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志勤 陳麗莉 涂海霞 楊玉霞 寧香香 (溫州醫學院護理學院,浙江 溫州 35000)
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標志著整個社會的文明和進步程度,社區為老年人服務的水平是影響老年人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1,2〕。目前,浙江省與全國一樣,正處于老齡化加速發展期,老年人逐漸成為接受社區衛生服務的重要人群。由于農村老年人占老年人口的絕大多數,因此完善農村老年人社區衛生服務的內容、促進衛生服務的發展有重要意義。本課題組在2009年9~10月,對浙江省農村老年人接受社區衛生服務狀況及對社區衛生服務的滿意度進行了調查,旨在探討本地區農村老年人社區衛生服務的需求意愿、滿意度及影響因素,為滿足老年人社區衛生服務需求、改善社區衛生服務質量提供依據。
1.1 對象 以浙江省農村老年人為研究對象。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①年齡≥60歲;②在當地居住1年以上。排除標準:雖有當地戶口,調查期間未在家居住的老年人。
1.2 方法 按浙江省的地理位置,選擇北部、南部各1個市(舟山、溫州),采取分層隨機整群抽樣的方法獲取樣本。首先按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將兩所城市所有的縣分為好、中、差三個等級。每個等級隨機抽取1個縣,每個縣隨機抽取1個鄉,每個鄉隨機抽取1~2個村。采取入戶調查的方式,對每個村所有符合條件的人進行調查。
1.3 調查工具及質量控制 用自行設計的調查表,調查老人的一般人口學資料和慢性病患病情況,包括年齡、性別、學歷、婚姻狀況、以往的職業、現工作情況、是否獨居、經濟收入、是否患有慢性病等。在查閱資料和專家咨詢的基礎上自行設計社區衛生服務需求意愿調查表和滿意度調查表,調查老人社區衛生服務的需求意愿和對社區衛生服務的滿意度。社區衛生需求意愿調查表包括是否愿意接受社區衛生服務及對社區衛生服務項目(包括家庭病床、定期體檢、健康教育、康復指導、上門診療、慢性病護理、心理指導、設立老年服務中心)的需求情況。滿意度為滿意、一般、不滿意三級評分。調查員為課題組成員及本校學生。統一培訓調查員,正式調查前進行預調查。在每一調查地點完成調查后由課題組主要成員抽檢5%進行復查,復查項目的一致率在95%以上。
1.4 統計學處理 調查資料用Epidata3.1軟件建立數據庫,采用雙錄入法進行核對,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描述和分析。統計描述采用Frequencies,統計分析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檢驗水準α=0.05。
2.1 調查對象的一般資料 本項目共調查了14個村2 230名老年人,獲得有效調查問卷2 184份,有效率97.9%。其中,男性966人,占44.8%,女性1 218人,占55.2%。60~歲、70~歲、80歲及以上老年人分別占44.4%、41.2%、14.4%。有配偶者占69.8%,無配偶者占30.2%。未受過教育者占67%,小學文化者占27.3%,初中及以上文化者占5.7%。以往職業為農業勞動者占56.9%,無業者占21.8%,農民工占10.2%,其他工作者占11.1%。家庭人均年收入在~5 000元、~1萬元、~2萬元、2萬元以上者分別占62.6%、26.3%、8%、3.1%。
2.2 社區衛生服務的需求意愿 2 184例農村老人中,有1 865人回答有接受社區衛生服務意愿,占85.4%;294人回答無接受意愿,占13.5%;25人回答不知道,占1.1%。在本次調查表所設的社區衛生服務8個項目中,58.9%的老年人認為定期體檢是他們最需要的,其次是上門診療(占15.4%),有慢性病護理、健康教育、建立家庭病床需要的分別占7%、5.8%和5.6%,對建立老年服務中心、康復指導、心理指導的需求較少,分別占4.3%、2.4%、0.4%。
2.3 對社區衛生服務的滿意度 在2 184例老人中,有2 159例老年人對社區衛生服務的滿意度進行了回答。其中,對社區衛生服務滿意的有789例,占36.6%;一般的有938例,占43.4%;不滿意的有432例,占20%。有515例的老年人回答了對社區衛生服務最不滿意之處:其中有40.8%的人認為技術水平低,18.6%的人認為藥價太貴,認為服務項目少、不能報銷、衛生條件差、服務態度差及其他原因的分別占15.7%、15% 、5.4% 、2.7% 、1.7% 。
