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芳
( 新民市水利局,遼寧 新民110300)
近年來,水利工程施工建設期間,對環境及生態系統造成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如何在水利工程施工的工程中減少對環境及生態的污染呢?
首先我們在工程前期要有一定的規劃,規劃施工的設計、運行、管理等各個環節應當采取哪些措施來保護我們的生態環境。
同時我們應該根據國家相關法律的規定建立施工環境保護監管體系,明確施工單位、監管部門及業主應當承擔的責任,制定好施工環境保護計劃,減少環境污染問題,實現綠色工程。
在施工過程中常常會出現施工單位將生產用污水或者生活廢水隨意排放,不僅污染了飲用水源,還會使河道里的泥沙含量大大增加,影響了河道的正常流通。
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由于大量的渣土車以及大量的施工機械在施工過程中都會產生極大的噪聲,施工單位若不對這些噪聲進行處理,會對附近居民生活產生一定的影響。
施工期間由于大量的渣土車疾馳而過,導致空氣中彌漫著大量的灰塵,施工用的機械車在操作的過程中也排放出了大量的尾氣,不僅嚴重影響周圍居民的正常生活和環境衛生,車輛排放出來的尾氣含有部分有害成分,直接影響了居民的身體健康以及周邊農民的農作物,給周邊老百姓帶來影響[1]。
水利施工過程中大量的固體材料和懸浮物( 如:水泥塊、砂石料、涂料、土石灰粉、粉煤灰等等) 需要廢棄,而施工單位卻沒有自己的垃圾處理周轉地,有很大一部分直接堆積在施工工地,一部分固體材料和懸浮物隨風散落到周圍,有的沉淀在土壤中,直接影響了土壤的質量,有的則流入河水中,造成水質的污染。
另外,施工工地上每天都有大量的生活垃圾,雖然這些生活垃圾在數量上不能與施工垃圾相比,但是長期堆積并不及時處理,也將會對周邊環境造成污染[2]。
水利施工建設期間,由于在施工中出現垃圾隨意堆積以及隨意修建臨時設施( 如建臨時施工監管所、建臨時施工人員住所等等) ,這些行為都造成了土地的浪費。同時由于污水排放、生活垃圾隨意堆積等等對文物景觀也造成了破壞性的影響。
在實行水利工程建設前期,我們就應該考慮到環境污染問題,首先我們應重視環境保護的問題,在規劃和建設是應當注意以下4 點:
1) 由于施工員工的集體素質不是很理想,施工單位應當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組織全體施工員工進行環境保護教育,告訴他們要嚴格遵守環境保護制度,并且要制定相關的獎懲措施來貫穿執行,只有不斷的強化施工員工的環保意識,才能在接下來的環保工作中做的更好。
2) 在施工員工的生活區進行綠化建設,給他們賞心悅目的生活環境,時時提醒他們保護環境。在建設過程中布置要合理、美觀、整齊,盡量不要損害周邊的生態環境。
3) 設定專用施工機械設備及生產材料的儲備地點,并且派專人在當地政府環保部門的指導下進行嚴格保管。針對易燃、易爆或者有毒材料應當按照相關要求進行存放,盡量做到24 h嚴格把關。
4) 嚴禁亂砍濫伐,保持施工周邊生態環境的原來狀態。
5) 與施工附近的居民建立良好的關系,設立投訴地點,遇到居民對施工不滿的地方,及時進行處理,采取合理的措施解決,爭取做到不影響居民的正常生活、學習及休息,一切以避免產生公害的生產施工位主[3]。
由于水利施工建設過程中,施工人員生活中必定會產生一定的生活污水,主要是施工人員日常洗滌用水和沖洗廁所用水。生活污水的處理首先要通過管道將生活污水集中處理,達標后方可排放。其處理工藝流程見圖1,生活污水的處理效果見表1。

