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那些英國官方文件披露,雖然兩位領導人有著堅實而融洽的私交,可是對于行將發生的軍事入侵行動,撒切爾夫人幾乎沒有得到任何警示,此舉既讓英國人大為光火,又讓他們感到困惑和失望。文件還披露了里根是如何以保密為由,防止消息外泄的,并披露了英國人之所以在后來得出結論,認為此次入侵實際上是一次提前策劃了許久的行動的原因。在雙方劍拔弩張的書面交流中,為了捍衛他們各自在處置格林納達動亂上相左的意見,雙方領導人都表示現在到了性命攸關的時刻。
美國人以害怕古巴和蘇聯影響格林納達為由,入侵了該國,格林納達是英國前殖民地,該國總理莫里斯·畢曉普于1983年10月19日遇刺身亡。當最終被問及己方的立場時,英國的意見是反對軍事行動,他們認為,“無論該國當權者多么不起眼,”軍事行動都會被外界認為是在干涉一個小國的內政,英國人還指出,畢曉普“本人,無疑是一名馬克思主義者”。
英國政府的文件得以公開,根據的是準許在30年后披露文件的規定。
撒切爾夫人深感不滿
據今年4月去世的撒切爾夫人在她的回憶錄里描述,她對發生在格林納達的事情深感沮喪和失望,該國在1974年成為獨立國家時,依然保持了伊麗莎白二世女王的國家元首地位。撒切爾夫人的概述,甚至援引了最近被披露的文件,不過,這些文件的全面發表展現了時局的詳情,她在自己的書里形容,那是一段相互不和的“不快時光”。此前一年,就在阿根廷入侵福克蘭群島(即馬爾維納斯群島)之后,由于英國欲以武力收復該島,致使美英陷入了更加緊張的外交局面。
1983年10月24日,英國的一名部長對國會說,沒有跡象表明美國即將入侵格林納達;他說完這番話幾個小時,美國政府就在晚間發來了兩條訊息。訊息之一說,美國正在考慮一些加勒比海國家提出的干預請求;在4個小時之內發出的第二條訊息說,美國已經決定采取行動。撒切爾夫人在回復中說,里根的決定“引起了英方的嚴重關切”,她還警告說,英女王在該國的代表,即格林納達總督,已經對一名英國官員表示,如果出現軍事干預行動,“他可能會被殺。”
她在給里根的信中寫道:“實不相瞞,你上次說的事情令我深感不安?!辈⒈硎舅南M?,“即使已經到了這么晚的階段,你也能在事件變得不可逆轉之前考慮這一點。”
第二天入侵就發生了。
里根嚴防消息外泄
英國的一份外交文件顯示,10月26日,里根歉疚地跟撒切爾夫人通了15分鐘電話,頭一句就說“如果他在倫敦,他會先把自己的帽子扔到門里”——這個說法暗示他想看看對方是不是歡迎自己。
這份文件說:“對于他引起的尷尬,他感到非常遺憾。”文件中不僅描述了里根說自己如何“在所謂的高爾夫度假期間,凌晨3點”被干預請求叫醒,而且強調了泄漏風險如何導致“性命攸關”。“軍隊只有幾個小時的時間。”他說。
但是在后來的一份簡報中,撒切爾夫人的外交政策顧問安東尼· 帕森斯推斷道說:“事情越來越明顯:美國規劃格林納達行動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庇斜匾绹诉M行一些“直白的談話”。
有一種說法是,美國沒有跟人商量就在英國的土地上部署裝有核彈頭的巡航導彈,為這個有爭議的行動辯護也因此變得更加困難。一份記錄指出,1983年11月,撒切爾夫人在跟美國副國務卿肯尼斯·達姆開早餐會時曾說過:“說這一切讓我們全都陷入困境太輕描淡寫了一些?!?/p>
還有諸多不能公開承認的事
這些文件涵蓋了多個問題,格林納達只是其中一個。從某個角度來說,這些文件披露的最令人不寒而栗的事件是:一次例行維修保養核武器時,技術人員發現,有一把英國的鑰匙可以打開美國核武器上的鎖。然后所有的鎖都被換掉了。
文件中還記錄了撒切爾夫人和當時的德國總理科爾之間的一次交談。他在交談中說,他希望把生活在德國的土耳其人人數減少一半,他說這是他不能公開承認的東西。有報道說,科爾曾說土耳其人來自一種截然不同的文化,一直不能很好地融入德國社會。
一份對其他文件的匯總涵蓋了從1979到1983年發生的事件,其中包括魯珀特·默多克收購《泰晤士報》。這份匯總顯示,默多克1981年4月曾與撒切爾夫人見過面。他談到了人事變動,并建議撒切爾夫人邀請《星期日泰晤士報》的新任編輯弗蘭克·賈爾斯到她唐寧街的首相府喝一杯。
(張薇 楊洋譯)(編輯/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