2.4 影響老年人社區衛生服務的需求意愿的因素 以社區衛生服務需求意愿為因變量,分別以以上人口學資料、慢性病的患病情況及對社區衛生服務的滿意度為自變量進行Logistic逐步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學歷、以往職業、是否患有慢性病、對社區衛生服務的滿意度是影響老年人社區衛生服務需求意愿的主要因素(表1)。

表1 老年人社區衛生服務需求意愿的影響因素
老年人是接受社區衛生服務的主要人群之一。由于社區衛生服務的有效、經濟、便捷等特點,加上老年人身體狀況較差及經濟承擔能力相對較低,因此多數老年人愿意接受社區衛生服務。本調查顯示,對社區衛生服務有需求愿意老年人占85.4%,這與冷靜等〔3〕對城區老年人的調查及趙華碩等〔4〕對農村老年人的調查基本一致。說明搞好社區衛生服務,對維護老年人的健康有重要意義。
由于現階段農村社區衛生服務還沒有完善,農村老年人對社區衛生服務的認識尚不全面。調查中發現,有部分老年人對健康教育、建立老年服務中心、康復指導、心理指導等項目的內容和方式缺乏一定的了解,他們認為社區衛生服務就是體格檢查和診療工作。這可能是本調查中他們選擇最需要的衛生服務項目時,首先選擇“定期體檢”和“上門診療”的主要原因。這與周文利、王麗萍等〔5,6〕的調查相似。因此完善農村社區衛生服務項目,開展多方位的服務,加強對社區衛生服務內容的宣教,有助于老年人提高對社區衛生服務的認識,更有效地利用社區衛生服務。
雖然有80%以上的農村老年人愿意接受社區衛生服務,但老年人對社區衛生服務的滿意度還不高。其主要原因是“社區衛生服務人員技術水平低”和“藥價太貴”,這與牛田華、薛鵬等〔7,8〕的研究相似。目前雖然衛生監管部門通過各種途徑加強社區衛生人員的培訓,很多社區衛生機構也實行了藥品的零差價〔9〕,但部分農村社區的村衛生室等機構還以民營為主,其是否接受培訓仍有一定的自主性,藥品的價格也有一定的彈性。因此,加強對農村社區衛生人員的培訓,加快對社區衛生室等個體開辦的社區衛生機構接收或轉型,是提高農村老年人帶對社區衛生服務滿意度的關鍵。
本調查顯示,高齡老年人(≥80歲)接受衛生服務的意愿高于低齡老年人(60~69歲)、患有慢性病者高于無慢性病者,這可能與高齡及慢性病老年人的身體狀況差有關;以往是行政、技術等職業者低于農民工、農業勞動者及無業者,可能與以往從事行政技術等職業的人員多數在較大的醫院有公費醫療,對社區衛生服務的要求較高有關;對社區衛生服務滿意者高于一般及不滿意者。總體來講,老年人的身體狀況和對社區衛生服務的看法及滿意度是決定老年人接受社區衛生服務的重要因素。因此,重視農村社區衛生服務的建設,提高社區衛生服務人員的技術水平,降低藥價,提高老年人對社區衛生服務的滿意度,會使老年人更樂于接受社區衛生服務。
1 周戰超.中國老齡化問題研究〔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07;23(1):121.
2 李德明,陳天勇,李海峰.中國社區為老服務及其對老年人生活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9;29(19):2513-5.
3 冷 靜,鄧 冰,胡艷文,等.貴陽城區老年慢性病人的衛生需求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資源配置狀況調查〔J〕.中國全科醫學,2010;13(10A):3182-4.
4 趙華碩,高修銀,王 可.農村社區老年人衛生服務需求調查〔J〕.社區醫學雜志,2010;8(16):58-9.
5 周文利,杜雪平.北京市月壇社區老年居民的社區衛生服務需求調查〔J〕.中國全科醫學,14(1A):73-5.
6 王麗萍.杭州市社區老年居民衛生服務需求及分析〔J〕.現代實用醫學,2010;22(6):628-30.
7 牛田華,孟慶躍,孟祥臻,等.農村老年人對社區衛生服務滿意度的調查和分析〔J〕.中國衛生統計,2010;27(5):505-13.
8 薛 鵬,包士鋒,周 婷.老年人社區衛生服務滿意度及影響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0;30(11):3356-7.
9 浙江省實施基本藥物制度,社區醫院藥品零差價.人民網,2010,12,25.http://nb.people.com.cn/GB/200891/13578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