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精明能干的政壇高手要開始協商組建穩定的聯合政府了。不過,掌舵的是默克爾。
這既是默克爾的個人勝利,也是她所領導的基督教民主聯盟的勝利。默克爾是基民盟廣告攻勢的主打,基民盟的競選主題正是圍繞默克爾展開。
廣告上,默克爾擺出讓人安心的姿勢,說著溫柔悅耳的話語。廣告給人的感覺始終如一:困難時期,她辦事,我放心。
“永遠的媽咪”
默克爾的昵稱“媽咪”——也被印上了基民盟的宣傳橫幅。
一位德國評論人士解釋說,媽咪隨時等著照顧你。她可能不在乎自己外表怎樣,但是,你永遠可以信賴媽咪。有時候媽咪可能會要求你去收拾自己的房間,但是,媽咪永遠都是愛你的。
這也是許多選民心中“默克爾媽咪”的吸引力。困難時期,基民盟將默克爾描繪為可以信賴的掌舵人。有些廣告使用的照片就是默克爾的一雙手:手指連在一起,擺出心型、或者鉆石型。我們看到過無數照片,默克爾雙手都擺出這款造型。
許多德國人喜歡默克爾不裝腔作勢的普通人形象。有人曾經看到,在結束了一天繁忙的會議、公務之后,仍然穿著正式套裝的默克爾去超市買大蔥和橄欖油。
據說有人問她,德國對你意味著什么?她回答說:“窗戶安得嚴絲合縫。”
“過于務實”
默克爾其實并不缺乏個人魅力,只不過這是有別于更加張狂、急躁、充滿男子氣概的另類魅力。直播辯論中,默克爾有時候顯得很不自然,這可能也正是她作為一名“普通人”贏得人心的亮點之一。
德國其他政黨發現,非常不容易“破壞”默克爾的這個形象。社會民主黨攻擊過她的政策,特別是在默克爾執政期間德國貧困現象有所增加的情況。他們說,默克爾讓德國成了一個到處都是“迷你工作”、“就業不穩定”的國家。
但是,社民黨的難題是,德國正是在社民黨人、前任總理施羅德的推動下實現了勞動力市場改革。批評人士認為,后果是,德國雇傭、解雇工人都更加容易了。
當然了,僅靠個人形象恐怕也不足以讓默克爾掌權這么久。很明顯,如果德國經濟垮臺了,她肯定也會被擊敗。不過,相比其他歐洲國家,德國經濟強勢增長,幫助默克爾強勢勝出。
一些批評人士說,默克爾真正的弱點是,問題擺到了眼前才去解決。他們說,默克爾過于務實,這樣一步一步走的方法讓人看不到長遠目標。
但事實是,沒有多少人真的知道默克爾到底相信什么。她把自己的一手牌緊緊捂在胸前。也許,對于在東德秘密警察“斯塔西”的目光注視下長大的人來說,這并不奇怪。
默克爾說,她想要“歐洲一體化”的時候,人們并不能完全搞明白她到底是什么意思,讓各國向布魯塞爾上交更多的權力、還是不上交。
別小瞧人
另外,默克爾還非常善于順勢調整。一位德國評論員說,她有“掌握權力的直覺”。大選中遭遇默克爾迎頭痛擊,其他政黨總算領教了她的這種直覺。
過去,默克爾也經常被人小瞧。據說,最初,是默克爾在基民盟中的反對派給她起了個“媽咪”的外號,很有點兒瞧不起她的意思。不過,支持者和基民盟的宣傳部門卻將“媽咪”轉化成默克爾的榮譽勛章。
默克爾的談判大員現在可能會去試探綠黨。選舉前綠黨曾經表示“沒門”。選舉后,面對無情的數字,綠黨說不定也會再考慮考慮。
但可能性更大的是和社民黨討價還價。社民黨希望能緩和緊縮政策,并曾經提出救助希臘的馬歇爾二號計劃。他們可能會得到一點自己想要的東西,但是不會太多。因為,默克爾可能會把自己的大勝看作選民對她經濟政策投了贊成票。
一張王牌
德國曾經在2005年出現過大聯盟。社民黨內曾有一部分人說,不希望再加入大聯盟,但是,現在他們必須決定,“沒有權力”與“有一點權力”,哪種選擇更好?
對于默克爾和基民盟來說,這樣的“黑紅”(基民盟和社民黨代表色)聯手將意味著聯合政府在聯邦議院中占據絕對多數,任何決定都會獲得通過。
基民盟還有一張王牌:組建不成可以有效執政的政府意味著必須舉行新的選舉。其他一些政黨可能也要好好打量一下,面對現在這種局面,他們能得到更多的選票嗎?
選舉中大獲全勝等于選舉后底氣十足,輸贏雙方對此想必都十分清楚。
看一看自由民主黨,總部內淚流成河。
就在不久前,基多·韋斯特韋勒還是德國外長,在世界舞臺上呼風喚雨,現在,他成了平頭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