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鞏富文
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文/鞏富文

鞏富文
建構一個秩序優良、權力規范、運轉高效的法治環境,才能確保陜甘寧革命老區的振興。
法治環境是區域競爭力和軟實力的重要指標之一,振興陜甘寧革命老區的戰略目標能否順利實現,與法治環境的完善程度密切相關。因此,建構一個秩序優良、權力規范、運轉高效的法治環境對于陜甘寧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建議重點從以下五個方面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營造符合老區振興所需求的良好環境:
規范公正的執法環境是陜甘寧革命老區振興的法治基礎,營造規范公正的執法環境離不開一支高素質的執法隊伍。這就要求陜甘寧革命老區的國家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干部要帶頭學習法律,在工作中運用嫻熟的法律技能來處理問題,自覺維護法律權威。要具有法律至上的法治精神,我們國家的法律是人民意志的體現,國家公職人員首先要敬畏法律,在執法活動中不唯財、不唯情、不唯權,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嚴格依法辦事。
陜甘寧革命老區振興是時代發展的需求,執法人員的觀念也應當與時俱進:一是要樹立大局意識。就是在執法活動中要注意從革命老區振興的全局去思考問題,準確把握當前革命老區的經濟發展形勢、基本的社會矛盾、突出的社會問題,在具體的行政執法和司法活動中要盡可能衡量所作出的行政行為、辦理的案件在革命老區經濟發展、社會穩定中可能產生的影響,確保執法活動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二是要樹立權利保障意識。在行政執法中要確保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在司法活動中要改變重打擊輕保護的傳統觀念,不僅要保護當事人的實體權利,還要注重保障當事人的程序性權利。三是要樹立協作意識。陜甘寧革命老區的范圍包括3個?。ㄗ灾螀^),8個地級市、9個重點縣,共67個縣,革命老區要統一協調發展,實現產業布局一體化、旅游文化一體化的戰略格局,首先應當加強地方立法協作,由各?。ㄗ灾螀^)人大制定促進革命老區發展的地方性立法。其次,行政執法和司法部門必須克服地方保護主義,樹立協作意識。建議建立法律工作聯席會議等制度加強協作,共同創建良好的法治環境。四是要樹立為民意識。司法為民是陜甘寧革命老區的優良傳統,“馬錫武審判方式”不僅是陜甘寧革命老區對中國司法制度的貢獻,也是司法工作踐行群眾路線的一個典范。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那樣:“要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要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在每一起案件的辦理過程中,在每一個具體的司法和行政行為中,切實樹立為民意識,確保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
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市場經濟的本質要求必須依靠法律手段來解決市場中出現的爭端、維護市場交易的秩序。如果法治失靈、必然導致市場失靈,當市場不能發揮其有效配置資源的作用時,經濟也就不可能得到持續發展。
在陜甘寧革命老區振興規劃中,經濟發展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其他發展目標的基礎。革命老區經濟基礎薄弱,市場環境還很不完善。因此,要注重通過行政執法、司法來調整經濟關系、規范經濟行為、維護經濟秩序,營造老區經濟發展所需要的市場環境。
要發揮法治在營造老區良好市場環境中的作用,建議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法律服務工作。行政司法部門應當重視律師、公證、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務業在老區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引導司法行政人員和法律服務工作者主動參與企業經濟活動,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提前化解可能遇到的法律風險,引導市場主體尊法、守法。二是做好打擊經濟犯罪工作。經濟轉型期和高速發展期往往也是經濟犯罪高發期,司法部門要嚴厲打擊生產銷售偽劣商品、商業賄賂、金融詐騙、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偷稅騙稅、合同詐騙、非法經營等各種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犯罪,維護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茖W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在革命老區振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應當依法打擊新聞出版、高新技術和農業領域侵犯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植物新品種權等知識產權犯罪,努力營造有利于自主創新的市場環境。三是做好經濟審判工作。審判工作要同老區的經濟建設緊密結合,服務經濟發展的大局,處理好重大產業項目、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等事關老區振興規劃全局的糾紛,通過能動司法配合老區經濟建設的全局,為陜甘寧革命老區的振興保駕護航。
