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所有的選項都是開放的,從年輕到老都可以自由選擇,相信自己能做到任何事。
在美國,心理學家山姆·金恩博士62歲那年加入馬戲團學校要學習當空中飛人。
被公認為當代最偉大的建筑師萊特,他2/3的作品完成于別人已經退休的年齡,直到92歲辭世從未離開建筑師崗位。
《阿信》劇作家橋田壽賀子現年87歲還在寫劇本,每當聽到有人說“要讓余生過得充實”,就會覺得怪怪的,她說:“為什么是余生呢?我認為生就是生,沒什么可余的呀!請務必記得這句話,無論年歲多高都是你的‘生’,絕對不是什么余生。”
人生是一趟無法回頭的單行道,日本女作家曾野綾子曾經說,人到中年開始知道自己是何物,知道自己要什么,有些事不是自己努力就可得到的,所以不得志或遭誤解時也不必太計較。
當更多熱情擁抱人生的逆齡族群出現時,健康活力顯然是享受人生的關鍵,從體能、外貌、生活習慣等各層面保持青春、預防老化,從此過著多彩多姿的生活,自由自在。(編輯/袁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