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教育不足、地區差異與農藥認知——基于廣東省11個縣272位稻農的實證分析

2013-09-20 09:16:02
當代經濟科學 2013年6期
關鍵詞:農業影響教育

蔡 鍵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北京 100872)

教育不足、地區差異與農藥認知
——基于廣東省11個縣272位稻農的實證分析

蔡 鍵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北京 100872)

以農藥環境危害性和農藥廢棄物回收必要性兩方面的認知作為農戶農藥認知的衡量指標,利用有序回歸模型對廣東省11個縣272份調查數據進行了農藥認知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研究表明:農戶的農藥認知水平較低,受教育程度和地區差異兩個因素對農戶農藥認知有顯著的影響作用。基于此,提出農村基礎教育的投入和農業培訓活動的開展,應該根據經濟發達水平和受教育水平分區實施。

稻農;農藥認知;影響因素

一、引 言

農藥是農業生產中的主要生產要素之一,其不僅能有效控制農作物的病蟲害,還具有提高農業生產水平,保證糧食豐收和增加農民收入等作用[1],因而自農藥被發明的第一天起,人類就在農業領域內大量使用它。直至今天,農藥使用仍然是全球農業生產中進行病蟲害控制的常見措施,盡管已經出現了其他一些病蟲害管理措施[2]。然而,事物總是具有兩面性的,農藥除了具有上述正面效應以外,還對環境和公共健康存在潛在的威脅[3]。第一,農藥使用是造成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農藥的過度使用,將污染地下水、地面水、土壤和食物,進而影響環境[4]。第二,農藥殘留是農產品質量以及食品安全的主要威脅之一。過量、不規范的施用農藥,在提高農產品產量的同時,所形成的農藥殘留將成為威脅農產品質安全的重要因素[5]。第三,農藥暴露將加大農民的健康風險。過度接觸農藥能夠產生毒性,增加農業生產者癌癥、先天畸形、神經衰弱、白血病、腫瘤等疾病的可能性[6]。第四,農藥過度使用將提高病蟲害的生命力。隨著大量農藥在食物、環境中的積累,病蟲害在不斷適應的過程中,其抗藥性將得到提升[3]。可見,農藥對于農業和人類生存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但其使用也給人類健康、非靶標生物、自然環境帶來了各種風險[7]。

雖然農藥對外部環境所形成的威脅與其本身的質量和特性等密切有關,但與農戶對農藥的認知以及由此產生的農藥使用行為也有著直接的關系[8]。在無法改變現有農藥質量和特性的情況下,引導農民正確、有效的使用農藥,不僅能保證農業生產,還能解除農藥對環境和公共健康所帶來的各種威脅。而由行為理論可知,認知是行為的基礎,農民的農藥使用行為,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們的農藥認知情況[9-10]。因而,對農民的農藥認知(特別是農藥危害性認知)進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農藥認知是影響農民農藥使用決策的主要因素;二是如果這些認知有別于專家的觀點,那么它們將有助于我們更好的理解農民是否或者為什么比預期中面臨更多的健康風險,以及現有環境污染和食品安全的根源所在[3]。

就中國而言,研究農民的農藥認知情況,意義更為重大。因為自1985年起,中國就以10.32%的年增長率生產農藥,截至2010年底已經生產了234萬噸的農藥,中國不僅是最大的農藥生產國、出口國,更是最大的農藥使用國[11]。農藥在給農業帶來極大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加劇了環境污染,導致地力下降,對農業生態環境、食品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危害,已成為影響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大問題[1]。盡管中國農民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大量使用農藥,但總體而言,他們對農藥的認知相當缺乏[12]。由此也導致了中國農戶的以下錯誤用藥行為:過量施用農藥;使用高毒性農藥;施藥時缺乏必要的保護措施;錯誤處理農藥廢棄物。因而,文章提出對中國農戶的農藥認知進行深入研究,探析農民的農藥認知現狀及其主要影響因素,從而為提高農民的農藥認知,促進農民正確使用農藥提出相關對策。

