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三項建設”活動出成果
6月27日,全省紀檢監察系統“能力素質、思想作風、基層組織”“三項建設”活動總結視頻會議在成都召開。會議在全省各市州、各縣(市、區)、省委巡視辦設立分會場。在大會經驗交流發言中,巴中市、德陽市、成都市青白江區、自貢市自流井區、樂山市犍為縣紀委監察局、派駐水利廳紀檢組介紹了經驗,會議表揚了活動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王懷臣對進一步加強紀檢監察自身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他指出,在中央紀委、監察部和省委、省政府的關心支持和領導下,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按照“打鐵還需自身硬”、“監督者更要帶頭接受監督”的要求,將“三項建設”活動與“實現偉大中國夢,建設美麗繁榮和諧四川”主題教育活動有機結合,錘煉思想作風、提升能力素質、建強紀檢組織,整體提升了紀檢監察機關自身建設水平,為推動全省反腐倡廉工作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賀貴成)
成都市:試點建立非公企業黨建聯盟
2012年8月以來,成都市在7個縣(市、區)開展非公企業黨建聯盟試點工作,探索發揮黨建工作“龍頭”企業作用,示范帶動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有效途徑,積極形成黨組織職能推動、黨建工作典型示范引領、“兩新”組織自發參與相結合的黨建工作新機制。非公有制企業黨建聯盟著力改變非公企業黨建工作主要實行“組織部門+基層黨(工)委+企業”的單一推進方式,統籌整合機關黨建、企業黨建等各類黨建資源,探索實現優勢互補、共建共促。目前,全市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組織覆蓋率達70.5%,社會組織覆蓋率達64.24%。(李錦平 李秋雁)
自貢:“黨日活動”提高黨組織生活質量
自貢市在市、縣(區)級機關黨組織中開展爭創“最佳黨日”活動,有效破解了傳統黨組織生活形式單一、內容枯燥、黨員參與積極性不高、效果不夠理想的難題。
近年來,自貢市分別組織開展了“貫徹落實黨代會精神·機關黨員走在前”、“基層組織建設年·機關黨員下基層”、“破千億·機關黨員在行動”等主題黨日活動3860次,其中有120次黨日活動被評為“最佳黨日”,黨員參加活動2.5萬人次,參與率達98%以上。“最佳黨日”活動促進了機關黨組織生活的制度化、規范化、經常化和具體化,激發了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活力。(本刊特約通訊員 胡偉峰)
省紀委監察廳:開展“廉政教育大講堂”活動
近日,省紀委監察廳下發通知,在全省開展“廉政教育大講堂”活動。通知要求在“廉政教育大講堂”上,各級黨政主要領導、紀檢監察機關領導和高校、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等圍繞反腐倡廉形勢任務,為黨員干部講解中央、省委關于反腐倡廉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深入解讀反腐倡廉熱點問題,闡釋解讀反腐倡廉法規制度,明晰法紀紅線,引導黨員干部增強廉潔從政的自覺性,知法守法。(戴必蓮)
蓬安縣:創新開展黨代會常任制工作
近年來,蓬安縣著眼于擴大黨內基層民主,堅持制度建設創新,扎實開展黨代會常任制試點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黨員主體地位得到尊重落實,基層黨內民主得到深入推進,黨的執政基礎得到有效夯實。他們的具體做法是:實行黨代會年會制,增強黨代會的權威性;完善黨代表任期制,增強黨代表的代表性;健全黨代表作用發揮制,調動黨代表的積極性;嚴格黨代表評議制,強化黨內監督的實效性。(聶翠萍)
井研縣:確保基層黨建工作經費落實
近年來,井研縣構建經費保障體系,堅持每年投入1600萬元,保障村(社區)干部報酬、辦公經費、離職村干部生活補助、三職干部養老保險補助、黨員干部人才教育培訓等工作開展。同時,強化黨建工作人員保障,每個后進村選派1名黨員干部擔任黨支部第一書記,每個“兩新”組織選派1名黨建指導員,確保基層黨建工作人力充足。(井研組)
江油市:實施黨建工作項目化管理
江油市把推進項目化作為基層黨建工作創新的有力抓手,在最優化立項上下功夫:一是提出參考課題。市委組織部按照“圍繞熱點、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創新亮點”的思路,初步確立了“探索園區黨建工作法”等18個創新項目。二是主動認領申報。40個鄉鎮、58個部門根據自身黨建基礎和特色優勢,主動認領申報項目。三是專題互動研討。召開專題會議就項目認領情況進行協議,在互動研討的基礎上,對一些項目實施主體進行調整,對“創新產業園聯合黨組織運行機制”等3個實施難度較大的項目,明確了責任單位。四是量化立項定責。在研討的基礎上對每個項目進行細化、量化、責任化,明確項目建設的時間、步驟、推進方式、組織措施、年終目標,并以目標責任書形式下發各基層黨委(黨組)。(唐何兵)
宣漢縣:創新干部教育培訓方式方法
近年來,宣漢縣堅持“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理念,不斷創新干部教育培訓方式方法。一是創新“開放式”教學,增強靈活性。開放教學課堂、教學內容、教學形式,讓課堂真正“動”起來,“活”起來,堅持干部“走出去”開闊視野、拓寬思路、增長見識與把專家教授“引進來”給干部傳經送寶相結合。二是創新“套餐式”教學,增強針對性。結合不同學員的不同需求,制定了不同的培訓“菜單”,把每期參訓對象按行政、經濟、服務等行業進行分類,并針對不同的類別通過“1+X”方式,統一培訓1科理論,分別培訓多科專業知識,徹底打破千篇一律的教學模式。三是創新“體驗式”教學,增強實效性。根據課程安排,將學員帶到與授課知識和培訓內容密切相關的農業生產、產業發展等現場,將抽象的理論具體化,讓學員在實踐操作中學習相關知識的技能。據統計,全縣每年參加省、市、縣培訓的干部達8000人次。 (代以勝 本刊特約通訊員 陳小雙)
鄰水縣:黨員爭當親民愛民先鋒
鄰水縣在全縣1300多個基層黨組織中廣泛開展黨員聽聲問計、承諾踐諾、結對幫扶三大行動,發動近萬名黨員干部深入農村、社區、企業、機關等基層一線接地氣,通過座談了解、串門走訪、開院壩會、現場辦公、設置意見箱等形式,聽取群眾心聲和意見,了解群眾所想所盼。引導黨員圍繞服務群眾、服務民生、推動發展、促進和諧等方面進行公開承諾踐諾,促進黨員主動作為。組織廣大黨員與困難群眾結成幫扶對子,定期為群眾送項目、資金、技術、崗位、知識、信息等,解決實際困難。目前,共收集意見、建議10大類140余條,結成幫扶對子5840余個,送去致富項目138個,協調幫扶資金157.4余萬元,聯系就業崗位3290多個。(甘立強)
遂寧安居區:做好村(社區)黨組織換屆工作
近日,遂寧市安居區創新思路,嚴格程序,積極穩妥地做好村(社區)黨組織換屆工作:一是開展“四訪四征”,曬出“四本臺賬”,扎實做好調查摸底。二是嚴格換屆程序,創新選舉方式,真正實現“一村一策”。三是面向“六個一批”,推行“百村公選”,大力選拔“能人治村”。四是堅持“四選四不選”,實行“一定三諾”,確保實現“目標選人”。五是注重擴大參與,堅持公開透明,充分保障基層民主。(安居組)
(責編:賀貴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