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慶, 何 苗, 柯 艷, 孫亞男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信息中心,遼寧沈陽110000)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檢驗科為國內首家通過GB19489和ISO15189聯合現場評審的臨床實驗室,在醫院建設全面實現數字化醫院為醫院發展戰略的指導下。本著以患者為中心、以業務處理為基礎、通過計算機聯網,實現各類儀器單向/雙向數據的發送和接收、自動控制及綜合分析,設計和開發適合我院實際情況的LIS系統,以提高檢驗科室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為提高醫療質量和臨床診斷提供有力保障,提升醫院數字化水平[1]。
目前根據我院具體情況,LIS系統和HIS系統具有極高的緊密性與統一性[2],已實現門急診患者,住院患者,體檢患者檢驗全部聯網,涉及臨床基礎檢驗室、臨床化學檢驗室、臨床免疫學檢驗室、臨床微生物學檢驗室、急診檢驗室、P3實驗室、內分泌實驗室等。實現HIS-LIS無縫連接、檢驗業務流程的自動一體化、實驗室的全面質量管理和實驗室的網絡化管理目標。
檢驗流程中覆蓋了檢驗項目申請、患者準備、患者識別、標本采集、運送、保存到標本核收、處理、檢測、檢驗結果的確認、解釋、報告和建議等眾多環節。詳細系統流程如下圖1,醫生給患者開立檢驗醫囑即檢驗申請單,根據檢驗醫囑自動生成檢驗號,檢驗號在系統中是唯一標識,如果多條醫囑所使用的標本和容器一樣并且執行科室相同,則其檢驗號相同,減少病人采血次數,充分體現以患者為中心思想[3];患者到收費窗口進行繳費,中心采血室護士刷患者就診卡對已收費醫囑打印、黏貼條碼(包含病人登記號,姓名,項目縮寫,使用容器等信息)并采血,同時系統記錄標本采集時間,采集人等相關信息;標本統一送到檢驗科進行集中接收;標本不合格或標本失效,則進行標本拒收操作,系統自動記錄核收/拒收人,及核收/拒收時間,醫生工作站體現標本狀態變化;按標本類別分到各科室組按條碼核收,核收時根據檢驗號取的患者HIS中基本信息,檢驗醫囑信息等,并分配到各檢驗儀器進行處理、檢驗;結果出來后,技師對檢驗結果進行初步審核,有問題的結果進行復查處理;技師針對完成初審的結果進行復審,分單個審核與批量審核兩種,形成檢驗報告單[4];患者憑就診卡可以查詢打印所有本人的檢驗報告單,在報告單集中打印處設有標本追蹤程序,可以根據患者就診卡查詢該患者所有檢驗醫囑目前的執行狀態,及時給予患者解答,避免患者反復排隊及其他由于對信息掌握不夠引起的矛盾,醫生在其工作站界面可查看對應檢驗醫囑的檢驗結果。

權限管理,一般指根據系統設置的安全規則或者安全策略,用戶可以訪問而且只能訪問自己被授權的資源,不多不少。為了保證系統的安全高效運行,LIS系統的權限管理包括:支持操作者多級授權,每級職能內容可更改設定;具備完善的日志管理,可記錄每個進入系統人員的操作內容;具備多層權限控制,不同管理組、不同檢驗技師擁有不同的操作口令[5];具備多種權限管理,不同的用戶設置不同的操作權力。
LIS系統采用先進的終端服務器技術與檢驗儀器進行數據雙向通訊,排除了外界人為的干擾,最大程度地減少了數據的丟失,保障了通訊數據的安全性;支持RS232,TCP/IP,USB通訊方式;支持通過訪問數據庫或文件方式接收標本結果;支持ASTM通訊協議或儀器自定義的標準協議。該系統通訊模式支持單向通訊設備,具備讀條碼設備的雙向通訊設備,不具備讀條碼設備的雙向通訊設備。
通過終端服務器進行數據采集,改變了傳統的點對點的連接模式。采用這種數據采集模式的優點如下:①數據采集的安全性能高,避免傳輸數據的丟失;②節省了終端電腦數量;③便于儀器的集中化管理;④便于人機分開,給工作人員帶來良好的工作環境[6];⑤ 日常維護簡單。
