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俗 創天價
昆斯出生于美國賓州小鎮約克,家具商父親總不斷地更動居家裝潢以供客戶參考,昆斯經常一起床便發現怎么客廳從殖民地變成巴洛克風格、廚房又從普普風變成包浩斯路線;如此被消費主義和行銷主宰的成長環境,或許是日后昆斯“商品化”一切事物的源頭。
昆斯刊登廣告、永遠對媒體敞開雙手,但不看書,甚至不親手“制造”作品。仿效安迪沃荷,昆斯在紐約蘇活區設立了一個工作室,隨著他日益走紅,工作室里的員工也從二三十位增加至100多位;他們工業泰勒化般完成昆斯“作品”的不同步驟,因為昆斯宣稱自己“應該盡可能以藝術家身份成長,而不是被執行過程捆綁”。
陳腐 是高潮
而這場表演已經高潮迭起了超過30年。1988年的“Banality”(陳腐)系列終于讓昆斯從紐約成堆年輕貧窮藝術家中脫穎而出,抱著頑皮豹的金發女子、鍍金的邁克·杰克遜與黑猩猩泡泡……等雕像,不加遮掩地訴說了現代社會的俗艷風貌。
接下來更厲害了。他邂逅意大利情色女星“小白菜”、墜入愛河,發布兩人以不同姿勢各種角度在美好背景前真槍實彈性交的“天堂制造”系列。“我希望人們不要對身體感到羞恥,”昆斯說,“我們就像媒體世代的亞當與夏娃。”很遺憾地,此段愛情也以非常“媒體世代”的方式結束。5年后兩人離婚、為了搶兒子官司打得天翻地覆,昆斯甚至宣告破產;最后“小白菜”帶兒子回意大利,父子不再相見。而對遠方愛子的思念,終于催生了讓昆斯躋身藝術界巨星的“Celebration”(慶祝)系列。巨大閃耀的“氣球狗”、“復活節彩蛋”、“懸掛愛心”等等,當然也包括了日后價格驚人的“郁金香”,“它們代表各種節慶,是我和兒子溝通的管道,”昆斯不厭其煩地在采訪中重復這個故事:“我要讓兒子知道,我很想他。等他18歲了,希望他跳上飛機來找我!”
昆斯已經快60歲了,依舊有著男孩般的笑容,持續出席派對、辦展覽,用高EQ回答所有尖銳問題,也繼續產出看來討好媚俗,卻能拍出高價的作品,然后引發種種報道與討論,還有被拙劣地抄襲。“我的作品,”昆斯曾在采訪中如此告訴好友湯姆·福特,“將會幫助后代了解這個世紀的夢想景觀。”你不得不承認,他說得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