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麗 楊 孜
1.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產房,北京 100038;2.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婦產科,北京 100038
兇險性前置胎盤,即既往有剖腹產史,此次妊娠為前置胎盤,且胎盤附著于原子宮瘢痕部位,常伴有胎盤植入。前置胎盤在我國孕產婦中的發病率為0.24%~1.57%[1],是孕產婦晚期妊娠陰道出血的常見原因。對于部分前置胎盤產婦,如及時的進行剖腹產可以降低母嬰死亡率,同時要配合臨床對其進行護理干預對母嬰孕后也非常重要,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措施可大大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病率。現將優質護理服務模式指導下的護理干預措施對兇險性前置胎盤患者的影響情況報道如下:
選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兇險性前置胎盤患者26例,將其分為A 組和B 組。其中,A 組患者13例,年齡25~35歲, 平均 (29.5±2.0) 歲; 孕周25~38周, 平均(33.2±2.4)周。B 組患者 13例,年齡 24~36 歲,平均(27.2±2.5)歲;孕周 25~38周,平均(31.7±3.5)周。兩組患者在年齡及孕齡長短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具有可比性。
A 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護理干預的方法,具體的干預護理措施包括:①心理護理:患者會對自己和腹中胎兒的健康感到憂心,因而會產生煩躁、恐懼、焦慮不安等不利于手術順利進行和術后恢復的負面情緒,此時護理工作人員需要與患者主動進行溝通,幫助患者了解情況,消除抵抗情緒,從而積極配合護理人員的工作,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②飲食護理。③補充水分。④搶救措施。⑤術后飲食及睡眠護理[2]。對B 組患者則直接進行常規護理措施。
觀察A、B 組患者的聽說、行走能力及兩組患者并發貧血、血小板減少[3]以及胎兒發生貧血、血小板減少的例數及比例。
采用SPSS 15.0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組間對比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護理后,A 組患者聽說能力、行走能力正常的例數及比例比B 組患者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后恢復情況比較[n(%)]
經過護理后,B 組患者護理后并發貧血、血小板減少的的例數及比例發病率比A 組患者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后出現并發癥的比較[n(%)]
經過護理后,B 組患者發生胎兒貧血、血小板減少的例數及比例比A 組患者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護理后胎兒情況[n(%)]
近些年來,隨著剖宮產率的增加,兇險性前置胎盤的發病率也隨之上升[4]。因此病病例較少,目前臨床認識較淺,一旦發生此病將嚴重威脅孕婦生命。此病過去的死亡率高達80%[5],近些年來,隨著剖宮產技術和產科危重癥搶救技術的提高,此病的死亡率雖然得到有效控制,但是仍在10%~20%[6]徘徊。手術是一種強烈的應激源,經常導致患者產生以焦慮為主的心理應激反應[7],反應過于激烈就會嚴重影響手術和麻醉的順利進行以及術后身體的修復,良好的護理干預往往能夠減輕患者的焦慮心理,對手術的順利進行和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病率起著重要的作用。針對此病,有關專家做了一項調查,關于護理干預對兇險性前置胎盤術后并發癥的發病率的影響,調查顯示,良好的護理干預措施能夠有效降低兇險性前置胎盤術后并發癥的發病率[8]。
對患者采取的護理干預措施有:①心理護理干預,患者會對自己和腹中胎兒的健康感到憂心,因而會產生煩躁、恐懼、焦慮不安等不利于手術順利進行和術后恢復的負面情緒,此時護理工作人員需要與患者主動進行溝通,幫助患者了解情況,消除抵抗情緒,從而積極配合護理人員的工作,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9]。②飲食指導,對患者手術前、后進食及禁食情況進行囑咐。③其他方面的護理,比如搶救措施、術后觀察及術后飲食睡眠指導等。另外要讓患者經常出去散步,舒緩心境,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有助于患者的治療[10]。
在本次探究中,對護理干預對兇險性前置胎盤的臨床影響進行了研究,護理后,A 組患者聽說能力、行走能力正常的人數及比例比B 組患者高。B 組患者護理后并發貧血、血小板減少以及胎兒發生貧血、血小板減少的人數及比例比A 組患者高。發現經過護理干預后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病率較普通護理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病率明顯降低,這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1]宋書梅.基礎護理是護理工作永恒的基本內容[J].護理管理雜志,2010,10(6):454-455.
[2]陳湘玉.傳承護理專業發展進程,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氣[J].護理管理雜志,2010,10(5):312-313.
[3]胡碧波.優質護理服務模式對病房降低紅燈率的方法探討[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9):787-788.
[4]王興華.優質護理服務模式在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中運用療效探討[J].中國實用醫藥,2012,7(22):215-216.
[5]應麗華.優質護理服務模式對促進鎖骨骨折患者功能恢復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10):37-38.
[6]崔妙玲,李敏燕,楊連招,等.醫院護理管理中患者安全評價體系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1):76-78.
[7]于水情.優質護理服務模式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21):66-68.
[8]黃嬌鴻,杜良宵.優質護理服務模式對于鎖骨骨折患者功能恢復的影響[J].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12,36(6):730-731.
[9]蔣學風,羅新.剖宮產術后再妊娠前置胎盤的風險[J].實用婦產科雜志,2009,25(10):586-587.
[10]李平,牟善芳,劉淑娟,等.優質護理服務模式應用現狀及啟示[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33):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