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同學瘋電玩時,臺灣人曾定國大三參加魔術社團,還在氣球店打工學布置,大四結合魔術和氣球表演,帶中小學營隊,并開始駐場表演。
如今,27歲的他,表演逾千場,旺季月收入30萬元(新臺幣,下同)。雖然連續4年春節在飯店駐演,無法與家人吃團圓飯,但散播歡樂種子,又有鈔票入袋,他甘之如飴。
寒流來襲,一向溫暖的臺南也冷颼颼,曾定國身穿潛水服,拿起灌風機往氣球里灌,氣球越來越大,他將頭鉆進氣球,接著竟然整個人進入氣球,只剩頭露出來,借氣球彈跳到小朋友身旁,大家驚呼連連,現場氣氛炒到最高點。
接著,只見他將生米和鹽灑入黑布條,用力炒,一會兒功夫,生米竟成爆米花,小朋友全擠到前頭爭吃爆米花;一會兒,換小丑進場,折造型氣球送小朋友,大家開心極了。
下午2點多,整場活動在比賽喝彈珠汽水的熱鬧氣氛中結束,曾定國卻連午餐都還沒吃,他說:“我一早六七點便來現場布置,根本沒睡。沒辦法,從圣誕節到春節都是旺季,有時一天趕四五場。”
27歲的曾定國,從事魔術表演已有5年,他說:“我大一大二參加攝影社,大三時,劉謙魔術紅遍兩岸,學校成立魔術社,我改參加魔術社,發現變魔術不但可以增加溝通話題,娛樂大家,也很好玩。”
大三才學魔術,曾定國自覺底氣不足,到氣球店打工,“我學會基本氣球布置,后來跟著指導老師卷毛(王瑞舟),接些公益性質演出。那時學校迎賓會客,常請我們或熱舞社表演。我剛開始上臺時會緊張,卷毛說可喝點酒壯膽,但我連喝雞尾酒都會醉,所以只能靠多上臺,大概累積到100場,才不會那么緊張。”
大學入行 南北跑
2008年,大學畢業前夕,曾定國便決定以魔術表演為職業,“那時我已經在高雄義大世界駐地表演,還配合鄰近小學營隊及安親班的才藝課程,開辦了20場魔術氣球教學營隊,進賬10萬元,讓我確定日后將走表演和教學之路。”
為不使表演因當兵中斷,曾定國說:“繼續讀書是唯一的路,所以我念碩士班。我和卷毛、紅豆(陳佑軒)投資20萬元,合伙成立‘魔術魂’品牌。平常大家定期開會,除討論各自接的案子,也會交流最新表演技術或影片,遇到大型案子,則相互支持。”
除了南部客源外,曾定國觸角也伸及北部市場,漸漸發現臺灣南北差異。“北部表演分工較專業,魔術、氣球布置或小丑可能是不同的人,一場魔術表演10到15分鐘,收費1.5萬元以上;南部需要和來賓互動,一場表演10分鐘,但可能得多出20分鐘主持,或幫忙銷售產品,例如農特產品展,我曾幫忙賣禮盒,收費從四五千元起跳。”
淡季研習 練絕招
魔術表演淡旺季明顯,“每年寒暑假有小學安親班、青少年或大學營隊,9月有中秋晚會,10月有萬圣節,而從12月圣誕節到春節檔期最旺,月收入二三十萬元;每年3到5月是淡季,以大學或小區社團教學為主,月收入3萬到5萬元,淡季我便參加研習。”
說到研習,曾定國說:“魔術不外乎撲克牌、錢幣、繩子、鈔票、筆和火等基本道具,但光是牌類魔術就高達3000多種。這類研習營從北到南都有,有的邀請國際魔術師來臺,費用從數千元到上萬元不等。像人入氣球表演,我也是觀摩海外表演片,自己跟海外訂特制大氣球,不斷練習才學會。”
除夕團圓 常缺席
這一路走來看似歡樂,卻也辛苦。曾定國說:“念書時,有一回騎摩托車趕場,那天下大雨,我載著大包小包的道具,被迎面闖紅燈的摩托車撞飛了,當時急著表演,后來到醫院發現手腕和大腿都是血跡。還有一次小丑氣球秀,才剛上臺,打氣筒就壞掉,整場30分鐘,我一直用嘴巴吹氣球,吹到頭昏腦脹,后來怕失誤,我會多準備幾份。”
曾定國算算已經有4年過年沒回家吃團圓飯,不過,他很開心地說:“往年都在飯店駐場表演,今年雖然也不例外,但我請家人到飯店和我一起過年吃頓飯,就已是一大樂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