二、農戶的農藥認知現狀分析

(一)樣本數據說明

本次調查是為了了解農戶對農藥的認知情況,判斷農戶的農藥認知水平,以及認知的影響因素。因此,受訪對象必須是近兩年一直從事農業生產,并且生產過程中有使用農藥的農戶。結合筆者所在省份(廣東省)的農業生產現狀,筆者將訪問對象定為廣東省的稻農。調查小組根據水稻種植比例,分別在珠三角、粵北山區和東西兩翼各選擇了部分市(縣)作為一級單元,再分別從每個市(縣)中隨機抽取30個農戶作為樣本,從而保證了樣本數據的廣泛性和代表性。本次調查總共發放問卷330份,其中有效問卷272份,問卷有效率為82.4%,樣本分布情況見表1。

(二)受訪農戶的總體認知水平

本研究主要從兩個方面考察稻農的農藥認知情況:一是農藥環境危害性的認知情況;二是農藥廢棄物回收必要性的認知情況。它們分別代表了農戶對農藥危害的認知和農戶對有效處理農藥危害的認知。

1.對農藥環境危害性的認知。調查結果表明,僅有19.12%的稻農(52個受訪對象)認為農藥對環境有非常大的危害,以及19.12%的稻農(52個受訪對象)認為農藥對環境有比較大的危害;30.51%的稻農(83個受訪對象)持中立態度,認為農藥對環境有一定的影響作用;另外,仍然有20.96%的稻農(57個受訪對象)認為農藥對環境的危害很小,以及10.29%的稻農(28個受訪對象)認為農藥對環境沒有影響。

表1 樣本分布情況

2.對農藥廢棄物處理方法的認知。根據問卷調查的情況,稻農對于農藥廢棄物處理方法的認知程度與對農藥環境危害性的認知程度基本相似。受訪對象中,依然有12.13%的稻農(33個受訪對象)和18.01%的稻農(49個受訪對象)認為完全沒有必要進行農藥廢棄物回收和進行農藥廢棄物回收的必要性很低。另外,認為有必要、較為必要和非常必要進行農藥廢棄物回收的稻農比例分別為24.63%、21.69%、23.90%。

通過數據比例統計分析可知,僅有38.24%的稻農認為農藥對環境有較大或者非常大的影響,45.59%的稻農認為有較高或者非常高的必要性進行農藥廢棄物回收。稻農的農藥認知存在一定的偏差,然而這種偏差到底是隨機存在,還是某種類別的稻農所特有的,則須進一步進行分類統計分析。

(三)不同類別稻農的農藥認知情況

1.不同地域稻農的農藥認知情況比較。不同地域稻農對于農藥認知情況存在一定的差異性,由表2可知:農藥危害性方面的常識,珠三角地區稻農有較高的認知,其次是粵西地區,粵北和粵東地區稻農對這方面常識的認知較為不足;農藥廢棄物回收必要性方面的常識,珠三角地區稻農有較高的認知,其次是粵東和粵西地區,粵北地區稻農對這方面常識的認知較為不足。

表2 不同地域稻農的農藥認知情況

2.不同性別稻農的農藥認知情況比較。不同性別稻農的農藥認知差異并不明顯,由表3可知:無論在農藥危害性方面還是在農藥廢棄物回收方面,認為農藥危害性及農藥廢棄物回收必要性較大或者非常大的男性農戶比例都略微高于女性農戶比例,而認為農藥危害性及農藥廢棄物回收必要性較小或者非常小的男性農戶比例則都略微低于女性農戶比例。可見,男性稻農的農藥認知稍微高于女性稻農。

表3 不同性別稻農的農藥認知情況

3.不同受教育水平稻農的農藥認知情況比較。受教育程度不同的農戶的農藥認知存在一定的差異。由表4可知,剔除了僅有一例的職業技術學校學歷的受訪對象后,沒有接受過正規教育(文盲)以及受教育程度最高(高中)的稻農表現出較高的認知水平;而中等教育程度(小學或者初中)的稻農則表現出相對較低的農藥認知水平。可見,農藥認知水平隨著受教育程度不同而表現出一定的差異性。

