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網民的看法
槍擊案發生時正值菲律賓要進行中期選舉,菲律賓媒體沒有任何報道,大部分轉載法新社的通稿;各大媒體評論員也未觸及這話題,倒是網民熱議跟帖,對菲官方關于此事的諸多說辭表示質疑,批評菲海岸警衛隊槍殺漁民立下惡劣先例。
有網民表示,即便臺灣漁船有意沖撞菲方公務船,也難以對菲方人員構成威脅;即便構成威脅,也不會造成生命威脅。“道個歉為什么這么難?”說句“我們對這起意外事件表示道歉,我們會查出責任人員”又怎樣?畢竟,“在聯合國或任何法庭,都沒有法律會準許槍殺手無寸鐵的漁民”。
不過,大部分網民還是力挺菲政府的立場:事件發生在菲律賓領海,防衛隊是在執行制止非法捕魚。有的網民憤憤不平,指責臺灣和中國大陸一樣,都想以“制裁”的手段迫使菲律賓“低頭”。對臺灣要用經濟手段制裁菲律賓,如停止引進菲勞工、抵制菲貨或赴菲觀光或采用軍事手段報復,許多網民認為臺灣更需要有技術的菲律賓勞工與看護,并稱在臺菲律賓勞工工作環境很差,工資被剝削。
面對臺灣將給予制裁的警告,包括凍結菲勞赴臺申請,菲律賓勞工部長發出書面聲明回應稱,如果遭到臺灣制裁,菲方已經備妥應變方案,考慮把外勞轉為輸出到中東以及韓國等地。
臺漁民曾多次被扣
不過,菲律賓對到巴士海峽捕魚的臺灣漁船一點也不客氣,過去發生多起扣押、襲擊臺灣漁船事件。臺菲兩地隔著巴士海峽,相距不過240海里。臺灣漁船到這個海域進行捕魚作業,時常要面臨被菲律賓公務船攻擊的危險。2006年1月,臺東漁船“滿春億號”曾遭菲律賓海岸警隊開槍射擊,船長陳安老不幸中彈身亡。
臺漁民在巴士海峽捕魚時遭遇菲方扣押多數以“罰錢”了事。臺灣當局始終對菲方強硬不起來,無所作為,事件經常不了了之。菲律賓海岸警隊食髓知味,始終認為臺灣漁民可欺,遂變本加厲。
美國因素
近年來阿基諾三世當局配合美國重返亞洲政策,自愿充當馬前卒,不斷挑釁中國大陸,利用美國的支持鎮住國內反對力量,鞏固政權。發生慘案地點是菲律賓所聲稱的經濟專屬區領海,菲方堅持防衛隊是在執行制止非法捕魚,捍衛主權,美國的支持被認為是菲律賓強硬的原因之一。臺灣漁民被槍擊事件發生之后,美國國務院的表態敦促雙方保持克制,美國自然不希望看到兩個盟友鬧翻,大打出手,影響到其亞太的布局。
分析指出,菲射殺臺漁民可達到數項目的:滿足菲海岸警衛隊不滿情緒,收買軍心;敲山震虎,威懾臺灣,借此宣示菲捍衛領土的決心,將菲推向前峰;激起兩岸人民怒火,讓阿基諾三世成為全球華人的公敵,使他沒有退路,全面倒向美國(這對以擁有華人血統政冶家沾沾自喜者也是一個反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