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工作變動人數上升
經濟危機的影響力還在作用,萎靡的整體經濟環境和居高不下的未就業率,讓人們選擇出走尋找新的工作機會。2014年美國勞動力變動的數量將占總勞動力的30%,并在未來5年持續增長。隨著嬰兒潮一代進入老齡退休生活,千禧一代(1984年~1995年出生)進入社會,各公司將注入新的活力和轉變新的政策,這些變化都會是迅速且徹底的。
2. 在家工作成為主流
對于公司讓雇員回家辦公的模式已不少見,2013年許多公司意識到節約運營成本和給予員工更多靈活性對公司發展帶來的諸多益處,紛紛采用分散集中的管理模式。在美國安泰公司3.5萬名員工中有47%的人選擇在家辦公,這為公司節省了15%~25%的辦公空間,每年節約的辦公場地租賃和其他固定辦公所需費用超過8000萬美元。
3. 重視員工續簽率
優秀的員工是各公司最重要的財富,2013年許多企業開始重視提高人才保有率。一份調查報告顯示,美國雇員中明確表示已經與公司簽訂來年合約的只有29%,因此許多公司開始為留住人才竭盡所能,比如美國米高梅公司在今年10月為公司員工提供免費度假村住宿及餐飲。
4. 更多的退休人數
繼工作場所轉變后,工作空缺也突變,美國嬰兒潮一代將陸續在近幾年從各自崗位退休,時代輪換給接班人帶來了機會,如何抓住機會和得到最佳角色是值得研究的問題。
5. 內部創業相互推動
在很多美國大公司,一些有想法有能力的員工被允許組成項目組和團隊開發有一定自主權的產品,這些項目組和團隊從公司中獲得資金和技術支持,產品打開市場后對公司品牌影響力起積極推動作用。
6. 自由職業者的活躍
到2014年,美國將擁有超過百萬的自由職業者,他們很多將替代全職員工的工作。許多公司愿意臨時聘請專家幫忙解決重要問題,短暫的大投入比持續提供大批全職員工的工資和福利節省得多。根據美國國家廣播公司的報道,美國目前自由職業者占總勞動力的1/3。
7. 職業技能差距加大
美國勞工統計局提供的數據顯示,1200萬美國人失業,但360萬的崗位出現空缺。美國制造商們約有60萬的技術崗位人才空缺,34%的制造商表示很難尋找到合適的技術型人才。企業加職業學校的合作模式被認為是能夠長久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辦法,未就業人群需要學習更多專業技術以獲得工作。
8. 內部招聘起飛
聘用外部人員的費用是適用內部人員的1.7倍,世代交替期,企業中高層管理者崗位出現空缺,比起以往對外公開招聘的高調,很多企業選擇對內部員工開出更有利發展的條件。內部招聘盡管存在一些弊端,但對增強公司凝聚力,節省資金和快速填補崗位有非常明顯的作用。
9. 員工成為社會推廣者
許多公司開始重視自建市場知名度和影響力,他們更重視企業文化,投入資金為增強員工的歸屬感,減少為企業打廣告的高額廣告費,利用員工“自媒體”的功能,形成市場競爭力。比如美國IBM公司,3.2萬來自不同領域的員工在個人社交網站中宣傳他們的工作。
10. 女性工作者人數超男性工作者
在未來10年,全球將有10億女性工作者進入職場。研究表示,女性工作者較男性工作者來說,擁有更高的學歷,這將為她們競爭領導崗位帶來更多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