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伊昀
創新實干 譜寫中國夢九洲篇章
□ 黎伊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夢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國有企業作為國家經濟發展的主體力量,必須堅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實干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才能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匯聚磅礴力量。
地處國家科技城綿陽的四川九洲電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始建于1958年,是一家發起于共和國“一五”期間156個重點項目之一的大型高科技企業,是四川省第二家產值過百億的電子企業,其綜合效益位列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前30強,連續5年躋身“中國制造業前500強”、連續12年躋身“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
“科技是企業發展的靈魂,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動力,人才是企業發展的根本。”全國人大代表、九洲集團董事長張正貴,在帶領九洲前進過程中始終堅信這個觀點。
翻開九洲的歷史,我們可以看到,九洲人通過創新實干,產值規模實現了從建廠初期幾百萬元,到后來10億元、20億元、50億元、70億元,再到100億元、150億元。“一路飄紅”的數字背后,是九洲人創新實干、不斷超越的結果,也是敢想敢為的九洲人,為譜寫九洲發展篇章所取得的一個又一個里程碑式的勝利。
九洲堅持實施以科技為核心的創新戰略,不斷跟蹤世界前沿技術,推動“九洲制造”向“九洲創造”提升,創造了中國電子信息產業史上多個第一:第一套全頻道共用電視天線系統、第一套城市聯網型有線電視系統、第一套有線電視寬帶網絡系統……
在致力于建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的戰略進程中,九洲依托國家認定的企業技術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建立了以綿陽本部為中心,以九洲中央研究院為依托,以北京、成都、深圳、重慶四大分中心為平臺的技術創新體系。九洲年科研經費的投入占銷售收入8%—10%,不斷推出科研新產品,年科研項目300余項,涉及研究領域近20個,承擔國家“863”、“973”科研項目6項,承擔國家、省、部委科技創新項目100余項,累計申請專利1281件,多項技術和產品解決了世界性難題,填補了國內空白,走出了一條從引進消化吸收創新到集成創新再到自主創新的成功之路。
面向市場、乘勢而為,依托資源、技術、人才優勢,九洲著力培育的產業,符合國家“十二五”努力振興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目前,九洲已建成“全國最大的空中交通管制二次雷達系統科研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有線電視寬帶網絡系統科研開發生產基地”以及“中國數字電視產品行業的領軍型企業”與“中國西部最大的半導體器件和半導體照明產品研發、制造與推廣基地”。
創新實干不僅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內在需要,更是九洲發展的根本保障。
55年來,九洲在上級黨組織和社會各界的關心與支持下,公司黨委領導班子以“真抓實干打基礎,開拓創新求效益”為理念,堅持走具有九洲特色的自主創新之路,帶領全體九洲人以創新的理念和實干的精神推動九洲又好又快科學發展。
以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為平臺,構建和完善了九洲技術創新管理體系,有力保障了技術創新活動的持續開展,技術創新成果顯著,大力提升了企業的核心能力;不斷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啟動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科研開發能力建設項目計劃;加強專家庫管理工作,聘請國內重點高校、研究院所知名專家和公司技術、經管等方面的專業人員,組成專家顧問委員會。
企業發展的根本在于人才。為推動九洲又好又快發展,大力實施富有九洲特色的“人才工程”和“專家工程”,造就了一支核心骨干團隊。同時,九洲以國家級企業技術為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為平臺,以人才開發為核心,以大產業項目為載體,以領軍人才為龍頭,建立“九洲科技創新團隊”。目前,九洲已擁有博士、碩士400多人,專業技術人員5000人,為九洲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未來的征程中,九洲集團將發揚“拼搏奉獻 富國強軍”的企業精神,堅定不移地走軍民融合發展之路,聚集核心產業,規模效益并重,夯實發展根基,為中國夢九洲篇章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