檢驗報告是檢驗科室的最終產品,為了確保檢驗結果的準確可靠,以確保檢驗報告的質量,就必須明確他的質量行程過程和過程的各個階段可能影響檢驗報告質量的各項因素。從而對這些因素采取相應的措施加以管理和控制,以使其過程處于受控狀態,確保最終產品——檢驗報告的質量[7]。我院檢驗科為國內首家過通過GB19489和ISO15189聯合現場評審的臨床實驗室,對實驗室質量控制有著嚴格的要求。根據我院檢驗科的工作特點,進行分析研究,設計開發相應的功能模塊如下:①實時室內質量控制,自動判斷失控情況,支持多種質控規則;②每日、每月、每年失控統計、分析報告,當日在控、失控項目匯總顯示;③支持質控曲線分時間段錄入定值(均值、標準差);④自動接收儀器的質控結果和手工錄入儀器的質控結果;⑤繪制L-J圖和Z-分數圖、標示結果失控或在控狀態并打印輸出;⑥提供失控報告查詢和打印;⑦自動判斷儀器的失控和在控狀態,并給操作者提示;⑧實驗室內部比對結果記錄、統計分析;⑨歷史數據比較分析、統計分析,或設置條件查找相關數據資料,輸出為EXCEL文件格式;瑏瑠 行業機構組織的質量評價記錄,自發組織的EQA記錄[8]。
標本檢驗是整個LIS系統的核心部分,關系到實驗標本的檢驗工作如何開展,檢驗結果如何獲得。我院LIS系統中,首先在檢驗科接收標本窗口,通過條碼掃描的模式,接收各臨床科室送檢的標本,獲取HIS中相關醫囑。通過與前處理系統的整合,將標本分別存放在檢驗科的各工作組位置,并形成相應的工作列表[9]。根據檢驗儀器的情況不同分為三種情況進行操作:采取手工實驗方式的,可通過手工錄入、修改檢驗結果,同時寫入日志系統;僅支持單向傳輸的檢驗設備,采取單向傳輸模式,LIS系統自動接收儀器檢驗結果;支持雙向模式的檢驗設備,采取全雙向傳輸模式,下傳檢驗醫囑到儀器上,上傳檢驗結果LIS系統中;隨著檢驗設備的不斷更新,目前采取手工和單向模式的項目義非常少,雙向模式傳輸成為主要工作模式。LIS系統對接收的檢驗結果,可實現自動判定結果高低狀態,標示結果異常狀態,自動生成計算項目,自動處理錯項、漏項、多項等錯誤情況[10],實現儀器圖形結果的采集、顯示和輸出,及對檢驗醫囑及化驗項目添加備注說明[11]。極大地方便了技師工作,提供了技師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
檢驗報告單審核是標本檢測在檢驗科內部的最后一個環節,報告審核完畢后結果立即傳到各臨床科室。報告審核是檢驗質量控制的重要措施,有效的報告審核制度可最大限度的減少差錯的發生,提高臨床檢驗的安全性和準確性。
我院LIS系統中報告單審核要求操作者和審核者不能為同一技師,有效實現雙人復審功能,提高了報告的準確性,降低了可能出現問題的風險。通過可設置多級多指標綜合界限值,提示復查、危急值報告等信息,可自動判定檢測結果是否異常并作出相關提示。支持當前與歷史結果對比并通過圖形顯示,可查詢既往醫囑,幫助技師有效判斷結果的準確性[12]。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可設置單個報告審核,也可設置批量報告審核;支持數據溯源:對檢驗結果的任何修改都將被自動跟蹤,并要求原始數據不能更改,即信息必須有可溯源性;系統自動記錄什么人、什么時候、何種原因、在哪臺終端客戶機上、對哪些數據進行了修改[13]。
通過LIS系統與HIS系統的系統集成,醫院門診醫生工作站和住院醫生工作站均可實時查詢到已審核的檢驗結果報告,門診病人憑就診卡可查詢打印本人所有檢驗報告單,報告單查詢/打印模塊支持按病人登記號、檢驗醫囑、姓名,科別、樣本號、采樣時間、核收日期,打印狀態等條件,實現單項模糊查詢打印,多項條件組合查詢打印;為方便及時給予患者解答檢驗進展情況,設有標本追蹤模塊,可以查詢某患者所有檢驗報告狀態,狀態包括:已打印報告,未打印報告,未交費,交費后未采血,采血后檢驗科未核收,檢驗科核收未出結果,標本拒收,實行對檢驗醫囑的全方位追蹤[14]。
