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業
(山西省建筑設計研究院,山西太原 030013)
天垣集團位于山西省長治市襄垣縣。最近幾年,隨著國家改革開放政策的進一步深化,以及國家對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的大力扶持,在天垣集團高層骨干的正確領導和所有員工的努力拼搏下,集團的業務范圍和業務數量不斷擴展壯大,現已成為全國百強民營企業之一。經過幾年的發展壯大,集團原有的辦公場地和辦公條件已經遠遠不能滿足集團發展的需要,為適應集團發展的需要,集團領導決定建設天垣大廈,改善集團員工的辦公條件,為集團將來的發展創造條件,并樹立起良好的企業形象。
天垣大廈位于長治地區襄垣縣縣城內,總占地面積9 520 m2,場地凈用地面積7 140 m2。場地為矩形,東西向長119 m,南北向寬60 m,地形比較平坦。建設用地北側為城市主干道開元東街,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十分便利。本工程總建筑面積45 294.37 m2,地下1層為機械停車庫,設備用房和庫房。地上部分按形體結構分為A座,B座。A座地上22層,建筑高度77.0 m,結構體系為剪力墻結構,B座地上19層,建筑高度80.0 m,結構體系為框架結構。本工程的建筑類別為一類,耐火等級為一級,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建筑物效果圖見圖1。

圖1 天垣大廈效果圖
結合地形,本設計沿用地東西方向布置兩棟建筑A座,B座,這樣使兩棟建筑都為南北朝向,既保證了建筑的良好朝向,同時也使建筑的主立面面向城市主干道。A座和B座之間留出13 m的防火間距,既滿足消防車和人員的通行需要,同時也避免了過長建筑形成的大面積陰影對城市道路日照和景觀的破壞。場地的主入口緊臨城市主干道開元東街,非常方便人流和車流出入,沿建筑的北面分別布置商鋪、餐飲、洗浴、酒店等主要出入口,可以使人們很好的識別和方便到達,在B座東側布置辦公出入口,A座南側布置住宅的單元出入口,這些出入口相對獨立,避免了與北側大量其他人流流線的交叉。
由于甲方對建筑設計提出的要求比較多,要在該場地內布置住宅、辦公、洗浴、客房和餐飲等諸多功能為一體的綜合型建筑。根據對場地的分析,結合甲方的要求,本設計方案沿場地的長邊方向布置了兩棟建筑A座,B座,A座位于場地東側,主要功能為住宅,主體結構為剪力墻結構體系,在底層設置了兩層裙房,裙房突出主體部位部分采用框架結構,形成大空間,用來做商鋪和餐飲中心,既滿足了甲方對建筑功能的要求,同時又增加了建筑的開發價值。3層以上住宅部分,通過對戶型的優化設計,做到每個戶型的面積適中,功能分區合理,流線清晰,且每戶至少有一個臥室朝陽,提高了住宅的品質。B座位于場地西側,為集多種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樓,采用框架結構,1層,2層為洗浴中心,3層~8層為客房,9層~18層為辦公部分,在頂層19層根據功能要求,取消局部框架柱,形成一個大空間的多功能廳,滿足大型會議和其他活動的需要。在2層和19層部分,與A座相鄰部位設計了兩道聯廊將A座和B座連通,既滿足了日常的使用要求,使各不同功能部位可以方便的聯系和到達,同時將兩棟建筑融為一體。地下1層中,兩棟樓的地下室連為一體,并從裙房向北延伸出一部分,盡可能的利用有限的場地。根據功能要求,設置了地下停車庫,水泵房,水池,配電室和空調機房等房間。
建筑立面采用現代設計手法,力求簡潔大方,主要通過體塊的分割,虛實對比等設計手法突出建筑的體量感,避免繁瑣的裝飾。整個建筑立面設計的亮點在于采用統一的立面處理方法,盡量減少兩種不同建筑功能的建筑在三維空間中所造成的差異,避免兩個建筑各自孤立,不相協調,并通過屋頂連通,中間鏤空的手法使兩個建筑相得益彰,成為一個完整的整體。裙房部分采用黑色的石材貼面,上部則采用氟碳涂料噴涂,使建筑看上去很質樸,但也很有現代感。在建筑的沿街立面部分,通過使用大面積的玻璃幕墻突破了住宅立面設計的常規手法,而綜合樓部分的立面設計則采用有規律的洞窗,形成一定韻律感。中間下部聯廊采用鋼結構,完全外露的鋼結構構件則充分體現了現代工藝的美感,增加建筑的表現力,在頂部通過一片實墻將兩棟建筑統一貫穿起來,不僅增加了建筑的體量感,并且使兩種截然不同功能的建筑非常生動地統一起來,形成了很好的建筑藝術感。在B座西側設置了兩部觀光電梯,自下而上通透的大玻璃本身就是建筑物景觀的一部分,員工乘坐觀光電梯由下而上的時候,全城的美景盡收眼底,心中油然升起一種我為自己是天垣集團的一員而自豪的優越感。
總平面圖中,建筑物的四周設有環形的消防車道,一旦發生火災,消防車可以很方便的到達建筑物的每一個角落。場地的東北側設有供消防車取水的供水接口,可以為消防車提供補充用水,節省大量的取水時間,為消防撲救贏得寶貴時間。在建筑物的內部,消防控制室位于B座1層,有獨立的室外出入口,地下車庫和設備用房、商鋪、餐飲、洗浴、辦公等公共空間均設有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防排煙系統和自動噴淋系統,住宅部分設有消火栓系統,住宅的每個單元和B座均設有消防電梯,地下室部分還有專門給這些設備供電的應急電源——柴油發電機房,這些系統綜合起來,都可以保證建筑物在有火災隱患或是在火災剛開始時,工作人員和消防隊員能夠及時發現,及時到達事故地點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使火災得到有效的控制,避免由此帶來的人員和財產的損失。
本工程嚴格執行國家的節能標準DBJ 04-241-2006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和DBJ 04-242-2012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進行建筑節能設計,節能設計考慮了建筑物的各個部位,不留死角。屋頂采用50厚擠塑聚苯板保溫層,外墻采用40厚擠塑聚苯板保溫層,外窗采用空氣層12 mm厚的單框雙玻塑鋼窗,地下室頂板采用35厚巖棉板保溫層,外挑樓板采用55厚擠塑聚苯板保溫層,住宅樓梯間隔墻采用40厚的玻化微珠保溫砂漿保溫層,所有外露的構件如空調隔板、雨篷、陽臺的頂板和底板等冷橋部位,均做了30厚的玻化微珠保溫砂漿保溫層。另外根據《民用建筑外保溫系統及外墻裝飾防火暫行規定》公通字[2009]46號文件的要求,在A座和B座每層層高處,屋面和外墻的交界處,寬度500 mm范圍內,均設置保溫材料為巖棉板(耐火等級為A級)的防火隔離帶,在設備方面,屋頂采用了太陽能熱水系統提供熱水,衛生間采用達到國家標準的節能節水設備,采用集中供熱,分戶控制的供暖系統,散熱器采用熱效高、低能耗的類型,照明系統采用節能型燈具,所有各方面均達到了國家的節能要求。
[1]黃 瑛.談春熙大廈三期方案設計[J].山西建筑,2012,38(9):21-22.