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在曼谷的街頭,泰國年輕人“潮”的程度絕對不輸日韓。這里年輕人的風格,既不像“哈日族”著重飾品層次,也不像“哈韓族”剪裁大方利落,而是帶有鮮艷色調、濃厚南國味的泰國時尚。
“我穿的是JASPAL,泰國的牌子,設計師在紐約很有名,你不知道嗎?”曼谷街上一名穿著時尚的年輕人,被問到穿著哪個牌子,很驕傲地說。原來,這個叫JASPAL的牌子,有“泰國ZARA”之稱,除了在泰國知名外,今年也在馬來西亞開了4家分店,還找來在紐約設計圈享有盛名的泰裔設計師Nuj Novakhet操刀。原來,泰國時尚,早已走出國界,在世界各地的時裝秀閃耀。
文創產業中心的起點
成立亞洲最大創意設計知識庫
曼谷最熱鬧的購物中心頂樓、人來人往的電影院對面,就是泰國創意設計中心(Thai Creative and Design Center,TCDC)。
2003年,泰國政府耗資兩百億泰銖,啟動創意泰國計劃,要將泰國打造成東盟的創意中心。而泰國創意設計中心,就是整個計劃的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泰國創意設計中心結合原木及黑色金屬的高雅裝潢,讓對時尚或設計一點興趣也沒有的人,都想進去沾染一下文化氣息。這里占地4500平方米,高達3萬本藏書,可說是全亞洲最大的設計圖書館。每一年,有超過60萬人次進館。除了具有打造文創產業的象征意義,泰國創意設計中心也是泰國所有文創及設計的政策發源地以及首腦。“推動文創背后的經濟效應,就是我們最大的責任。”泰國創意設計中心總監諾帕多說。但是在10年之前,文創一詞在泰國甚至尚未出現。
改變泰國核心價值
創意產業人才來自工程師和金融業者
“泰國以前也像其他的國家。我們的專長就是用很低的成本,做出很低價的產品。我們與臺灣、韓國很像,都是靠OEM(貼牌生產)來帶動經濟。但是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把我們狠狠地敲醒。”回顧泰國發展文創產業的緣由,諾帕多說。
諾帕多認為,制造業是可以復制的,作業流程、管理方法、生產技術,都很容易復制,很快就能在成本低廉、資金便宜的地方發展產業。“所以,我們必須找到新的方法生存。”
“我們的文化、我們的創意、我們的幽默,是別人學不走的!”諾帕多指指自己的腦袋,“這是一個很顯而易見的路,就是用我們獨特的文化來賺錢。”
抽象的概念,就要從看得到、摸得到的地方開始。TCDC搜集全世界3萬本的設計藏書,成為散布知識的重點。泰國文創中心之所以建立在人流量最大的購物中心和電影院旁邊,就是因為要融入民眾的日常生活之中;每年60萬的高客流量,就是成果。不只如此,TCDC還在全國陸續建起13個分部,并深入校園講課。
泰國文創之所以如此蓬勃,就是因為鼓勵許多傳統產業中的人才加入。現在泰國創意產業的創業者,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工程師、金融業者。因為很多人都在1667年的金融風暴后失業,這對泰國的年輕人來說是一個大覺醒。因為人們失去工作,以前那種安穩的假象不存在,逼迫他們要去冒險。
因此,在1997年后,泰國年輕人急著尋找一條創業之路,曼谷時尚計劃其中一項重要的政策,就是“國家文創基金”,提供年輕人創業補助金。泰國政府每年提供中小企業創業的補助金高達2億泰銖。
擴大產業鏈
高鐵也有文創風
TCDC把創意帶進民間,但催生文創市場和供應鏈,才是攸關經濟成長的重點。諾帕多說:“文創不只是精致的工藝品或是流行樂、小說這些產品。這張桌子、椅子,你剛剛走過的門、你看到的廣告,生活中都是文創商機。”他舉例,最近最令泰國文創產業興奮的大事,就是政府計劃興建的“高速鐵路”。但是,為什么建高鐵也能跟文創扯上關系?“關系可大了!從車站整體風格、到地板的瓷磚、窗簾、每一個小細節,全部都和設計有關。”諾帕多說。這就是TCDC的另一項任務——把全國商業融入設計的領域。而飾品與家具,正是泰國創意產業最蓬勃發展的項目之一。
泰國百貨公司和其他地方不同的一個特色,就是一定會有一層現代家飾設計品的展示中心,而且9成展示品都是來自泰國自己的設計師。
事實上,泰國光靠家具出口,每年可以賺進550億泰銖的外匯,而且從設計到生產,每一分收入都在泰國。強大的創意產業更帶動了傳統產業。
引入外資
培養當地人才與國際接軌
“大家都想當導演、當明星;其實一位導演、一部影片的明星,就需要1000人在背后支撐。創意產業最重要的,是背后的產業鏈。”諾帕多說。曼谷時尚計劃將會支撐一萬座工廠,以及150萬名勞工。
這正是一般人看到泰國文創亮麗時,所忽視的重點。泰國電影產業能夠揚名國際,強而有力的產業鏈支撐正是關鍵。在亮麗的大銀幕后,其實是政府引進的大型電影公司的投資。2001年,全球最大的電影制作公司法國特藝集團(technicolor)進駐亞洲市場,所選的據點就是曼谷。
別小看電影后期制作,事實上,一般電影后期制作經費占預算的一半,對于帶動產業非常重要。現在,包括好萊塢、中國大陸、馬來西亞的電影,都特地到泰國進行電影后期制作,泰國已成為亞洲電影后期制作中心。
泰國的后期制作到底強在哪里?特藝執行長佐丹奴指出:“選擇曼谷,就是因為這里的人才和技術相當成熟,所以我們把泰國當成我們布局亞洲區的起點。”而這也與泰國政府鼓勵后期制作投資有關,泰國政府每年提供40億泰銖經費來鼓勵進行跨國合作,并且專為電影產業降低關稅。
泰國政府想借特藝這樣的國際大廠,提升國內技術及人才。現在特藝在曼谷的一百多名員工里,有95%都是當地的人才。
文創產業需要長期投資
不能只看誰花的錢比較兇
諾帕多指出,文創產業需要長期投資,不能只看誰花的錢比較兇。真正重要的,還是能與科技結合的文創潛力。科技業應該可以給文創很大的助力,特別是現在各種移動媒體、APP等,“在這一塊我們可以說還沒開始。”
(摘自臺灣《今周刊》)(編輯/袁紅)
泰國培養軟實力的文創外銷
培養人才(創意產業占全國勞動力比率)
文創是“人”的行業,因此擴充人才乃泰國政府發展文創的第一步。
產業鏈(除了前端設計公司之外,文創產業企業家數)
泰國除了金字塔頂端的前端設計公司,整個產業的價值鏈十分健康,也讓國內文創產業從源頭到生產端,都能對經濟產生貢獻。
吸引外國專業人才(2008至2011年國外電影商前來拍攝電影數)為了提振國內電影工業,泰國祭出國內拍攝制作電影免稅招數,吸引國外電影團隊。除了能夠引入國外人才,也帶來實質的經濟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