該模塊設立了多種查詢條件,支持模糊查詢,組合查詢,并可進行統計導出。支持按儀器/工作小組/工作室/操作者/檢驗項目等條件進行工作量分析與統計;工作流程時間的分析統計;按照多種條件統計檢驗樣本量;按照多種條件統計檢驗工作量;按照多種條件統計檢驗收費情況;檢驗結果分析與統計;成本與收益分析與統計。
通過LIS系統的設計與開發,實現了醫院全部檢驗項目的聯機,覆蓋全部檢驗科室。有效提高了檢驗科室的工作效率和和工作質量,充分發揮了檢驗儀器的自動化水平,檢驗科室在技師基本未增加的情況下,取得了實驗標本量翻倍的喜人成績。同時標本結果時間大大縮短,極大地方便了臨床和患者。加強了檢驗科室的質量管理水平,為我院檢驗科成為國內首家通過GB19489和ISO15189聯合現場評審的臨床實驗室提供了有力保障。LIS系統的全面使用,必將加速醫院全面數字化的步伐,提高醫院整體的運行效率,有利于醫院將有限的醫療資源發揮最大的社會效益。
[1] 李 霞.實驗室管理信息系統的應用[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5,24(3):47-48.
[2] 張春宇.實驗室化學試劑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及應用[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30(11):158-160.
[3] 李貴花.基于B/S模式的試劑管理信息系統設計[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31(5):200-202.
[4] 張 俐.基于B/S的實驗室信息系統的分析與設計[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31(5):80-83.
[5] 龍喜雄.衛生信息交換標準在檢驗信息系統中的應用研究[J].檢驗醫學與臨床 ,2012,9(13):1539-1540.
[6] 劉松林.檢驗信息系統在數字化醫院中的應用[J].中國數字醫學,2011,6(11):94-96.
[7] 王海東.檢驗信息系統的改造與應用[J].中國醫療設備,2009,24(6):64-67.
[8] 顧 希.我院檢驗科信息管理系統LIS方案概述[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 2008,14(6):75-77.
[9] 朱曉菲.檢驗信息系統的應用[J].中國數字醫學,2008,3(7):29-31.
[10] 雪麗霜.綜合大醫院統一收送臨床檢驗標本方法探討[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4,25(12):1434-1435.
[11] 滕 毅.LIS的管理控制與思想[J].醫療衛生裝備,2009,30(6):43-44.
[12] 張 超.實驗室信息系統雙向通訊的設計與應用[J].中國數字醫學,2010,5(1):79-81.
[13] 翁盛鑫.LIS質量控制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中國醫療設備,2008(10):22-24.
[14] 譚 新.無源醫療器械檢測實驗室的建設與管理[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30(12):225-228.
[15] 龐靜珠 .實驗室綜合管理系統的開發與應用[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30(8),203-205.
[16] Seaberg RS,Stallone RO .The role of total laboratory automation in a consolidated laboratory network[J].Clin Chem,2000,46:751-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