通過對稻農的農藥認知整體情況分析以及不同類別稻農的農藥認知情況對比,筆者發現,廣東農戶的整體農藥認知水平較低。較低的認知水平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外部環境方面,珠三角地區的農戶有較高的農藥認知水平,而粵北地區的農戶有較低的農藥認知水平;二是個體特征方面,男性農戶的農藥認識水平稍微高于女性農戶;三是成長背景方面,受教育程度最低和最高的農戶表現出較高的農藥認知水平,而中等受教育程度的農戶卻表現出較低的農藥認知水平。然而,農民的農藥認知究竟由內外部因素共同決定的,還是由某一個因素所主導的,卻無法從上述分析得出明確答案,因而須進一步分析農藥認知的影響因素。這對于提高農民農藥認知和引導農民正確規范使用農藥,都有著非常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表4 不同地域稻農的農藥認知情況

三、農藥認知影響因素分析

(一)理論與文獻

通過對國內外相關文獻的查閱,本文梳理出影響農藥認知的相關因素,這些因素可分為三大類:一是包括農戶性別、年齡等信息的農戶個性特征;二是包括土地、勞動力等信息的農業生產特征;三是包括農戶受教育程度、農業培訓等的農戶知識信息因素。

1.農戶個性特征。認知是一個知覺形成的過程,不同主體由于個體區別將體現出一定的差異,因而個體特征是影響認知的主要因素之一。基于此,大部分學者都提出農民的農藥認知情況,將受到農戶性別、農戶年齡等個體特征因素的影響。(1)性別。學者們在性別與農藥認知關系的研究中,基本都保持一致的觀點,他們都認為男性農戶比女性農戶的農藥認知更加深刻和全面[13-14]。但也有部分學者并沒有將性別因素作為農戶農藥認知的影響因素。(2)年齡。關于年齡與農藥認知關系的研究,則出現了兩種相悖的觀點:一是年齡因素對農藥認知具有負向影響,即年齡越大的農戶越傾向于不了解農藥,而年輕的農戶對農藥的了解程度越高[14-15];二是年齡大的農戶比年齡小的農戶的農藥認知更全面,因為年長的農戶有著更加豐富的農業生產經驗,他們更加了解農業中的各種生產資料[16-17]。可見,學者們普遍認為男性農戶比女性農戶有更高的農藥認知,而年齡對農藥認知的影響則沒能形成一致的結論。

2.農業生產特征。農藥是農業生產中的主要生產資料之一,其施用情況將直接影響農業產出與農產品質量,因而農戶的農藥認知還將受到其生產特征的影響。研究中,學者們普遍認為種植面積和農業勞動力數量是影響農藥認知的主要生產特征因素。(1)種植面積。從種植面積探討農藥認知的學者并未達成一致的共識,他們也存在相悖的兩類觀點。侯博等[8]學者在研究中提出,種植面積對農戶的農藥認知具負向影響,種植面積越大的農戶的認知程度越低;而 Sultana Parveen et al[4]則認為耕地面積與農戶的認知水平呈正相關關系。(2)農業勞動力。對此,不同研究也有著不同的結論:侯博、山麗杰和牛亮云[8]通過實證分析,提出家庭人口尤其是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口數越多,小麥種植農戶對農藥殘留的認知程度越低;在另一研究中,侯博[14]基于對吉安的調研分析,卻提出種地人口數對茶農的農藥殘留認知具正向影響,即種地人口數越多,茶農的農藥殘留認知程度越高。可見,大部分學者都認為種植面積和勞動力數量對農藥認知有影響作用,但影響效果卻沒能形成一致的結論。

3.知識信息。從知識教育背景研究農戶農藥認知情況的學者最多,他們都認為受教育程度和農業培訓情況是影響農藥認知的主要因素。(1)受教育程度。學者們普通認為,受教育程度越高的農戶,其農藥認知水平就越高[18-19]。因為文化程度越高對信息的反應和接受能力越強,學習和應用新技術的成本越低[15]。(2)農業培訓。大部分學者[3,12,20]都認為對農藥使用者的培訓將有助于他們更好地了解病蟲害,正確有效的在生產中使用農藥,因而培訓有助于提高農戶的農藥認知水平。然而,也有個別學者指出農戶的平均受教育程度較低,相對于農業技術人員實地現場的指導,抽象的農藥知識培訓在提高小麥種植農戶農藥認知程度方面的作用顯得微弱[8]。可見,學者們普遍認為受教育程度高的農戶有更高的農藥認知,而大部分學者認同農業培訓有助于提高農藥認知,但其作用將受限于農戶的受教育水平。

