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娟 李 立 李壯志 張義飛 (石家莊學院體育系,河北 石家莊 050035)
我國學者從我國的實際出發,提出了社區“居家養老”的養老方式,這一方式在家庭和社會之間找到了較好的平衡點,符合社會發展的趨勢,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認可。那么這一養老方式在石家莊實施的基礎如何,老年人對于現狀的滿意程度如何,需求如何,帶著這些問題進行了調查研究,并對石家莊市社區“居家養老”的養老方式發展與完善提出了對策。
1.1 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具有石家莊市戶口的60歲及以上老年人為調查對象,年齡(64.8±3.7)歲,選取了石家莊市長安區、橋東區、橋西區、新華區和裕華區五個區的862位老年人進行了調查,其中男性417人,女性445人。
1.2 問卷調查法 嚴格按照問卷設計的程序制定了“石家莊市老年人居家養老服務需求與對策調查問卷”,對研究對象進行調查。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對測試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
2.1 石家莊市社區居家養老現有服務設施或項目現狀 石家莊市社區現在能為居家養老提供的服務設施十分有限,多數服務設施未得到普及。社區醫療的普及做的做好,普及率達到82.8%,棋牌室達51.6%,閱覽室23.5%,健身室16.8%,戶外場地72.3%,應急維修64.5%,專為老年人開設的老人食堂、老年浴室為0%,沒有一個社區開設。由此可見,石家莊市居家養老服務體系還很不健全,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在石家莊市家政服務項目發展的空間還很大。
2.2 石家莊市老年人認為最有必要設立的服務設施或項目老年人認為最有必要設立的居家養老服務設施前3名分別是戶外場地、醫務室、應急維修,其次是健身室、閱覽室、棋牌室、老年浴室及老年人食堂。由此可見,石家莊市老年人對于戶外活動場地的要求是十分高的,也體現出老年人熱愛休閑健身。
2.3 石家莊市老年人對社區提供的服務設施或項目滿意程度石家市老年人對社區提供的服務設施或項目的滿意程度并不高。46.7%的人選擇了一般,24.9%不太滿意,2.6%很不滿意,18.5%比較滿意,4.2%非常滿意,3.1%無法回答。
2.4 石家莊市老年男性群體在居家養老服務具體項目上的需求 由表1可知,老年男性對“社區醫療服務”、“家政服務類”、“精神文化類”服務項目的需求相對較高。在調查中發現老年男性退休后面臨的最大問題是角色轉變問題及其精神、心理需求,在居家養老服務需求上表現為對“家政服務類”、“精神文化類”服務項目的迫切需求。這是因為我國傳統的思想——“男主外,女主內”,男性一般很少從事家務勞動,退休后老伴一旦過世,家務活是老年男性最為發愁的,所以對“家政服務類”的服務十分迫切,但是當前社區對于居家養老服務主要限于基本生活、照料的層次,對“家政服務類”、“精神文化類”層次的關注較少,這應當是社區今后努力的方向。

表1 石家莊市老年男性群體在居家養老服務具體項目上的需求(%)
2.5 石家莊市老年女性群體在居家養老服務具體項目上的需求 由表2可知,老年女性對“社區醫療服務”、“應急呼救”、“護理、保健類”服務項目的需求相對較高。由于受我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在家庭中家務勞動一般由女性承擔,女性對于家庭的付出相對于男性來講要多得多,也正因如此,女性退休以后往往能夠很快實現角色的轉變,更為適應居家養老。從調查中可以發現,老年女性對于“精神文化類”服務的需求比較靠后,遠低于應急呼救,從這一點也可以反映出老年女性對于家庭的強烈責任感。在調查中還了解到一部分老年女性文化水平較低,一生從事農業和家務勞動,沒有養老金或養老保險等經濟收入,日常生活主要依靠自己的丈夫,丈夫去世后,生活經濟來源出現困難,養老問題更為嚴峻。

表2 石家莊市老年女性群體在居家養老服務具體項目上的需求(%)
3.1 居家養老情況及問題 居家養老是指老年人在家中居住但卻享受社區為老年人提供的養老院式服務的一種社會化養老模式,即以家庭為核心、以社區養老服務網絡為外圍、以養老制度為保障的養老體系,也被稱為“沒有圍墻的養老院”〔1〕。“居家養老”這一養老模式的優勢有:①居家養老可充分利用現有的家庭物質資源;②可根據老年人的生活習慣安排生活,節省開支;③可以較好保證老年人的生活質量;④符合我國多數老年人的傳統觀念;⑤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⑥能夠促進社區的建設和發展,進而形成尊老、敬老、愛老的社會風尚〔2~4〕。
