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 靜
在成都體驗3D打印
□ 李 靜
在好萊塢大片《碟中諜4》中,有這樣一個片段讓人嘆為觀止:在一臺連接電腦的機器前,“阿湯哥”面部數據經過掃描進入電腦,幾分鐘后,與真人面部相同的3D人臉面具便出現在觀眾面前。
這樣吸引眼球的高科技,并非只存在于好萊塢制造的劇情里,在成都,它已呈現在市民面前。2013年7月17日,成都市科技局和錦江區政府聯合打造的“成都3D打印設計體驗中心”正式向公眾開放,市民可以到這里免費參觀體驗3D打印技術。體驗中心位于金象寺路199號錦江區梵木藝術館內,這是西部首個3D打印體驗中心。
談論3D打印已經成為一種時尚,從業界到官方,從中央到地方,從專業人士到普通市民,都對它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
7月31日,記者走進3D打印體驗中心,動物、包裝盒、酒瓶、家具等3D打印展品,在展示區按產品類型分門別類陳列展覽,與它們同時展覽的還有這些展品的實物;參觀的人有的在看3D打印技術的歷史,有的在觀看3D打印演示,他們都不時發出“嘖嘖”的驚嘆聲;一位年輕人正在向一群老人講解3D打印技術,老人是某飛機公司的離退休干部。
負責技術的王昌剛帶領參觀者來到3D打印操作臺前,數十臺電腦連接著3D打印機,工作人員在打印各式小物件……在參觀者的要求下,王昌剛從電腦里找出一張小黃鴨的三維模型,經過了導進模型——設置——傳輸數據等一系列操作后,電腦底部顯示:160層 2.7g ,時間:20分鐘。王昌剛邊操作邊講解:“在電腦上利用3D軟件制作出三維模型,將數據命令傳輸給3D打印機后,激光噴頭會噴出一根一根細絲,形成一層一層極薄的橫切面,從底部到頂部快速堆積成型,打印時等比縮放。”
打印過程中,王昌剛拿起一個方形的玻璃罩子罩在打印機上面,“這是為了避免受空調等的影響”。隔著玻璃罩,慕名而來的小朋友辰辰一直目不轉睛地盯著打印機看。
20分鐘后,一只嘴巴翹得高高的,有著尖尖小尾巴的“小黃鴨”打印成型。從王昌剛手里接過“小黃鴨”時,辰辰高興得跳了起來。
“相較傳統制造業,3D打印技術可以說是一種前所未有的革命。”四川大學制造科學與工程學院殷國富教授說。“3D打印技術是依托于信息技術、精密機械以及材料科學等多學科發展起來的尖端技術,與傳統打印機不同,3D打印機使用的是實實在在的原材料,包括塑料、金屬、陶瓷以及橡膠類物質都可用作打印材料。”
然而,3D打印機本身價格不菲,如體驗中心最貴的一架打印機價格高達百萬,如此不菲的價格,普通消費者、一般的設計機構、企業等難以承受。“3D打印進入日常生活可能還需要時間。” 殷國富表示,3D打印技術目前帶來的最大作用是激發創新。
2013年6月27日,成都成立了中國西部地區首個3D打印產業技術創新聯盟。7月17日,3D打印技術體驗中心開放。“體驗中心總投資500萬元,由錦江區人民政府、成都市科技局和成都市丙火創意設計有限公司共同建設,將建成成都3D打印產業公共技術服務平臺。” 錦江區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錦江區正圍繞文化創意產業資源優勢,通過引進3D打印技術,支撐文化創意產業發展。”
(責編:彭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