(二)研究假設

通過對現有文獻的梳理,可以發現:現有研究關于農藥認知的眾多影響因素中,僅有性別、受教育程度兩個因素的影響作用能達成共識,其他因素的研究結論都存在較大差異。文章認為之所以存在這種情況,其原因在于年齡(經驗)、種植面積、農業勞動力等因素對農藥認知的影響,都依賴于地域差異,即地區不同,年齡(經驗)、種植面積、農業勞動力等因素對農藥認知的影響作用也將有所不同。畢竟不同地區由于種植結構和習慣、病蟲害程度、農藥生產與銷售渠道、以及經濟水平等方面具有較大差異,因而農戶的農藥知水平在不同區域間也將表現出一定的差異性[8]。前文通過簡單的描述性統計,也驗證了廣東省范圍內,粵北、粵西、粵東與珠三角等不同區域稻農的農藥認知水平存在較大的差異。另外,農業培訓確實有助于提高農藥認知水平,但由于中國農民的平均受教育水平較低,農民對培訓知識的接受程度較低,從而導致農業培訓對農藥認知影響作用微弱。綜上,文章將提出如下假設:

H1:性別對農藥認知有一定的影響作用,男性農戶比女性農戶有更高的認知水平

H2:受教育程度對農藥認知有正向的影響作用

H3:區域差異對農藥認知有一定的影響作用

H4:考慮區域差異后,年齡(經驗)、種植面積、農業勞動力等因素對農藥認知無顯著的影響作用

H5:受限于農民的受教育程度,農業培訓對農藥認知的影響作用微弱

(三)實證檢驗

1.方法與變量。為了進一步明確農戶農藥認知的影響因素,找出農藥認知偏差的主導因素,必須對前文提出的研究假設進行實證檢驗。考慮到本研究中的兩種農藥認知數據(農藥環境危害性認知和農藥廢棄物處理方法認知)均為離散型的五分變量數據,文章將采用有序邏輯模型(Ordinal regression)進行實證檢驗。有序邏輯模型就是因變量為有序的分類變量的多元回歸模型,其性質正好與本研究的變量和數據吻合。有序邏輯模型中包括五種具體的連接函數:Logit連接函數(也稱為比例優勢模型)、補對數連接函數、負對數連接函數、Probit連接函數和Cauchit連接函數。其中Logit連接函數適用于因變量相對均勻分布的情況,比較貼合文章的數據分布類型,因而文章選用該函數進行實證檢驗。變量則是根據前文的理論假設進行選取,具體測量指標及數值分布見表5。

表5 變量及其賦值說明

2.模型擬合。如前文所述,文章將借助軟件SPSS17.0,采用Logit連接函數分別檢驗農藥環境危害性認知和農藥廢棄物處理方法認知兩個模型。檢驗結果見表6和表7。

表6 模型擬合效果

表7 模型檢驗結果

3.結果詮釋。如表6所示,模型1和模型2的整體擬合信息的P值都為0.000,均小于0.05,說明兩個模型都有統計學意義。擬合優度方面:模型1的 Deviance值為0.527,Pearson 值為1.000,均大于0.05,說明模型擬合良好;同理,模型2也擬合良好。偽決定系數方面:模型1的三個系數值分別為0.181、0.189 和0.064,均大于0.05,說明模型有一定的預測性;同理,模型2也有一定的預測性。另外,由表7可知,僅有年齡、受教育程度和地區差異三個因素顯著影響農藥環境危害性認知;影響農藥廢棄物處理方法認知的顯著因素也只有勞動力數量、受教育程度和地區差異。

第一,農藥環境危害性認知模型。(1)變量年齡(age)的回歸系數大于零(0.413),通過關系式OR=eβ可知,年齡因素的比例優勢系數略微大于1。表明年齡越大的農戶,越可能認為農藥對環境具有非常大的危害性,但由于比例優勢系數較小,這種差異性并不明顯。(2)受教育程度(edu)的偏回歸系數小于0(當edu=1、2、3、4和5時,該偏回歸系數分別為 -18.411、-18.677、-18.415、-18.848和0),因而OR=eβ≤1,表明與教育程度為職中或技校的稻農相比,教育程度較低的稻農認為農藥對環境具有非常大危害性的概率減小。(3)地區變量(zone)的偏回歸系數也小于0(當zone=1、2、3和4時,其偏回歸系數分別為 -1.784、-1.231、-1.980和0),因而OR=eβ≤1,表明與珠三角的稻農相比,其他地區的稻農認為農藥對環境具有非常大危害性的概率減小。(4)性別、種植面積、勞動力數量和培訓等都不是農藥環境危害性認知的顯著影響因素。