穩定的社會環境是經濟發展的前提,一個治安管理混亂、矛盾頻發、人心惶惶的社會,經濟建設就難以順利進行。按照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安全是人的第二層次的需求,僅次于生理需求,人們只有在安全需求得到滿足后才能考慮更高層次的需求。只有在一個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中,社會群體才能把精力集中起來實現自我發展的需求,而社會也會隨著個人的發展而進步。
革命老區經濟相對落后,在經濟轉型和社會轉型的過程中,必然會面臨一定程度上的利益沖突,特別是落實老區振興規劃中交通、能源、新農村等建設時,可能會在征地、拆遷、移民等環節產生一些矛盾,這些利益沖突和矛盾如果不能通過合法渠道得以合理解決,就會影響革命老區建設的順利進行。
因此,在陜甘寧革命老區振興的進程中,要積極運用法律手段來化解和處理社會矛盾,依法維穩。在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方面,建議重點做好三項工作:一是要堅決打擊境內外敵對勢力策劃實施的滲透顛覆破壞活動,防止敵對勢力利用和激化社會矛盾,維護國家政治安全。二是要嚴厲打擊嚴重暴力犯罪、黑惡勢力犯罪、多發性侵財犯罪和“黃賭毒”等犯罪,為革命老區發展提供安定祥和的治安環境。三是要特別注重依法懲治各種損害企業合法權益的犯罪,堅決打擊綁架、故意傷害、敲詐等危害企業投資者、經營管理者人身財產安全的犯罪。嚴禁司法機關利用刑事手段違法插手經濟糾紛、違法查封扣押凍結企業財產等侵犯企業合法權益的行為。為革命老區的振興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和發展環境。
政府在推進陜甘寧革命老區振興的進程中發揮著主導作用,國家公職人員能否廉潔奉公、依法辦事,不僅關乎到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還直接影響到投資者的信心,只有建設一支高效廉潔的公務人員隊伍,才能保障老區振興中各項規劃的順利正確實施。
建議重點查辦國家工作人員在交通、能源化工、新農村建設等領域中利用經濟監管權、行政審批權、行政執法權實施的貪污受賄、瀆職侵權等職務犯罪,強化對水利工程、交通設施、電氣設施等基礎設施和重大項目建設關鍵部位和環節的職務行為的監督,促進基礎設施和重大項目建設健康規范進行。嚴肅查處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侵犯國家利益以及相關投資者和經營者合法權益的職務犯罪案件,確保行政權力的合法運行。
建議在認真查辦職務犯罪的同時,也要注重職務犯罪預防工作。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預防職務犯罪出生產力,我深以為然?!蓖ㄟ^預防職務犯罪工作,營造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是推進陜甘寧革命老區振興的重要動力。預防職務犯罪不僅能夠避免職務犯罪所造成的損失,還能夠促進國家工作人員依法辦事,更好地服務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總體布局,在“五位一體”建設中居于突出地位,確立了“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目標和任務。
革命老區的振興不能走以損壞環境和資源為代價而追求經濟發展的老路,應當實現可持續發展。陜甘寧革命老區振興規劃把建設黃土高原生態文明示范區作為戰略定位,并把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取得重大進展作為發展目標之一。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在其建設過程中,法律作為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行為規范,是促進和保障生態文明建設順利進行的有力手段。生態文明建設中各種政策和措施的推行和實現都離不開法治的保障。
建議加強對生態環境的司法保護,倡導綠色司法。一是要依法打擊造成重大環境污染、嚴重破壞生態資源的犯罪,嚴肅查辦危害能源資源和生態環境特別是生態修復工程、防災減災體系建設背后的職務犯罪。二是在辦理破壞生態資源的案件中,貫徹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對罪行較輕的被告人除判決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外,教育被告人采取積極措施,對破壞生態資源的行為進行補救。如責令盜伐濫伐林木的被告人積極賠償損失、補植綠化、管護林木等,并將這些情況作為對被告人從輕處理的情節,通過恢復性司法,更好地保護資源和生態環境。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農工黨中央委員、法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