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 林淑玲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通過本組課文的學習,你對一些地方的風俗習慣是否有了更多的了解?請你將調查到的民風民俗加以整理,寫成一篇習作。可以寫節日習俗,也可以寫富有地方特色的服飾、飲食、民居,還可以寫新穎、別致的民間工藝品。可以是課外閱讀知道的,也可以是通過調查訪問了解到的,還可以是在別的地方親眼看到的、親身感受到的。
寫完后先在小組里交流。要抓住所寫民俗的特點,盡量講清楚習作的內容,耐心解答同學的提問,傾聽同學的意見,然后推選代表到全班匯報,再根據大家提出的建議,對習作進行修改完善。
同學們,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我們的祖國地廣人多,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民族,都有著自己獨具特色的民風民俗。這次習作我們就來寫一寫你調查了解到的民風民俗,一起感受民俗風情的源遠流長和民俗文化的斑斕多姿。
一、說一說你了解到的民風民俗有哪些,你最感興趣的是什么。所謂“民風民俗”就是最早流傳在民間的一些傳統節日及風俗習慣。這次習作的內容,可以是節日習俗,也可以是富有地方特色的服飾、飲食、民居或新穎、別致的民間工藝品;可以是課外閱讀時知道的,也可以是調查訪問了解到的或是在別的地方親眼看到、親身感受到的。這樣你就會發現,我們可寫的民風民俗有很多。這就需要將你調查了解到的民風民俗加以整理,想一想哪方面的民俗自己最感興趣、積累的素材最豐富,哪些內容給自己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選好材料,確定自己要寫的內容。
二、想一想你要介紹的民風民俗有什么特點。確定好自己要寫的內容之后,要認真地回憶一下,自己要介紹的民風民俗有什么特點?例如《各具特色的民居》一文,作者抓住了客家民居“營壘式住宅”的構造特點,以及傣家人“多起竹樓,傍水而居”的傳統習俗,從民居的位置、作用、材料、結構、文化特征等方面介紹了被譽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和“傍水而居”的傣家竹樓。那么,如果我們要寫富有地方特色的服飾,就可以選擇福建泉州的惠安女服飾,抓住“封建頭、民主肚、節約衫、浪費褲”等特點介紹惠安女服飾的奇特;在寫民居時,就可以選擇福建土樓,抓住其“防風、防水、防震”的特點來介紹土樓建筑……總之,只有抓住所寫民俗的特點,才能挖掘出民族文化的精髓。
三、選擇恰當的表達方法,把自己所寫民俗的特點清楚地寫下來。這次習作要求我們寫的時候民俗特點要突出,內容要具體,語句要通順。那么習作中如何寫出民俗的特點呢?同學們可以回憶一下本組學過的課文,例如《北京的春節》,作者運用了列數字、舉例子、作比較、打比方等方法按照時間順序介紹了北京春節的習俗,再現老北京人過春節的隆重與熱鬧、溫馨與美好。而《藏戲》,主要采用了比喻、反問、象征、夸張等手法形象生動地說明藏戲的形成和特色。我們在習作時,也應該試著運用這些學過的描寫民風民俗的表達方法,這樣文章才會有血有肉,生動有趣。另外,像《北京的春節》,有的部分進行了詳細的描述,有的部分則一筆帶過,這樣寫對突出民俗特點很有好處,我們在習作時也可以借鑒。
四、用自己的語言,寫自己的感受,反映出民風民俗的情趣。寫民風民俗,要能讓別人從中體會到生活情趣。例如《和田的維吾爾》,作者通過介紹自己的親身經歷和自己的真實感受寫出了能歌善舞的維吾爾族人豁達樂觀的性格特征及許多饒有趣味的風俗。如果我們寫家鄉的民風民俗,我們要將熱愛、自豪和眷戀之情揉進我們習作的敘述和描寫之中,力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如果寫其他地方的民風民俗,我們還要注意不能生搬硬套所查閱的資料,要將資料轉化成自己的語言,把自己的感受體會寫進去,這樣文章才有感染力,別人才愛讀。
【例文】
以茶待客情意濃
福建省安溪縣第九小學 殷少敏
我的家鄉安溪是一個有著一千多年產茶歷史的古老茶鄉。茶,已經滲透到安溪茶鄉人民的生產、生活,以及衣食住行、婚喪喜慶、迎來送往的禮俗和日常的交際之中。迎賓送客以茶相待,是安溪世代相承的傳統禮俗,閩南俗語“安溪人真好客,入門就泡茶”說的就是安溪人以茶待客的風俗。
在安溪,只要家里來了客人,主人就會拿出珍藏的好茶葉,燒開一壺水,用白瓷制作的茶碗和茶杯,沖泡出一杯杯醇香四溢的鐵觀音,細細品飲一番。“未講天下事,先品觀音茶”,淡淡的茶香已將賓朋之間的距離悄悄地拉近了。幾杯韻味十足的觀音茶入口,便覺口齒留香,心曠神怡之際,朋友之間的情誼也更濃了。
在安溪,除了在家中以茶待客,許多工廠、機關、商鋪、酒店等,也都備有茶具和茶葉,招待來訪的客人。而且每逢新的一批客人到來,就要立即煮水、重換茶葉,以表達我們安溪人的熱情好客。
安溪人待客離不開茶,看似尋常的請茶、喝茶,也有著不少講究。請茶時,若是親密的茶友,只需以手示意,一聲“請”,各自認杯;若是一般的友人,客氣一點,則端起茶盤,請客人任選一杯;如今,大部分安溪人都選擇用茶夾夾起茶杯,從老至幼,由尊至密,逐一敬奉。至于喝茶,安溪人注重品茶韻,雖然一杯茶很少,卻是不能一飲而盡的,必須先淺淺地抿一口,在口中稍留片刻,再緩緩咽下。咽下后,也不要急于喝第二口,留心品味一下,若真是好茶,這時就會有“甘味”從喉中涌起,令人回味無窮。
在安溪,許多人在工作之余還會懷揣幾泡茶,一起斗茶論道,其樂融融。這股斗茶之風,已開始在福建的其他地方,乃至廣東、上海等地流行起來,不斷地把安溪的茶風茶俗傳播到各處,讓更多的人有機會品嘗我們家鄉的鐵觀音,一起感受安溪獨特的茶文化。
親愛的朋友,如果你到安溪來,一定忘不了“寒夜客來茶當酒”的觀音茶,一定忘不了熱情好客的安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