第二,農藥廢棄物處理方法認知。(1)勞動力數量(labor)的回歸系數為大于零(0.029),因而OR=eβ>1。表明家庭勞動力數量越多的農戶,越可能認為進行農藥廢棄物回收具有非常大的必要性,但由于比例優勢系數較小,這種差異性并不明顯。(2)受教育程度(edu)的偏回歸系數小于0(當edu=1、2、3、4和5時,該偏回歸系數分別為 -18.041、-18.108、-18.118、-18.187和0),因而 OR=eβ≤1,表明與教育程度為職中或技校的稻農相比,教育程度較低的稻農認為進行農藥廢棄物回收具有非常大必要性的概率減小。(3)地區變量(zone)的偏回歸系數也小于0(當zone=1、2、3和4時,其偏回歸系數分別為 -1.701、-0.953、-0.940和0),因而OR=eβ≤1,表明與珠三角的稻農相比,其他地區的稻農認為進行農藥廢棄物回收具有非常大必要性的概率減小。(4)性別、種植面積、年齡和培訓等都不是農藥廢棄物處理方法認知的顯著影響因素。

4.假設檢驗說明。(1)假設1沒能通過本研究的檢驗。實證結果表明,無論是農藥環境危害性認知偏差還是農藥廢棄物處理方式認知偏差,性別都不是它的顯著影響因素。筆者認為,這種性別差異之所以未通過科學檢驗,其原因是性別差異在不同區域之間會表現出不同的影響作用。而本文已經綜合考慮了地區差異因素,因而性別變量未能通過顯著性檢驗。(2)假設2通過本研究的檢驗。實證結果表明,兩個農藥認知偏差模型中,受教育程度都是顯著的影響因素。系數估計結果也與現有大多數研究結論一致,即與教育程度最高的稻農相比,教育程度較低的稻農有正確農藥認知的概率減小。(3)假設3通過本研究的檢驗。實證結果表明,地區差異是農藥認知的顯著影響因素。結合文章的實證數據可知,珠三角地區稻農正確認知農藥環境危害性的概率最高,其次是粵西,然后是粵北,最后是粵東;農藥廢棄物回收方法認知方面,同樣是珠三角地區農戶擁有最高的正確認知概率,接著分別是粵東、粵西和粵北。(4)假設4部分通過檢驗。實證結果表明,考慮了地區差異之后,年齡、種植面積和家庭勞動力等因素中,只有年齡因素對農藥環境危害性認知有影響作用,只有家庭勞動力因素對農藥廢棄物回收方法認知有影響作用,但它們的影響作用都相對微弱。(5)假設5通過本研究的檢驗。實證結果表明,農業知識培訓因素并非影響農藥認知的顯著因素。這進一步驗證了部分學者的觀點,農業培訓受限于現有農民的文化程度,未能有效提高農戶的農藥認知水平。

四、結論與建議

農戶的農藥認知是影響農民用藥行為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第一,從整體而言廣東稻農的農藥認知水平較低;從個體而言廣東稻農的農藥認知隨著地區、受教育程度、性別而有不同表現;第二,受教育程度是稻農農藥認知的顯著影響因素,相較于受教育程度最高的稻農,其他稻農具有正確的農藥認知的概率減小;第三,地區差異是稻農農藥認知的顯著影響因素,相較于珠三角地區的稻農,其他地區稻農具有正確的農藥認知的概率減小;第四,年齡對稻農農藥環境危害性認知有微小的正影響作用;第五,家庭勞動力數量對稻農農藥廢棄物回收方法認知有微小的正影響作用。

基于此,文章提出如下對策建議:

