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素慧 竇 娜 李 丹 邱忠君 (河北聯合大學護理與康復學院,河北 唐山 063000)
幸福和諧的婚姻生活不僅愉悅身心,還可使女性得到更多社會支持資源,使其擁有充實而快樂的生活〔1〕。緊張的家庭氣氛對女性來說有較大的精神壓力,與丈夫關系不和睦易產生抑郁癥〔2〕。有研究者認為,抑郁焦慮與圍絕經期婦女體內的促卵泡激素 (FSH)水平增高、在家庭中的作用等有關〔3〕。我們應用流調中心用抑郁量表從婚姻家庭角度對圍絕經期女性抑郁的發生情況進行調查,為圍絕經期女性建立和諧的家庭環境,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1.1 研究對象 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采用按年齡比例、城鄉分層抽樣的方法對全國20省 (直轄市)社區45~57歲婦女1 102例進行調查。城市609人;農村493人。初中及以下學歷469人;高中 (包括中專)374人;大專193人;本科47人;碩士及以上19人。其中45~48歲362人,49~52歲471人,53~58歲269人,平均年齡 (49.36±5.17)歲。
1.2 調查方法 對河北聯合大學護理學院生源地 (20省直轄市)五年制大三學生進行篩選,選定調研地區和調查員,進行培訓,合格后學生攜帶介紹信和知情同意書與當地婦聯取得聯系后發出調查問卷1 200份,回收有效問卷1 102份,有效率為94.27%。
1.3 評價工具 ①自擬一般情況調查表:共13個變量,包括困難時家庭社會支持、伴侶狀況、伴侶工作、婚姻質量(自我評價)、婚姻狀況、居住面積、居住光線、居住人文環境、居住自然環境、居住情況、是否有子女、與子女關系、與鄰里關系。②流調用抑郁量表(CES-D)是為評價當前抑郁癥狀的頻度而設計的著重于抑郁情感或心境的量表,共有20個條目,評定按過去1 w內出現相應情況或感覺的頻度評定;不足1 d者為“沒有或基本沒有”;1~2 d為“少有”,3~4 d為“常有”,5~7 d為“幾乎一直有”。20個單項分的總和范圍為0~60分。其中總分≤15分為無抑郁癥狀,16~19分為可能有抑郁癥狀,≥20分為肯定有抑郁癥狀。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家庭、環境因素對圍絕經期婦女抑郁的單因素分析 調查結果顯示困難時家庭社會不支持、伴侶有慢病和無作、婚姻自我感覺差、離異與喪偶、居住自然環境差、獨居、與子女和鄰居關系不好的圍絕經期婦女抑郁的發生率高,反之則低,有顯著差異 (P<0.05或P<0.01)。見表1。
2.2 影響圍絕經期抑郁的危險因素的線性回歸分析 以抑郁癥狀程度為因變量,以圍絕經期抑郁有顯著差異的影響因素為自變量,得到各因素的t值、P值、相關系數R、決定系數R2,從中篩選出圍絕經期抑郁由大到小的危險因素。R2值越大,自變量對應變量的影響越大。表2顯示的是依次影響順序,與圍絕經期抑郁相關較大的因素有:婚姻質量>家庭社會支持>子女關系>伴侶健康狀況>婚姻狀況>伴侶工作與否>鄰里關系>居住環境>居住情況。

表1 婚姻、家庭、居住環境對圍絕經期婦女抑郁的影響因素〔n(%)〕

表2 影響圍絕經期抑郁的危險因素的線性回歸分析
女性處于圍絕經期時,隨著卵巢功能逐漸衰退,雌激素水平逐漸下降,引發自主神經功能失調,導致一些軀體癥狀和心理活動障礙〔3〕。家庭支持作為緩解個體負性情緒的重要因素,對身心健康有重要的影響。喪偶和離異是重大的負性生活事件,揮之不去的情感傷害、獨處的生存狀態可加重內分泌的失調,使抑郁程度升高〔1〕。在婚姻不滿中,喪偶和離婚心理狀態較差〔4〕?,F代社會競爭激烈,人際關系淡薄,越發促使人們從婚姻中獲得心理補償。事業、家庭雙重壓力使現代更年期女性比過去任何時候更迫切需要從配偶身上獲得心理支持和安慰〔5〕。伴侶無工作、患慢性病抑郁的發生率較高,圍絕經期女性生活及工作負擔都比較重,伴侶患病和無工作是外界環境的一種不良刺激,處于圍絕經期的婦女對外界環境的不良刺激非常敏感,這是導致抑郁發生的重要因素〔6〕。另外,居住環境差與居住環境好的相比較,圍絕經期女性易產生抑郁,居住環境質量直接關系到人們的生活質量,在優美的環境中居住、生活,給人一種美的享受,使人感到舒適、方便、安全、順心。居住環境差的圍絕經期女性其經濟條件相應也差,可支配消費范圍小,有更多的生活拮據和困頓,加上子女就業、結婚、住房等多重壓力,更易發生抑郁癥狀。
1 岳靜玲,楊宇飛.唐山市更年期女性抑郁情緒影響因素調查分析〔J〕. 中國婦幼保健,2010;25(34):5079-82.
2 張淞文,王軍華,周 紅,等.北京地區更年期婦女抑郁癥狀調查〔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3;17(5):348-50.
3 張琳珠.如何正確認識更年期綜合征〔J〕.中華臨床醫學研究雜志,2007;1(311):1615-6.
4 王哲蔚,高曉玲,周 蕾,等.更年期婦女健康和生活質量及其影響因素調查〔J〕.中國婦幼保健,2003;18(5):295-8.
5 陳麗蘋,陳長香,李淑杏,等.更年期女性的婚姻質量、伴侶狀況及與更年期綜合征的相關性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09;27(5):126-7.
6 閆凱麟,鄧中榮,郭克鋒,等.女性更年期臨床特征與抑郁發生狀況〔J〕.中國臨床康復,2005;9(4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