從調查的結果來看,“老有所醫”是老年人一個較普遍的需求,無論男女對于社區醫療服務的需求都排在第一位。但是當前石家莊市社區醫療服務現狀并不能很好滿足老年人的需求,很多老年人不得不到大的醫院看病。到醫院就醫又帶來一系列的困難,醫院看病手續繁瑣,有時需要排隊等候,老年人又行動不便,醫療費用也相對較高,給老年患者帶來諸多不便,所以社區醫療服務的建設應擺在居家養老的首位。社區除了加大對基本醫療服務的建設投入外,針對老年男性群體還應加大對“家政服務類”和“精神文化類”項目的投入。例如,社區可提供入戶料理服務,讓專業護理員為老年人打掃屋子、拖地、洗衣服、澆花、整理房間等;在“精神文化類”方面可以多舉辦一些老年人力所能及的活動,例如,合唱比賽、棋類比賽等。
3.2 居家養老對策
3.2.1 創建“居家養老”示范社區,帶動全市“居家養老”服務發展 石家莊市應不斷探索“居家養老”服務體系的建設,立足家庭,依托社區,借助養老服務組織專業化服務,在全市建立起若干個“居家養老”示范社區,為老年人提供以助醫、助行、助餐、助潔、助急、助浴等為主要內容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帶動全市“居家養老”服務發展。
3.2.2 構建居家養老和政府機構養老相結合的養老福利服務體系 石家莊市應逐步建立起以家庭為基礎、社區為依托、養老服務機構為載體的養老服務體系,加大對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補貼,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補貼經費應納入政府財政預算,
建立起與社區就業服務相聯系、政府購買服務的補貼制度,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在全市范圍鋪開,并為經濟和生活自理困難的老人提供服務補貼資金。
3.2.3 成立專門機構培養“居家養老”從業人員 社區居家養老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從業人員素質的高地直接影響著社區居家養老的質量,政府應該成立專門的機構對從業人員進行專業培訓,重視從業人員素質培養。對從業人員實施考試與進修制度,必須取得相應的資格后才可以從業。
3.2.4 積極發動社會組織、個人投資“居家養老”服務 在短時間內完善石家莊市的“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單靠政府的經費是有限的,必須打破政府行政單一管理的做法,形成政府、社會組織、公民以及民間組織的共同參與和承擔社會事務的格局。發動社會組織、個人投資“居家養老”服務,才能使石家莊市的“居家養老”服務體系迅速發展與完善。在這一過程中政府主要職責是做好“居家養老”服務發展規劃,通過政策傾斜和資金補貼培育,引導民間組織發展、在行業發展中發揮監管作用。
3.2.5 鼓勵家庭養老,獎勵家庭養老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家庭小型化日益發展,致使家庭養老功能日漸弱化,家庭養老正面臨極大的挑戰。政府應當從政策上鼓勵家庭養老,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子女在家中贍養老人,對于贍養老人的家庭在經濟上給予一定的補貼或減免一定的稅收、在住房分配或購買商品房時給予一定政策優惠等,以幫助子女盡心贍養老人。同時要加強宣傳,加強尊老、愛老、養老的教育,在全社會形成良好的贍養老人氛圍;加強相關法律、法規的建立和完善,為居家養老保駕護航。
3.2.6 借鑒國外經驗,建立新型退休養老社區 在美國有專門的老年人退休養老社區,主要分為兩類:一類主要以“提供醫療服務為目的”的退休養老社區,另一類主要以“提供休閑生活為目的”退休養老社區?!疤峁┽t療服務為目的”退休養老社區有較為完善的醫療服務系統和護理機構,這類社區主要適合那些高齡老人和身體狀況不好的老人;“提供休閑生活為目的”的退休養老社區可以享受到豐富多彩的晚年生活,老年人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經濟水平有選擇的挑選自己后半生的生活環境。石家莊市也可以借鑒這種做法,嘗試建立新型退休養老社區。
1 鞠秋錦,鄧衛華.淺析中國的居家養老〔J〕.熱點透視,2004;12(1):64-7.
2 董 沛,崔艷青,楊蘭蘭,等.城市老年人群養老方式選擇及其影響因素的調查分析〔J〕.醫學研究與教育,2009;26(4):56-60.
3 邰亞娥,于 珍.我國城市老年人居家養老與社區照顧初探〔J〕.山東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4):52-4.
4 鄧 穎,李寧秀,劉朝杰,等.老年人養老模式選擇的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公共衛生,2003;19(6):7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