第一,分地區實施農村基礎性教育的投入,重點提高邊遠山區農民的受教育水平。由前文分析可知,受教育水平和地區差異是影響農民農藥認知的顯著因素。珠三角區域經濟較為發達,農藥認知水平普遍較高,粵西和粵北兩個貧窮落后地區,農藥認知水平相對較低。因而各種農村教育政策應該向邊遠貧窮山區傾斜,重點增加邊遠山區的基礎性教育投入,提高貧窮地區農民的受教育水平,進而提高他們的農藥認知水平。

第二,分地區實施農藥使用培訓、農藥安全教育宣傳等有助于提高農戶農藥認知的基礎性活動,重點加強受教育程度較高地區的農業培訓活動。由前文分析可知,現階段農業培訓對于農藥認知的影響作用受限于農民的受教育程度。盡管隨著各種農村教育性投入的增加,農民的受教育水平正在逐步提高,農業培訓活動的效果也將隨之體現。但是現階段不同地區農民的平均受教育程度仍然有較大差別,因而應該重點加強受教育程度較高地區的各種農業培訓活動,進而提高農民的農藥認知水平。

[1]王志剛,李騰飛.蔬菜出口產地農戶對食品安全規制的認知及其農藥決策行為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2(2):164-169.

[2]Hashemi S M,Damalas C A.Farmers'perceptions of pesticide efficacy:Reflections on the importance of pest management practices adoption[J].Journal of Sustainable Agriculture,2010,35(1):69 -85.

[3]Ntow W J,Gijzen H J,Kelderman P,et al.Farmer perceptions and pesticide use practices in vegetable production in Ghana[J].Pest Management Science,2006,62:356-365.

[4]Parveen S,Nakagoshi N,Kimura A.Perceptions and pesticides use practices of rice farmers in Hiroshima Prefecture,Japan[J].Journal of Sustainable Agriculture.2003,22(4):5-30.

[5]侯博,高申榮,吳林海.分散農戶對農藥殘留認知的研究——以江蘇無錫、南通、淮安為例[J].廣東農業科學,2010(2):185-188.

[6]Cabrera N L,Leckie J O.Pesticide Risk communication,risk perception,and self-protective behaviors among farmworkers in California's Salinas Valley[J].Hispanic Journal of Behavioral Sciences.2009,31:258 -272.

[7]Nijkamp P,Travisi C M,Vindigni G.Pesticide risk valuation in empirical economics:A comparative approach[J].Ecological Economics,2006,56(4):455 -474.

[8]侯博,山麗杰,牛亮云.農藥殘留認知與主要影響因素研究——河南省223個小麥種植農戶的案例[J].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2):121-131.

[9]Hashemi S M,Hosseini S M,Hashemi M K.Farmers'perceptions of safe use of pesticides:determinants and training needs[J].Int Arch Occup Environ Health,2012,85:57-66.

[10]侯博,侯晶,王志威.農戶的農藥殘留認知及其對施藥行為的影響[J].黑龍江農業科學,2010(2):99-103.

[11]Li Dongpo,Nanseki T,Takeuchi S,et al.Farmers'behaviors,perceptions and determinants of pesticides application in China:Evidence from six eastern provincial- level regions[J].Journal of the Faculty of Agriculture,2012,57(1):255 -263.

[12]吳林海,侯博,高申榮.基于結構方程模型的分散農戶農藥殘留認知與主要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農村經濟,2011(3):35-48.

[13]Peres F,Moreira J C,Rodrigues K M,et al.Risk perception and communication regarding pesticide use in rural work:A case study in Rio De Janeiro State,Brazil[J].Pesticide Risk Communication,2006,12(4):400-407.

[14]侯博.茶農對農藥殘留的認知及其影響因素研究——基于浙江安吉的調研數據[J].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12(2):100-105.

[15]趙建欣,張曉鳳.蔬菜種植農戶對無公害農藥的認知和購買意愿——基于河北省120家菜農的調查分析[J].農機化研究,2007(11):70-73.

[16]Ahmed N,Englund J,Ahman I,et al.Perception of pesticide use by farmers and neighbors in two periurban areas[J].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11:77-86.

[17]Hashemi S M,Rostami R,Hashemi M K,et al.Pesticide use and risk perceptions among farmers in Southwest Iran[J].Human and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2012,18:456 -470.

