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寰宗,王同軍,陳 剛
(四川省涼山州畜牧獸醫科學研究所,四川 西昌 615042)
菊苣是菊科菊苣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歐洲,廣泛用作制糖原料,亦作香菜及蔬菜食用。20世紀80年代引入我國。由于菊苣具有品質優良、適口性好、適應性強、抗病力強、易于栽培、產草量高等優點,是我國農戶飼喂草食動物的首選飼用作物之一。為適應西昌安寧河流域的畜牧業可持續發展,我們于2010年引進了“謳歌”菊苣,并進行了引種試驗觀察,為該區今后種植推廣菊苣提供參考依據。
1.1 試驗地自然條件 試驗地設在西昌市經久鄉,海拔1550m,年日照時間達2431 h,年均氣溫為17℃,1月份平均氣溫為9.5℃,7月份平均氣溫為22.6℃,年降雨量為1013mm。冬春季節多風,地表蒸發量大,氣候特點是冬春干旱,夏秋多雨,年溫差小,日溫差大。土壤系安寧河流域沖積沙土,保水保肥力差。
1.2 材料來源 參試菊苣由四川省金種燎原種業公司提供,菊苣品種為“謳歌”。
1.3 試驗設計與田間管理 試驗設3次重復(Ⅰ、Ⅱ、Ⅲ),每小區面積為3m×5m,重復間距50cm,采用條播,條播行距30cm,每小區10行,播種量為250g/667m2。每小區施農家肥40kg左右,磷肥1500g,鉀肥750g。把肥料和土壤充分混合好后,開行播入菊苣種子,覆蓋1~2cm厚細土,蓋上遮陽網,并把土壤澆透。苗期注意除雜,及時查苗、補苗,確保苗期正常生長。
1.4 測定項目與方法
1.4.1 物候期 種植后根據菊苣生育階段進行觀察記載。
1.4.2 鮮草產量 刈割時測定株高、小區產草量及莖葉比。
1.4.3 抗逆性 觀察病蟲危害、越冬越夏情況。
2.1 物候期 從表1可看出,播種后8d左右出苗,播種當年處于蓮座期,到次年4月上旬才進入生殖生長階段,5月中旬進入開花期,7月中旬種子成熟,生育天數共454d。可見,“謳歌”菊苣在西昌安寧河流域地區可完成生育周期,為擴大生產用種提供了可能。

表1 菊苣物候期觀測記載表(日/月)
2.2 產草量 從測定時間上看,4月中旬播種,經過60d的生長,到6月中旬可進行第1次刈割,可見菊苣是一個建植快、見效快的優良牧草品種。播種當年生長速度快,全年刈割6次,全年鮮草總產量達15338.55kg/667m2;次年能刈割8次,全年鮮草總產量達16466.01kg/667m2。從兩年鮮草產量比較來看,第二年的產草量優勢并不明顯,主要是試驗地土壤差異大,生長不一致。在大部分植株處于蓮座期時,有少部分植株已進入抽莖現蕾階段,而在抽莖現蕾階段刈割的菊苣植株易死亡是導致次年產草量下降的重要原因。因此,在類似土質的地塊上建植菊苣草地,應注意避免植株死亡現象的發生,確保菊苣全苗,才可能獲得高產、穩產。

表2 產草量測定統計表
2.3 莖葉比 從表3莖葉比測定結果可以看出,不同生育期的莖葉比變化較大,以蓮座期葉片所占的比例最大,為1∶7.73;進入初花期以后,葉片占全株比重越來越小,莖葉比由1∶1.16變為1∶0.62。這樣可根據不同家畜選擇不同生育期進行刈割,如蓮座期最適宜飼喂雞、鵝、豬、兔等,抽莖開花期宜喂牛、羊等。

表3 菊苣不同生育期莖葉比測定表
2.4 抗逆性 通過連續兩年的試驗觀察,沒有發現菊苣有病蟲危害,能百分之百安全越冬、越夏。可見“謳歌”菊苣在西昌安寧河流域表現出了良好的適應性、抗逆性。
綜合各試驗項目測定結果,證明“謳歌”菊苣在西昌安寧河流域的土壤和氣候條件下,能夠完成生育周期,表現出了良好的適應性、抗逆性。而且能適應一般的土質條件和田間管理水平,具有建植快、利用快、適口性好等優點。因此,可作為安寧河流域優良的飼草品種進行推廣種植。
[1]廣西農校.作物遺傳與育種學(下冊)[M].北京:農業出版社,1980.
[2]韓永芬,左相兵,陳培燕,等.普那菊苣在貴州的區域性試驗[J].中國草業科學,2005,(12):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