因而,吲達帕胺在利尿降壓的同時,不僅在保護心臟方面有積極作用,同時沒有糖脂代謝方面的不良反應[6]。
文獻報道:合理選擇2種或以上藥物的聯合方案,可實現較大幅度平穩降壓的目的[1]。氨氯地平或吲達帕胺與貝那普利聯用可增強降壓作用[7]。本文結果與文獻相符合:二者聯合應用,降壓療效明顯,總有效率優于對照組,不良反應小,服用方便,尤其是吲達帕胺價格低廉,患者易于接受,值得推廣應用。
[1]羅巍.貝那普利聯合吲達帕胺治療輕中度高血壓療效觀察[J].實用預防醫學,2011,18(12):2366-2367.
[2]鐘南山,陸再英.內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251.
[3]李卉,劉莉,王英,等.伊貝沙坦對輕中度原發性高血壓左室肥厚的逆轉作用[J].心血管康復醫學雜志,2008,17(3):271-273
[4]焦荷生.氨氯地平、貝那普利聯合治療原發性高血壓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藥咨訊,2011,3(4):113.
[5]龔培力.抗高血壓藥物的評價與研究進展[J].醫藥導報,2007,26(4):334-336.
[6]王棟.纈沙坦聯合吲達帕胺治療老年高血壓81例臨床效果觀察[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0,16(10):1307-1308.
[7]楊利英.貝那普利與氨氯地平或吲達帕胺聯合治療原發性高血壓64例[J].世界臨床藥物,2006,27(12):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