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婚姻和愛情是永恒的話題。
一見鐘情、廝守一生的人畢竟是少數,多數人的婚戀都經歷了“上下求索”的過程。為了找到真愛和意中人,人們花了不少心思,從古時至今朝,從今朝到未來。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不同時代的人是以什么方式來尋找真愛的。
1,1695年
最初的征婚者
第一個征婚廣告于1695年7月19日登在“A Collection for Improvement of Husbandry and Trade”上,一位“紳士”希望尋找一位“年輕淑女”與“自己相配”。
2,1870年~1875年
婚姻
“婚戀新聞”(Matrimonial News)是第一份專門為單身人士創辦的報紙,隨后又有數份婚戀雜志出版發行。到1900年,專門為單身人士尋找伴侶的報紙大約有20份。
3, 1915年
單身士兵
20世紀出現了征婚廣告的巨大市場。“每日快報”(Daily Express)報道了“前線最孤獨男子”的故事。這位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士兵希望尋找一位女性筆友,在兩天內收到了470封回信。
4,1944年
上世紀40年代的婚姻局
在這個1940年代的婚戀服務機構,征婚者需要填寫表格,提供個人信息和對伴侶的具體要求。隨后,婚姻局會根據情況搭配,安排初次會面。
5,1951年
蜜月殺手
Martha Beck 和 Raymond Fernandez 把刊登征婚廣告的寡婦當作獵物,由 Fernandez 出面引誘寡婦,Beck 裝做他的妹妹,共同竊取財物。兩人在1951年被判三項謀殺罪名成立,遭到處決。20世紀70年代一部名叫《蜜月殺手》的影片就是根據他們的經歷拍攝的。
6, 1959年
計算機交友
美國斯坦福大學數學系學生的一項畢業作業是根據49名男子和49名女子通過計算機約會提供的問卷調查結果,用IBM計算機編制幸福家庭組合程序,為這些男女配對。他們的工作促成了一對婚姻。
7.1965年
“交友游戲”(The Dating Game)
“交友游戲”(The Dating Game)是這類節目中的第一個,隨后出現的類似節目遍及世界各地。45年之后,這個節目的一個版本出現在 Facebook、Twitter 和其他社交網站上。
8, 1965年
“交友行動”(Operation Match)
美國哈佛大學的兩名學生在1965年創辦“交友行動”,使用計算機穿孔卡安排學生約會。學生只需交3美元,就可以得到至少5個相配的約會。
9,上世紀80年代
聊天室
留言系統進入網絡通信。人們可以通過電腦聊天室通信并相愛,即便相距遙遠,從來沒有見過面。
10, 1985-2003年
英國電視節目“盲目約會”
星期六黃金時段在英國播出的這個電視節目深受歡迎,在上世紀80年代曾一度達到1800萬人的收視率。根據游戲規則,一名男子(或一名女子)向隔板另一側的3名女子(或3名男子)問3個問題,然后選擇一個喜歡的人約會。1998年通過節目相會的一對男女現在仍然生活在一起。主持人布萊克女士成為英國家喻戶曉的人物。
11,網絡超市式的擇偶
Match.com允許用戶發表自我介紹材料,瀏覽可能的擇偶對象的介紹材料。隨后幾年出現了更多的類似網站,為單身人士提供發表自我介紹材料和瀏覽他人材料的多種選擇。2001年6月,網站會員達到200萬人。
(編輯/唐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