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健
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相結合,全面提高工業發展的整體素質和水平,德清正加速形成以高端項目建設為主、中低端跟進的良性互動格局
在后危機時代,戰略性新興產業既代表著科技創新的方向,也代表著產業發展的方向。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德清縣深化工業強縣、推進“全面翻一番、實現新崛起”的主要載體和重要保障。德清縣戰略性新興產業總體發展思路是以招商選資為突破口,以項目建設為支撐,以自主創新為動力,以集約、集聚、集群發展為方向,深化體制創新、機制創新、技術創新和金融創新,推動以先進裝備制造、生物醫藥、航天航空為主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向高端化、重型化、規模化、產業化發展。
根據戰略性新興產業戰略性、創新性、導向性的特征,對照《浙江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指導目錄(2011年)》,立足德清縣產業基礎,現階段德清縣重點培育和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主要包括先進裝備制造、生物醫藥、航天航空三大產業,重點推進的產品方向為大型空分設備、高性能工程施工機械、高檔數控機床,工業自動化控制系統、基因工程藥物和重組藥物、創新中藥、生物農藥、綠色農用生物制品、現代中藥及天然保健食品、化妝品、航空制造等。德清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主要有以下做法:
——兩化深度融合,鼓勵企業跨國重組。注重“兩化”融合,普及規模以上先進裝備制造企業數控技術及智能控制技術,培育一批生產性服務業示范項目和龍頭企業,推動制造業向研發和營銷服務兩端延伸、向價值鏈高端提升,促進生產服務業發展提速、比例提高、結構提升。德清生物醫藥產業集群被評為全省產業集群“兩化”深度融合第一批實驗區。德清縣先進裝備制造企業率先抓住后經濟危機這一機遇,低成本并購重組一批與自身產業相關配套的下游企業,形成集團化、規模化發展的趨勢,其中以德清縣金恒數控并購日資企業案例最為典型。
——發展高端裝備,重點突出通航產業。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十二五”規劃將航空航天裝備制造列在首位,充分體現了國家對通航產業的高度重視。通航產業是德清縣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主要抓手之一。德清縣企業浙江通航航空產業有限公司已與洛杉磯直升機有限公司正式簽署協議,這也表示德清縣距離集整機與部件研發、制造、銷售、培訓、維修、租賃和會展等為一體的通航產業研發、制造和應用示范基地目標又近了一步。德清通航產業被省發改委認定為“通用航空省高技術產業基地”。德清通用航空省高技術產業基地以德清經濟開發區、臨杭工業區和德清科技新城為依托,總規劃面積20.5平方公里,建設通航產業裝備制造基地、通航產業科技研發與技術服務中心、空港綜合服務中心等核心發展區塊。重點發展航空仿真模擬器(機)生產和直升機總裝制造兩大特色領域,加快拓展機載設備、航空零部件、固定翼飛機等通航高技術制造領域,積極發展航空器展示銷售、航空培訓教育、飛機維護和修理、航空器融資租賃等通航高技術服務領域。
——加強產業園建設,實施稅收激勵政策。位于德清縣的浙江省地理信息產業園項目,規劃提供1970畝建設用地發展科技含量高的項目。以“優、新、高、特”為產業發展導向,引導地理信息及相關企業到園區集聚發展,推動地理信息及相關產業集群化、集約化、規模化發展,力爭把浙江省地理信息產業園建設成產業鏈完整、產學研相結合的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示范基地和國家級地理信息產業園。值得關注的是,德清創新財政資金扶持方式,逐步形成財政資金的引導放大和企業融資風險的分散補償機制,支持地理信息及相關企業、地理信息產業項目和地理信息產業園區建設。地理信息企業經認定為軟件企業的,可申請享受國家現行鼓勵軟件產業發展的有關所得稅優惠政策。地理信息企業為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照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究開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地理信息企業經有關部門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地理信息企業投資國家鼓勵類項目,除《國內投資項目不予免稅的進口商品目錄》所列商品外,在投資總額內所需進口自用設備以及按照合同隨設備進口的技術及配套件、備件,免征進口稅。一個納稅年度內,對地理信息居民企業技術轉讓所得不超過500萬元的部分,免征企業所得稅;超過500萬元的部分,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