[18]Oo M L,Yabe M,Khai H V.Farmers'perception,knowledge and pesticide usage practices:A case study of tomato production in Inlay Lake,Myanmar[J].Journal of the Faculty of Agriculture,2012,57(1):327-331.

[19]王志剛,胡適,黃棋.蔬菜種植農戶對農藥的認知及使用行為——基于山東萊陽、萊州、安丘三市的問卷調研[J].新疆農墾經濟,2012(6):1-6.

[20]Martinez R,Gratton T B,Coggin C,et al.A study of pesticide safety and health perceptions among pesticide applicators in Tarrant County,Texa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Health,2004(6):34-43.

Undereducation,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Pesticide Cognition——Based o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272 Rice Farmers in11 Counties of Guangdong Province

CAI Jian
(Schoo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Rural Development,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100872,China)

This paper takes the cognition of pesticide's environmental harm and the necessity of pesticide waste recycling as the measurement index of farmers'pesticide cognition and uses orderly regression model to do empirical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 of pesticide cognition based on272 survey data collected from11 counties,Guangdong Province.Result shows that farmers'level of pesticide cognition is relatively low and level of education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peasant households'pesticides cognition.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we suggest that the investment of rural basic education and agricultural training activities should be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Rice Farmers;Pesticide Cognition;Influencing Factors

A

1002-2848-2013(06)-0078-08

2013-09-03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循環經濟政策的績效評估系統模型研究”(編號:10CJY024);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畜牧業龍頭企業閉環供應鏈治理模式研究”(編號:10YJC630428)。

蔡鍵(1986-),廣東省潮州市人,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農戶行為、農產品貿易。

責任編輯、校對:鄭雅妮

猜你喜歡
農業影響教育
國內農業
今日農業(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國內農業
今日農業(2022年3期)2022-11-16 13:13:50
國內農業
今日農業(2022年2期)2022-11-16 12:29:47
國外教育奇趣
華人時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題解教育『三問』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是什么影響了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擦亮“國”字招牌 發揮農業領跑作用
今日農業(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哪些顧慮影響擔當?
當代陜西(2021年2期)2021-03-29 07:41:24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青久视频| 久久一本日韩精品中文字幕屁孩| 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的| 欧美国产综合色视频| 美女无遮挡免费网站| 毛片在线区| 无码AV高清毛片中国一级毛片| 亚洲人成网站观看在线观看| 激情爆乳一区二区| 少妇极品熟妇人妻专区视频| 国内精自线i品一区202| AⅤ色综合久久天堂AV色综合| 无码国产伊人|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不国产大片| 亚洲视频四区| 免费aa毛片| 亚洲免费黄色网| 人妻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一区| 成人伊人色一区二区三区| 57pao国产成视频免费播放| 成人午夜视频免费看欧美| 国内精自视频品线一二区| 九九热精品在线视频| 久久网欧美| 中文字幕乱码二三区免费| 黄色网站不卡无码| 成人国产三级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美女福到在线直播| 青青青视频蜜桃一区二区| 国产男人天堂| 国产精品视频导航| 国产福利免费在线观看|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 一区二区三区毛片无码| 亚洲毛片一级带毛片基地| 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影院八|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影院| 国产精品免费露脸视频| 8090成人午夜精品| 在线a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一区无码在线| 55夜色66夜色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7视频在线| 91系列在线观看| 色妞永久免费视频| 亚洲色图欧美视频| 高潮毛片免费观看| 五月婷婷亚洲综合| 国产91成人| 亚洲高清在线天堂精品| 久久青草热| 极品私人尤物在线精品首页| 欧美特级AAAAAA视频免费观看| 97久久免费视频| 精品人妻一区无码视频| 激情综合网址| 国产午夜精品鲁丝片| 日韩在线网址|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原创自拍不卡第一页| 国产一区二区人大臿蕉香蕉| 538精品在线观看| 日韩毛片视频| 激情综合激情| 精品国产免费人成在线观看| 亚洲无线一二三四区男男| 欧美日本在线播放| 九九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天天综合网色中文字幕| 免费观看无遮挡www的小视频| 97青草最新免费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第一专区| 99re在线视频观看| 成人国产小视频| 国产aaaaa一级毛片|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观看| 九色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观看| 国产乱人乱偷精品视频a人人澡| 天堂av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男人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