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小中 洪定鋼 王效柱
(廣西柳州市中醫院,廣西 柳州 545001)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多發生于中老年患者,是骨科臨床的常見病和多發病,自2010年1月到2012年6月,我們對膝骨關節炎患者采用關節鏡下檢查清理術,術后予以壯醫藥線點灸和壯藥滾燙治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60例患者60膝,治療組30例30膝,其中男性8例,女性例;年齡46~78歲,平均.5歲;右膝例,左膝例;病程最短月,最長年,平均5.6年。對照組例30膝,其中男性例,女性20例;年齡~76歲,平均.3歲;右膝例,右膝例;病程最短1月,最長11年,平均5.1年。
1.2 診斷標準:參照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2007年修訂的KOA診斷標準[1]:①近1個月內反復膝關節疼痛;②X線片(站立或負重位)示關節間隙變窄、軟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變、關節緣骨贅形成;③關節液(至少次)清亮、黏稠,WBC<2000個 /ml;④中老年患者(≥40歲);⑤晨僵≤3 min;⑥活動時有骨摩擦音(感)(注:綜合臨床、實驗室及 X線檢查,符合+2條或+3+5+6條或+4+5+6條,可診斷膝關節 OA)。
1.3 手術方法:所有患者均由作者以Stryker關節鏡系統進行治療。硬膜外麻醉成功后,患者取仰臥位,患膝屈曲90度,大腿中段上氣囊止血帶。取標準的膝關節前內側和前外側入路,按順序分別檢查髕上囊、髁間窩、內外側關節間隙,側隱窩,用刨刀切除髕上囊及髁間窩增生的滑膜組織,用等離子刀氣化磨損的半月板邊緣和關節軟骨,使之平整,關節內游離體予以取出,并用大量生理鹽水沖洗關節腔。術畢膝周用彈力繃帶固定。
1.4 術后復康:治療組和對照組患者術后均給予以冰敷24小時,20分鐘/次,Q4h。第二天開始行股四頭肌功能鍛煉,第3天開始下地行走。治療組術后第二天開始加用壯醫藥線點灸2周,取穴膝周阿是穴和足三里、雙膝眼、陰陵泉、解溪,每穴壯,每天次。術后周拆線后改為壯藥祛風行血洗劑滾燙治療1周,處方如下:九龍藤g,半風荷g,雞血藤g,寬筋藤g,忍冬藤50g,鉆地風50g,滿山香50g。將上述諸藥粉碎,裝于50cm×50cm的布袋中煮沸20分鐘,脫水,在患膝周圍進行滾燙治療,每次30分鐘,每天早晚各1次。
應用Lysholm膝關節功能評定方法,分別對兩組患者術前和術后1月的膝關節功能進行評定,數據以均數±標準差()表示,數據用SPSS13.0統計軟件處理,計量資料用t檢驗,結果見下表1。

表1 兩組Lysholm膝關節功能評分結果
3.1 原發性膝骨性關節炎以中老年患者多見,女性多于男性,60歲以上的人群中患病率可達50%,75歲的人群則達80%[1],其原因尚不明確,主要病理改變是膝關節軟骨的變性破壞、軟骨下骨硬化或囊性變、關節邊緣骨質增生,同時合并有滑膜的增生、關節囊攣縮、韌帶松弛、半月板的磨損、關節內游離體的形成等。膝關節鏡可以有效的緩解膝關節炎患者的臨床癥狀,緩解疼痛,改善功能,在臨床的有較多的報道[2]。但手術完成只是治療的一部分,術后膝關節及時正確的功能康復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醫護人員認真的治療和指導[3]。
3.2 壯醫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總結出許多具有民族特色且行之有效的外治療法。壯醫藥線點灸療法是壯醫獨具特色的傳統醫療技法之一,在壯族聚居地流傳很久,廣泛慶用于臨床各科[4]。中老年患者膝骨性關節炎術后由于手術創傷,氣滯血瘀,不通則通。藥線點灸采用的藥線是經過壯藥浸泡后制成的苧麻線,其氣味芳香、辛散,施炙時術者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藥線,點燃后熄滅明火,直接灸灼患者體表相應的穴位,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5]。術后2周采用壯藥祛風行血洗劑,方中的中的壯藥九龍藤、雞血藤、滿山香具有行氣活血、祛風除濕的作用,忍冬藤、寬筋藤具有疏風通絡,鉆地風具有祛風除濕、補腎壯陽的作用[6]。患者經過2周的滾燙治療,有效的促進了患肢的功能康復。
3.3 根據表1結果可以看到,我們對于膝骨性關節炎患者采用關節鏡下檢查清理術,兩組術后評分均明顯優于術前,治療組術后早期給予壯醫藥線點灸,2周后采用祛風行血洗劑行滾燙治療,又明顯的優于對照組。所以對于膝骨關節炎患者,關節鏡術后及時的采用壯醫綜合治療,可以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祛風通絡,促進膝關節的功能的康復,值得臨床進一步提廣應用。
[1]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骨關節炎診治指南(2007年版)[J].中國醫刊,2007,42(12)∶30-32.
[2]徐立新,楊芳,吉明,等.膝關節鏡清理術配合康復訓練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的臨床研究[J].重慶醫學,2010,39(13)∶1720-1721.
[3]張志峰,張麗娟,李文焱.膝關節鏡術后早期功能鍛煉指導[J].內蒙古中醫藥,2009,28(24):99-100.
[4]黃瑾明,黃漢儒,黃鼎堅.壯醫藥線點灸療法[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86.1.
[5]湯紅麗,馬鈺婷,王建慧,等.壯醫藥線點灸療法對痛經大鼠腦垂體β內啡肽的影響[J].中國民間療法,2012,20(2)∶77-78.
[6]易 自 剛,徐 冬 英,冼 寒 梅 .壯 醫 方 藥 學[M].南 寧 ∶廣 西 民族出版社,2006.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