——推進平臺建設,加快選商引資步伐。科技新城作為德清縣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主要平臺之一,近年發展步伐逐年加快,一批科技成果轉化的中試基地和產業化基地開工建設,實現了產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和集聚集群同步發展。2012年底,科技新城新拓展面積2445畝,新建成面積1150畝,累計投入3.5億元。德清智創科技城、浙江國遙地理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聯建辦公樓兩項目企業已完成土地摘牌,各項目業主正在抓緊報批前期手續,浙江省地理信息產業園配套綜合樓項目土地正在掛牌出讓,其它簽約項目土地供地手續正在辦理中。圍繞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推進產學研合作,培育科技創新型企業,2012年上半年共引進企業24家(地理信息企業5家),新注冊運行項目9個,實到注冊資金8282萬元,完成年度目標的82.8%;落戶大好高項目1個,為總投資5億元人民幣,注冊資本1億元人民幣的浙江翰睿實業項目,完成年度目標的50%。以“七聯審批”工作機制為切入點,加快德清生物醫藥產業園和裝備制造產業園項目進度,促使項目早竣工、早達產、早見效。
——加大項目投資,抓好重點項目申報。2012年德清縣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73.75億元,同比增長23.5%。工業性投入完成104億元,其中技改投入67億元,分別增長20.7%和291.8%,51個5000萬元以上重點工業項目開工建設、23個竣工投產。基礎設施和民生投資完成36.04億元。技改與設備投入力度有明顯加大,實施工業技術改造項目215項,完成投資66.95億元,同比增長291.8%,占工業投資的64.4%,占比全市排名第一。2012年11月,總投資10億元人民幣和合同外資5500萬美元的泰普森公司技改擴建項目開工建設,投產后三年內年新增銷售收入為12億元,該項目是泰普森進軍智能裝備制造產業的一個里程碑。德清縣暖爾特熱力設備有限公司年產2000套熱水機組項目、浙江科達磁電有限公司的“高性能、低功耗NFC軟磁合金磁粉芯研發與產業化”項目、中電科技德清華瑩電子有限公司“聲表面波級黑化鈮酸鋰單晶片”項目、浙江恒立數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速數控剪切設備生產過程計算機自動控制系統研發與產業化”項目、浙江泰達微電機有限公司“高效稀土永磁直流風機的研發”項目成功入選2013年省重點項目。
——注重人才培養,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人才建設至關重要。2012年,浙江歐詩漫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沈志榮榮獲浙江省十大杰出領袖企業家稱號,德清縣浦森耐火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夏森權榮獲了浙江省中小企業優秀企業家稱號。浙江佐力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秘鄭超一同志繼2012年7月獲得“2011中國創業板上市公司優秀董秘”稱號后,再次榮獲“2012年金牌上市公司董秘”稱號。在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大力發展新興產業的新背景下,新一輪的人才爭奪已經在世界范圍內展開。美國、法國和澳大利亞等國先后推出了新的移民政策,重視引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急需人才。要進一步抓好人才培養和使用,加快形成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人才高地,深入實施“三個一批”優秀企業家培養計劃、推進“5155”產業英才建設工程、企業精細化管理培訓和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培訓,大力引進帶項目、帶技術、帶資金,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國內外高層次人才項目及其創新團隊,鼓勵引進人才項目與德清縣企業對接與合作,探索深化民營企業與引進人才合作創業的激勵機制,加速項目產業化進程,為德清縣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提供智力保障,到2015年,企業人才總量占到全縣人才總量的75%以上,經營管理者隊伍中大專以上學歷的占80%以上,企業人才中技術工人總量達到8.8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2.2萬人,全縣市“365”優秀企業創新團隊總量達到20個左右,省重點創新團隊達到2個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