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退休自由自在的生活,但卻又怕錢不夠、不敢退休,是大多數上班族的心情寫照。有一種新形態的退休方式,既可維持若干收入,又可享受退休的自在樂活,讓你不用存一大筆養老金,也能提早退休、享受精彩人生!
“嬰兒潮世代”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1946年至1964年出生,目前年齡在48歲到66歲的人,開始面臨退休了。
嬰兒潮世代所造成的“退休海嘯”,各國政府也憂心忡忡,基金恐怕不夠支付?這個疑問句甚至在希臘已是肯定句。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也曾在《我們的新世界》一書中提到,“世界要退休了,但我們的錢夠嗎?”
無論個人或政府都面臨退休金危機,加上全球民眾平均壽命不斷延長,從大戰前的55歲,增加到最高85歲,長達20年的退休生活,自然大幅增加應該準備的退休金數字。
各國政府害怕“退休海嘯”壓垮政府財政,也拖累國家未來的年輕人。因此,紛紛開始延長退休年限,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也主張:“只要健康許可,以后大家必須工作到75歲!”
但是,到六七十歲還得沒日沒夜地打拼,每天上班8小時加班3小時,似乎更是一個沉重的未來。此外,擔憂提前退休會拖垮未來年輕人;但是如果延后退休,恐怕又會影響年輕人的就業與升遷機會。
階段性退休同時兼顧退休與工作的新模式
向往退休自由自在的生活,但卻又怕錢不夠而不敢退休,是大多數上班族的心情寫照。事實上,有一種新形態的退休方式,可以同時兼顧退休與工作的好處,就是既可維持若干收入,又可享受退休的自在樂活,即所謂“階段性退休”(或稱漸進式退休)。
簡而言之,就是一半工作、一半退休。傳統退休是一刀兩斷、工作與完全不工作的二元模式。新退休模式則是,退休者繼續工作,但是大幅降低工時。例如,只上半天班,或一周只上3天班;也可以是,繼續服務于現在的雇主,但減少工作時間,或選擇其他行業的半職工作或自由職業者。
半退休、半工作的模式,不但可以維持一定收入,使退休者生活水平不致大幅下降,還可保有工作的滿足感。另一方面,又獲得退休的自由時間,對生活有更多支配權,可以追求其他興趣,或與親朋好友有更多的相處時間。
“半退休模式”還可以增加消費、促進經濟。退休族群往往在財務上有不安全感,因為沒有工作收入,財務只出不進,因此反而更不敢消費。所以,當退休族群持續有現金收入時,將可降低財務不安全感,提升其消費力。
順利過渡到完全退休估算退休金的方式,也須調整
國際人力資源顧問公司韜?;輴偅═owers Watson)的分析師馬卡姆(Ian Markham)指出:“過去幾年來,對于階段性退休感興趣的人越來越多,這種方式可以讓‘嬰兒潮世代’更順利地過渡到完全退休階段?!?/p>
從人力資源的角度,嬰兒潮世代斷然地全部退出職場,對勞動力市場恐怕將造成沖擊。推動部分退休,還可使有經驗、有智慧的長者繼續貢獻所學,傳承經驗,增加生產力。
“階段性退休”方式,將讓政府與個人都松了一口氣。就個人而言,估算退休金的方式,也必須調整。過去得存夠一大筆錢才能退休的“水庫式退休金”,將變成“長流河式退休金”,即創造退休多元的現金支流。例如,維持部分工作,以保有持續的現金收入。
假設,原本的水庫式退休金需要準備1000萬元,每月平均可支配金額約5萬元。如果你選擇的是“階段性退休”,一直到70歲,部分工作的收入,每月將可以創造約2.5萬元的現金流。這么一來,你所需要準備的退休金,將只是原本的3/4。現金支流越多,你所需要儲存的退休金水庫就會越少。
人生“重新開機”半退休的第二階段 屬于尋夢的人生
“階段性退休”方式,將人生分成三個階段:一、全職工作;二、部分工作及部分退休;三、完全退休。有了第二、三階段,人生將有“重新開機”的機會,可以再創另一個精彩自我!而第一階段與第二階段的工作,性質與意義也完全不同。
工作22年的殼牌石油公司大中華區前業務總經理田臨斌,即是“階段性退休”的實踐者。45歲時,他做了一個大部分人無法理解的決定——“退休”。但是,退休后的他,并非完全不工作,反而嘗試很多工作,包括跑去參加街頭藝人的甄試,也開始寫書、出書。
“我的這些嘗試都有一個共通點,以前工作是為了成功與財富;現在的工作,則是為了興趣與意義?!碧锱R斌用“職業與職志”來形容兩個階段工作的差別。
當初,田臨斌會選擇半退休,是因為開始思考人生的意義與價值;他發現很多人為了工作,犧牲與家人相處的時間,透支健康,放棄許多自己原本感興趣的事情。他認為,45歲是一個靜下心來,好好看看過去、想想未來的關鍵時刻。“挖掘、探索自己未知的潛能”是田臨斌為自己人生的第二階段所立下的目標。
除了找尋、挖掘自我潛能外,也可以開始之前沒有機會實現的夢想。許多夢想,在人生第一階段,因為經濟因素,無法實現,例如開店、創業,在第一階段,如果利潤沒有達到相當上班族的收入,就永遠只是美好的夢想。但是到了第二階段,子女獨立、房貸也還得差不多了,可能只要比虧損再好一點點的利潤,這個夢想就離你不遠。
人生重新開機,并不是為了再創事業第二春,而是要追求身、心、靈更加均衡與愉悅的狀態。當然,你也可以選擇留在原企業采取彈性工時的工作,但卻擁有更多屬于自己的樂活時間。第一階段的工作特性,如果是用時間換取金錢,那么第二階段就是用金錢換取一些時間留給自己。
樂活人生階段,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而這份工作又可以彈性工時的方式進行,是樂活人生能否實現的關鍵。因此,樂活人生的前提是,企業愿意以更彈性的方式利用中高齡人力。
展現自己的價值完全退休的第三階段 屬于奉獻的人生
至于第三階段奉獻人生,現代人往往與工作劃上等號,用工作定義自己。所以,當退出職場完全不工作時,往往會覺得自己已沒有價值,而難以調適。因此,完全退休的第三階段,則是屬于奉獻的人生,從事公益、義工等來展現自己的價值。
階段性退休,人生重新開機,實現夢想、發揮自我潛能,助人又助己。階段性退休,讓你我擁有精彩的三輩子?。ň庉?袁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