圖1 生活污水處理工藝流程圖

表1 生活污水的處理效果一覽表 mg/L
水利施工廢水、污水主要為砂石料加工系統沖洗水、基坑廢水、混凝土攪拌車沖洗廢水、施工車輛含油沖洗水等等。
由于水利施工建設具有流動性,在實際的施工廢水、污水處理方法主要有: ①自然干化法; ②自然沉淀法;③絮凝沉淀法; ④機械脫水法; ⑤設備處理法等。
在水利施工建設期間,河段施工執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4],施工廢水、污水應到處理達標后才能排放,避免污染河流。施工生產廢水、污水處理效果見表2。
2.3.1 砂石料加工系統沖洗廢水處理方案
處理方案為:
2.3.1.1 自然沉淀法
將施工廢水、污水從砂石料加工系統流出后,進入沉淀池進行自然沉淀,上清液派出。
2.3.1.2 絮凝沉淀法
將施工廢水、污水從砂石料加工系統流出后,進入沉淀池先將粗砂去除,然后再進入沉淀池,投放絮凝劑,去除<0.035 mm的懸浮物。
2.3.1.3 沉沙處理方案
利用砂水分離機器將沉淀物進行脫水處理,然后外運。這種方法方便運輸,并且節約成本。
砂石料加工系統沖洗廢水處理工藝流程: 將施工廢水、污水從砂石料加工系統流出后,進入沉淀池,池底的砂泥則有砂泵帶動進螺旋式的砂水分離器,然后進行脫水處理,最后外運到渣場進行處理。而沉砂池的污水、廢水在沉淀池內進行絮凝沉淀法,循環利用。池底泥漿則利用泵吸式吸泥機進行脫水處理后外運到渣場進行處理。砂石料加工系統沖洗廢水處理工藝流程見圖2。

圖2 砂石料加工系統沖洗廢水處理工藝流程圖

表2 生產廢水、污水處理效果一覽表 mg/L
2.3.2 基坑廢水處理方案
基坑廢水中含有較高的懸浮物且呈堿性,土石方中懸浮物含量為200 ~3 000 mg/L,pH 值為6 ~8;鉆探灌漿的懸浮物含量為1 000 ~8 000 mg/L,pH 為9 ~12。所以一般直接進行靜置沉淀,然后在加入適量的酸調節pH 值呈中性就可以了。
2.3.3 混凝土攪拌車沖洗廢水處理方案
混凝土攪拌車沖洗廢水同樣含有較高的懸浮物并且pH 值很高,因此在進行靜置沉淀后需要先去除沉淀的顆粒,然后再加入適量的酸調節pH 值呈中性,最后再次進行沉淀。
2.3.4 施工車輛含油沖洗水處理方案
施工車輛含油沖洗水中含有大量的油,因此需要先對含油沖洗水中的水和油分離處理。主要處理的工藝流程見圖3。

