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輝
本研究于2010年8月—2012年2月將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其中研究組出院后實施延伸護理1年,而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的出院健康教育,探討延伸護理能否提高出院后依從性及生活質量。
1.1 一般資料 2010年8月—2012年2月選擇在我院治療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2例,既往未服用過美托洛爾制劑。其中男42例,女30例;年齡60歲~82歲(71.05歲±6.05歲);采用美國紐約心臟病學會(NYHA)心功能分級:Ⅱ級38例,Ⅲ級34例;其中冠心病30例,高血壓心臟病20例,風濕性心臟病8例,擴張型心肌病14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7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36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及心功能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在出院前進行常規(guī)的出院健康教育,而研究組則由主管護師在患者出院前2d~3d,與所有入選患者及家屬共同制訂出院后詳細的家庭護理計劃,具體包括實施藥療護理、飲食護理、康復鍛煉和督導自我護理等延伸護理1年,主管護師對所管患者出院后的護理、健康指導全面負責,電話隨訪2次/周[1,2]。
1.3 觀察指標 生活質量評價:分別于延伸護理前后采用Katz日常生活功能指數量表(ADL)、老年人生活質量評定表、Kozma紐芬蘭紀念大學幸福度量表,對研究組和對照組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價。遵醫(yī)行為依從性:采用自行設計的依從性問卷,該問卷共8個條目,總分范圍8分~32分,其中25分~32分為完全依從,17分~24分為部分依從,16分以下為不依從。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進行χ2和t檢驗。
2.1 兩組延伸護理前后各項量表評分比較 研究組患者在延伸護理后的功能性生活指數、幸福度及生活質量評分均較本組延伸護理前明顯提高,另外與同期的對照組比較亦明顯提高(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延伸護理前后各項量表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延伸護理前后各項量表評分比較(±s)分
組別 n 日常生活能力 幸福度 生活質量研究組 延伸護理前36 10.62±2.37 18.89±2.34 24.92±2.68延伸護理后 36 10.41±2.18 22.13±2.411)2) 26.53±2.121)2)對照組 延伸護理前 36 10.44±1.89 18.70±2.71 24.42±4.36延伸護理后 36 10.65±2.10 18.52±2.56 24.74±2.62與本組延伸護理前比較,1)P<0.05;與對照組延伸護理后比較,2)P<0.05
2.2 兩組患者干預后6個月遵醫(yī)依從性對比 研究組患者正確服藥、合理飲食、規(guī)律運動、自測尿量、自測脈搏、自測體重、避免誘發(fā)因素、定期復診等方面的遵醫(yī)依從性明顯好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后6個月遵醫(yī)依從性對比 例(%)
慢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數器質性心臟病的嚴重臨床綜合征,隨著中國步入老齡化社會,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逐年增加,慢性心力衰竭發(fā)生率也隨之上升[3-5]。為了探討延伸護理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本研究將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其中
[1]黃瑞榮.預見性護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0,17(2):275-276.
[2]劉芳,方淑華,趙強,等.心理護理干預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情緒及心功能影響的研究[J].護理研究,2009,23(32):2952-2953.
[3]程春青,楊凱平.個體化護理干預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遠期療效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2,26(10C):2839-2840.
[4]何秋嫻,高莉梅,黃蘇平.護理干預對老年心力衰竭病人療效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2,10(2C):507-508.
[5]程春青,楊凱平.個體化護理干預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遠期療效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2,26(10C):2839-2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