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張黃

通過農機部門多年的努力,水稻插秧機推廣數量及機插秧實施面積逐年擴大。而機插秧在使用過程中受到秧田(秧苗運輸)、秧苗質量和水稻品種等條件的影響,目前市場上插秧機種類繁多,不同機型對使用條件要求有所不同。用戶在選購插秧機時,既要關注插秧機性能質量(生產效率、漏插率、漂秧率和傷秧率)、配套動力(汽油機、柴油機)、技術參數(行距、株距和單株取秧量)、結構形式(兩輪手扶步進式、三輪拖板乘坐式和四輪高速乘坐式)等,更應注重所選機型適合當地使用條件,在此前提下再考慮性價比優勢。如何根據自己的使用條件選購插秧機?可從6個方面綜合考慮。
(1)作業時按要求裝載。插秧機的適宜作業載荷是保護插秧機作業性能的關鍵,作業時若過載無疑是對插秧機的人為破壞。特別是乘坐式高速插秧機作業中需承載機手、裝秧員和預備秧苗等,其總質量不宜超過機器自身質量。不同機型質量不等,用戶須詳細閱讀使用說明書,按要求裝載。
(2)栽秧臺平衡裝置的合理配置。插秧質量在一定程度上表現為插秧深度,穩定淺植是插植質量的保證。插秧機在行走作業時,受到田塊平整度及泥腳深度的影響,栽秧臺左右起伏的抖動易造成左右插秧深度不均,影響作業質量。在插秧機的栽秧臺平衡裝置類型中,有機械平衡、電動平衡、電子液壓平衡3種方式。在價格、效果方面具有一定差異。①機械式平衡:栽秧臺左右通過平衡彈簧與底部浮船的作用,使得秧臺作業中的抖動趨于平穩。這是一種被動作用的平衡裝置,也是高速插秧機的常規標準配置。②電動平衡:在機械式平衡的基礎上,通過信號控制驅動電機,電機拉動平衡彈簧作用,使得秧臺在抖動幅度較大期間迅速調整平衡,這是高速插秧機主動平衡裝置。③電子液壓平衡:電腦芯片記憶平衡位置,在作業中根據秧臺傾斜角度擬定電子信號給液壓電磁閥控制驅動液壓缸動作,鎖定秧臺平衡位置,這是高速插秧機最靈敏的控制平衡方式。特別提示,用戶需根據當地水田條件及耕整后泥基與泥面的情況,合理選購插秧機的平衡裝置配置。
插秧機使用的“毯狀秧”,對床土厚度、秧苗高度、秧苗盤根及播種均勻度具有較高的要求。標準化的“毯狀秧”是,床土厚度2.0~2.5cm、苗高15~25cm,播種均勻、長勢優良的機插苗,能在起苗時做到單手提苗不撒秧不掉土。
四輪高速乘坐式插秧機作業速度快,對苗的要求更高,如遇床土厚度不勻、秧苗盤根不佳、秧盤播種不勻,在插植作業中極易出現秧門堵苗、傷秧現象。同時,由于插秧機載苗臺后置,機手發現缺苗時,往往已使一段距離缺秧空插,易造成過多人工補秧等問題。
手扶步進式與三輪拖板乘坐式插秧機作業速度慢,便于觀察栽秧臺送秧狀況,即使在秧苗不佳的狀態下,也能及時發現、調整,從而可保持持續有效插秧。
因此,在示范性推廣使用插秧機的區域,特別是初次試驗標準化育秧的地區,建議先從推廣手扶步進式插秧機或拖板乘坐式插秧機開始,積累經驗,這樣可以減少秧苗及田塊不標準對機插秧質量的人為影響。
(1)田塊的無續秧距離。機插秧作業中,自帶苗數量受到機器載荷與裝載空間的影響,栽秧臺與備秧臺按單行4盤秧苗標準計數,直線插植距離基本在100m左右(橫向取秧、縱向取秧),此時需要田頭停機備秧。保證一定的直線插秧距離是提高作業效率的關鍵,理想距離200m左右。田埂距離過長中間無法續秧,必定造成插秧機備秧過多,若機器超載,則機身下陷嚴重,甚至無法作業。因此,為減少插秧機備秧超載,對過大的田塊,需要調整田塊裝秧距離;同時選用大功率機型。
(2)田塊的深耕情況。乘坐式插秧機對大田的泥腳深度有較高要求,一般適宜的泥腳深度在20cm以內;一旦超過30cm,插秧機在載重狀態下的下陷可能達到40cm,直接造成無法作業。盡管高速乘坐式插秧機是四驅裝置,一旦泥深超過前輪半徑,機器行駛將難以完成爬升,甚至需要其它動力機械牽引出沉陷地。特別提示,高速插秧機受到泥腳深度的限制,在初期翻耕土地時,應考慮該項要求,一旦泥腳深度超標,只能使用手扶步進式插秧機或浮船式(拖板式)插秧機。
(3)土質的粘度。插秧機動力消耗,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土質的影響。砂質土壤沉降好,插秧機行走負荷較低;粘土對機器底盤粘著使得行走負荷較大,嚴重的將直接影響效率及誘發機器故障。因此,土質粘度高的秧田,在使用乘坐式插秧機時,需要考慮使用較大功率的發動機。
插秧機在取秧量這個環節上存在較大差異,目前市場上高速乘坐式插秧機行距大部分是30cm、株距12~28cm,基本苗在12萬~31.5萬穴/hm2;有的廠家根據特定密植需要開發出行距25cm、株距10~22cm,基本苗在18萬~37.8萬穴/hm2的插秧機,這也是湖南在雙季稻區的主推機型。特別說明:各地區對機插秧基本苗數的保證,根據農藝特點有各自的要求,用戶選購插秧機對技術參數選擇應根據當地需要保證基本苗數。
在符合上述使用條件下,應該考慮插秧機的性價比。性價比表現在該產品功效、購買價格與使用成本的關系,由此測算投資回收期。
①產品的功效。功能與效率及保證機插作業質量的基本配置,是用戶選購的前提,作業效率是創收的關鍵。②整機價格、配件價格、零部件的耐久性。整機價格在購入時已明示,但是在使用中關鍵的成本因素要做相互比較,其中查看隨機附件清單與使用說明,了解消耗件的價格及易損件的更換時間等,對比分析后作出選擇。
在選購機型時需要對銷售方(開具發票單位)的服務人員、配件庫存、工具與車輛等服務能力進行考察。同時對廠家給予用戶的服務承諾如送貨方式、用戶培訓、農忙服務和季后保養進行確認。品牌產品對用戶售前、售中、售后服務均有嚴格要求,購機時應詳細確認服務承諾。購機用戶盡量選擇知名品牌機器,這樣售后服務比較有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