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敬鋒,馬衛紅,王海燕,李根興
(內蒙古礦產實驗研究所,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31)
我國氧化鉛鋅銀礦石極為豐富,是一種很有潛力的金屬資源,但由于物質成分復雜,共伴生組分多,嵌布粒度細微,屬難選礦石類型,難于進行選礦[1-5]。針對某氧化鉛鋅礦的特點,研究了采用先脫泥,再浮選-重選聯合工藝分選多金屬,以期為開發利用此類資源確定合理方法。
礦石中主要金屬礦物有白鉛礦、菱鋅礦、藍銅礦、褐鐵礦、黃銅礦、閃鋅礦、毒砂、方鉛礦等。鉛主要以白鉛礦及方鉛礦形式存在,少數以類質同象或機械混入形式賦存在白云石中;鋅主要以菱鋅礦形式存在,少數以類質同象或機械混入形式賦存在白云石中。白鉛礦和菱鋅礦結晶差,粒度細,與后期形成的方解石、白云石、褐鐵礦等以集合體形式產出。集合體呈網脈狀、裂隙狀分布,對鉛、鋅礦物的分選不利。原礦主要元素分析結果見表1。

表1 原礦主要元素分析結果 %
2.1.1 磨礦細度對礦石浮選的影響
其他條件不變,磨礦細度對礦石浮選的影響試驗結果見表2。可以看出:隨礦石細度減小,尾礦鉛品位和鉛回收率、銅品位及銅回收率均先增大后減小。綜合考慮,確定磨礦細度為-200目占70%。

表2 磨礦細度條件試驗結果
2.1.2 銅鉛混選條件試驗
銅鉛混選條件試驗主要考察硫化鈉、抑制劑和捕收劑用量的影響。在條件試驗基礎上,進行開路試驗。試驗流程如圖1所示,試驗結果見表3。

圖1 銅鉛混選試驗流程

表3 銅鉛混選試驗結果
2.1.3 銅鉛分離條件試驗
銅鉛分離條件試驗主要考察硅酸鈉-CMC(1∶1)用量的影響。在條件試驗基礎上進行開路試驗。工藝流程如圖2所示,試驗結果見表4。

圖2 銅鉛分離試驗流程

表4 硅酸鈉-CMC(1∶1)用量對浮選的影響試驗結果
2.1.4 鋅浮選條件試驗
鋅浮選條件試驗主要考察硫化鈉、硫酸銅及捕收劑用量對鋅浮選的影響。在條件試驗基礎上進行開路試驗。試驗流程如圖3所示,試驗結果見表5。

圖3 鋅浮選試驗流程

表5 鋅浮選試驗結果
在條件試驗基礎上進行閉路試驗。閉路試驗流程如圖4所示,試驗結果見表6。從表6可知:通過浮選閉路試驗得到合格產品。銅精礦品位為13.78%,回收率為 71.41%;鉛精礦品位為45.02%,回收率為 71.723%;鋅精礦品位為43.66%,回收率為64.37%;銀主要富集在銅精礦、鉛精礦、鋅精礦中,總回收率為64.02%;鎵主要富集在鋅精礦中,品位為759.92%,回收率為42.94%。

圖4 閉路試驗流程

表6 閉路試驗結果
對閉路浮選試驗的尾礦進行搖床試驗回收錫。浮選尾礦中,錫品位為0.258%,兩次重選后得到錫精礦。試驗結果見表7。錫精礦對原礦產率為0.38%,對原礦回收率為42.28%。

表7 錫礦物搖床試驗結果
氧化鉛鋅銀礦石礦物組成及結構構造復雜,含泥量高,難以得到有效的浮選富集。根據礦石性質,采用先脫泥、再浮選-重選聯合工藝流程,可以有效分選銅、鉛、鋅分選效果較好。
[1]石道民,楊敖.氧化鉛鋅礦的浮選[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6.
[2]譚欣,李長根.國內外氧化鉛鋅礦浮選研究進展[J].國外金屬礦選礦,2000(4):2-5.
[3]陳泉水.某銅鉛鋅多金屬礦的選礦工藝試驗研究[J].現代礦業,2009(6):71-73.
[4]龔明光.浮游選礦[M].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1987.
[5]許時.礦石可選性研究[M].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