圖3 施工車輛含油沖洗水處理工藝流程圖
水利施工建設過程中施工單位必須在員工的生活區內安置垃圾箱,防止施工員工亂扔垃圾的現象,安排固定人員定期定點的進行清理,并將垃圾定期運輸到指定地點進行堆放、填滿及焚燒處理,總之施工單位應當搞好施工單位環境的衛生,給施工人員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
加強施工噪音的控制,合理安排車輛運輸的時間,合理布置機械車輛的作業位置,盡量遠離居民區、敏感區。晚間機械車輛作業時應當控制施工人員的工作時間,并且發放一些相應的機械車輛作業人員的防護用品,選用一些噪音低的設備在晚間操作。當工程車輛進入居民區時,要求他們禁止使用高音喇叭,減少鳴笛次數。
含有輻射等設備的機械車輛必須按照國家有關的規定嚴格使用。盡量做到合理安排操作時間,不擾民,不影響居民的正常生活,使施工現場的噪音符合《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 GB12523—90)[5]要求,使夜間施工操作現場噪音符合《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 GB3096—96) 中的I 類標準[6]。
施工期間空氣污染物的排放主要有粉塵、尾氣、燃油燃煤廢氣等,這些問題主要是加強施工建設過程中的管理,同時必須安裝相關的除塵設施,例如:在所有的出口處設置過濾器。裝運粉煤灰、水泥等車輛必須保持密封狀態,防止粉塵污染。
在使用混凝土攪拌器的同時必須按照除塵器,攪拌的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粉塵的污染。專門配備施工用的灑水車,在粉塵高分期或者定期灑水。
運輸車輛途中撒落的砂石、混凝土等應當報請當地環境部門的同意安排專人在施工道路上及時進行清掃,保持施工道路路面的干凈、平整。禁止在施工單位或者附近居民區焚燒有毒或者氣味難聞的物質。
文物保護是施工過程中必須遵守的前提條件,全體施工人員必須要有文物保護意識,知道無論什么樣的文物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能占為己有,文物只能歸國家所有。
在施工建設過程中,一旦發現文物或疑似文物時,施工單位必須停止施工,第一時間采取措施將文物保護起來,同時應當立刻通知文物保護部門,等待相關部門的指示,不得私自進行文物處理[7]。
在動工之前,必須對施工人員的住所進行清理和消毒。施工人員的食堂衛生也應當檢查。建立符合衛生條件的飲水系統,公共廁所以及垃圾箱等等衛生設施。
施工人員在進入施工場所前,必須由醫療機構對他們進行身體檢查,嚴禁帶有傳染性疾病的人員施工。對施工中食堂工作人員也必須進行每年兩次的健康體檢,必須持證上崗,嚴禁患有傳染性疾病的工作人員從事食堂崗位。
在水利施工建設過程中,也需要加強全體施工人員的生態保護教育,提高全體施工人員的生態保護認識,避免在施工建設過程中砍伐樹木,破壞綠化帶,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
如果在施工建設過程中發現國家保護的動物,嚴禁捕殺,應當及時通知監理管理員、業主或者相關部門。施工建設過程中遇到比較特殊或者有意義的野生動物、樹木植被,必須設置相關的保護欄加以保護。
施工完成后,也應當按照國家相關的規定及時拆除施工臨時設施等等,將施工區域的衛生打掃干凈,對于一些挖損深度較大的土地,應當進行平填等方式恢復其原來面貌。
此外,土地部門、環保部門、文物部門等相關部門也應當根據相關的法律法規約束及監督施工單位,加強施工建設過程中噪音污染、空氣污染、水質污染、水土流失、破壞植被、破壞文物等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和跟蹤監測。一旦出現影響環境的不良行為或者違反行為,應當按照我國相關的法律制度追究責任,進行相關處罰及整改后方能繼續施工。
水利施工建設的各個環節都對環境污染產生一定的隱患。在過去的施工中,由于施工單位缺乏環境保護的意識,因而造成了一系列的環境污染問題,嚴重的影響了人們的健康生活。
在水利建設施工中,我們首先要加強環境保護意識,從工程規劃到施工都應該與環境保護聯系起來,將水利工程建設成為綠化型的工程,在建設中保護,在保護中建設,切切實實的將環境保護問題融入到工程建設的全過程。保證水利工程建設完工后不僅能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時又能大大降低了環境的污染,實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1]田豐. 水利工程建設與保護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J]. 遼寧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29(02) :104 -107.
[2]薛永軍. 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環境保護措施[J]. 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05) :104.
[3]曹雨明. 精心保護生態環境 促進經濟持續發展——關于水利工程與環境保護問題的新思考[J]. 硅谷,2009,(12) :194.
[4]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GB3838—2002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S]. 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2.
[5]國家環境保護局.GB12523—90 建筑施工場界嗓聲限值[S]. 北京:中國環境出版社,1990.
[6]國家環境保護局.GB3096—96 城市區域環境嗓聲標準[S]. 北京:中國環境出版社,1996.
[7]王瑞芳. 論市政工程施工中的環境保護措施[N]. 晉中日報,2011—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